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是「每況愈下」,還是「每下愈況」?

114.是“每況愈下”,還是“每下愈況”?

“每況愈下”這個成語大家很熟悉,意指情況變得越來越糟。而“每下愈況”,同學們可能很陌生,甚至會認為是一種錯誤的寫法:根本就沒有這個成語啊。那麼,究竟有沒有“每下愈況”這個成語?假如有,它與“每況愈下”怎麼區別?

“每下愈況”語出《莊子•知北遊》,說是有一位名叫東郭子的人向莊子請教在什麼地方能見到道?莊子說,道無處不在。東郭子就說,那你就舉舉例子吧。莊子舉得最後一個例子原句是“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正獲”管理市場的官吏,“正”是官號。“獲”是名字。監市,就是屠夫。狶,古同“豨”,即豬。原指監管市場的人向屠夫詢問如何判斷豬的肥瘦,屠夫告訴他,用腳踏豬以估量其肥瘦,越踏在豬的下部(小腿上),就越能看出它的肥瘦。比喻越從低微的事物上去推想,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實情況。這就是“每下愈況”的具體含義。

那 “每下愈況”和“每況愈下”到底有沒有關係呢?換言之,“每下愈況”又是如何演變為“每況愈下”的呢?這種變化從文獻記載來看,在南宋時已顯端倪。南宋人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子瞻自言平生不善唱曲,故間有不入腔處,非盡如此。後山乃比之教坊雷大使舞,是何每況愈下?蓋其繆耳!”這是“每況愈下”第一次出現。文中“後山”指《後山詩話》。陳師道是北宋詩人,號後山居士,著有《後山詩話》。他在《後山詩話》裡說“退之以文為詩,子瞻以詩為詞,如教坊雷大使之舞,雖極天下之工,要非本色。”雷中慶,北宋神宗時著名男性舞人,舞藝極天下之工。時人稱之為雷大使。陳師道認為舞者應為妙齡女子,以男子而舞,雖舞藝及工,亦非本色,批評蘇軾“以詩為詞”,混淆了詩詞的界限。胡仔不滿陳師道的說法,批評陳師道竟然把蘇軾的詞比作教坊司雷大使跳舞,這種比擬愈發糟糕。

南宋文學家洪邁在《容齋續筆•卷八•蓍龜卜筮》“人人自以為君平,家家自以為季主,每況愈下。”這是“每況愈下”第二次出現。嚴君平和司馬季主均為古代術數名家,是說家家人人都都自以為像嚴君平和司馬季主那樣卦術高明,情況越來越糟糕了。實際上這些人不過是在街頭擺攤的江湖術士,假託古人名號,號稱神算,招徠愚民,騙取錢財,蠱惑人心而已。

上述兩處材料中“每況愈下”的意思都是:比擬愈差愈糟愈壞。句中“況”都是“比方,比擬”的意思。而後來,“每況愈下”意思進一步演變為:情況越來越壞。如:

1.《騰訊科技》新聞標題:調查發現:人們的手寫能力每況愈下

2.《解放日報•經濟》新聞標題:傳統兒童攝影每況愈下

3.《中國青年報》新聞標題:青年猝死案例增加 六成上班族因頻繁加班身體每況愈下

時下,在表達情況變得越來越壞時,人們經常使用的是“每況愈下”這個成語,句中的“況”是“情況,境況”的意思。“每下愈況”屬於誤用,“況”是“由比照而顯明”的意思。至於“每下愈況”的本義,既不為常人所知,也就棄之不用了。


《莊子全譯》(張耿光譯註)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