套現信用卡投資P2P,可能就是被割了兩茬的「韭菜」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是韭菜總是要被收割的。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國內P2P網貸平臺開始了一場大規模的倒閉“盛宴”,數十家平臺在上演著擠兌、跑路、自首、清盤。。。等一場場“鬧劇”,7月份之後P2P網貸平臺爆雷呈現了百花殺的局面。有業內人士稱,這是行業裡一場優勝劣汰的洗牌,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劣的肯定是要淘汰,然而真的就有“優”能勝、會剩嗎?海嘯來臨之時,在海邊溼鞋的人又有幾個能逃得過去呢?!

前不久,有個前同事搞的P2P網貸平臺也出現了無法兌付的情況,儘管及時發佈了有關公告,稱是因第三方支付的原因所造成,但卻引起了投資人的恐慌而聚集到公司討要說法。本文主要關注到這家P2P網貸平臺使用信用卡套現進行投資的問題,實際上這家平臺剛剛上線之時就同時推出了使用手刷POS對信用卡進行“無損套現”的業務,並鼓勵持卡人進行套現投資。

套現信用卡投資P2P,可能就是被割了兩茬的“韭菜”


套現信用卡投資P2P,可能就是被割了兩茬的“韭菜”

按照信用卡業務相關規定,信用卡不得非法套現,如果使用現金分期等業務獲得的現金,也不得用於任何生產經營,以及投資理財產品等非消費活動領域。而這個網貸平臺強調使用手刷POS通過對信用卡進行套現而進行投資理財,的確是觸碰了信用卡業務違規的紅線,至於所謂的“無損套現”,其實不過是吸引投資者通過套現投資,提供的正常刷卡交易產生的手續費的補貼。

套現信用卡投資P2P,可能就是被割了兩茬的“韭菜”

網貸行業從2013年以來,幾乎一直在“監管真空”的環境下一直處於野蠻式發展,據有關數據顯示,網貸平臺成交量從2012年的212億,躥升到了2017年的28048億,貸款餘額從58億上升到1.2萬億,分別增長了132倍和206倍。儘管這些年P2P網貸平臺雖然也有跑路現象,畢竟還是少數。所以多年來,雖然對P2P網貸平臺的收益和風險哪個更危險的話題多有爭論,但是尚沒有形成系統性風險。

2016年發佈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拉開了嚴監管的序幕,之後銀監會又先後發佈了備案管理、資金存管和信息披露等文件。

2017年,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關於開展“現金貸”業務活動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指出現金貸的問題。

年底,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其中要求暫停發放無特定場景依託、無指定用途的網絡小額貸款,逐步壓縮存量業務,限期完成整改。未依法取得經營放貸業務資質,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經營放貸業務。

一系列的整改文件陸續出臺,從政策上開始對P2P網貸平臺進行規範和整頓。政策對行業的嚴厲監管,以及近期宏觀經濟出現的複雜的變化,行業流動性風險對資產端的風險勢必伴隨著經濟下行而集中爆發,最終導致P2P網貸平臺全行業的系統性、連鎖性危機的到來。

另一方面,這些P2P網貸平臺所使用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同樣面臨著被整頓的危機。支付機構的備付金是支付機構為辦理客戶委託的支付業務而實際收到的預收待付貨幣資金,之前備付金作為支付過程中的沉澱資金或在途資金,從所有權上屬於客戶,但是從控制權和利息受益權上則歸屬於支付機構。因此,支付備用金被挪用的情況也是業內普遍現象。

央行發佈《關於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後,支付備付金將100%集中交存央行,支付機構無權挪用。這一政策的出臺,也為第三方支付帶來了經營壓力,因此前文提到的那家P2P網貸平臺將無法兌付的原因指向第三方支付平臺,也的確有這種可能性。

套現信用卡投資P2P,可能就是被割了兩茬的“韭菜”

在P2P網貸平臺誘導使用信用卡套現用於投資理財的現象,可以說已經司空見慣,幾乎大部分的平臺都提供這類套現服務。P2P網貸平臺的相繼爆雷,繼而引發的風險可能就在這些大量通過信用卡套現進行投資的人群,直接反映出就是這部分信用卡將可能出現逾期。因此髮卡銀行也要針對這部分人群進行有嚴密的風險監控,預防突發性的信用卡逾期潮。

套現信用卡投資P2P,可能就是被割了兩茬的“韭菜”

作為用戶來說,使用信用卡套現進行理財,一方面收益未必達到預期值,另一方面還可能受到因套現引起銀行降額,甚至封卡的風險。而一旦P2P網貸平臺爆雷後,投資失敗而導致信用卡資金無法還款出現逾期後,將直接影響的就是個人徵信記錄。這樣你可能就是要做兩茬的韭菜被人家收割。因此,利用信用卡套現做投資理財是比較危險而且可能得不償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