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宰相」俾斯麥爲何反對德國開拓、建設海外殖民地?

“鐵血宰相”俾斯麥為何反對德國開拓、建設海外殖民地?

俾斯麥,人稱“鐵血宰相”,德國統一的大功臣。1862年成為普魯士王國首相後發表的首次演講“當代的重大問題並非通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就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聞名世界,從此以後俾斯麥用自己嫻熟的外交手腕,營造有利於統一戰爭的外交環境,最終通過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三次大戰實現德意志帝國統一。

“鐵血宰相”俾斯麥為何反對德國開拓、建設海外殖民地?

俾斯麥確實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英才人物,但也難以擺脫自己容克出身的限制。他出任普魯士首相後,將德國統一的領導權抓在普魯士容克手裡,堅決實行“鐵血政策”,終於達到目的,可以說容克階層的支持是俾斯麥執政的基石,俾斯麥自然也要為容克階層的利益考慮。可以說俾斯麥反對殖民政策與大量容克地主的反對很有關係。容克地主掌控大量土地和農民,影響力巨大,最重要的是德意志帝國賴以立國的軍隊軍官基本上都是出身於容克地主,而這些人的利益是和農業發展分不開的。

“鐵血宰相”俾斯麥為何反對德國開拓、建設海外殖民地?

隨著歐洲各國大肆開發殖民地,最先受到影響的就是歐洲的農業,因為氣候和成本優勢,殖民地低廉的農產品大量湧入歐洲,使得歐洲農產品價格大跌,大量原本靠土地生活的人被逼著轉營工商業或者前往殖民地討生活,只有原本的普魯士後來的德國依靠高關稅政策保護了國內的容克地主的利益。而德國別看殖民擴張較晚,但是運氣還不錯奪得的多哥、喀麥隆等東非殖民地都是適宜發展農業的地區,一旦殖民地大開發,一是本國的產品不可能用關稅攔在外邊;二是國內農民能夠脫離容克地主掌控前往殖民地謀生,因此為了不失去容克地主支持,俾斯麥必須反對擴大殖民。

“鐵血宰相”俾斯麥為何反對德國開拓、建設海外殖民地?

很多人說德國和英國的衝突是因為殖民地擴張,其實最核心的還是對於全世界貿易市場的爭奪。在德國崛起初期,英國為了制衡法國、沙俄,扶持德國,統一德國的商品在英國殖民地內售賣,但是德國依靠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和技術優勢,迅速的在世界範圍甚至於英國殖民地內搶走英國的市場,進而引起了英國的打壓。可以說只要德國還擁有超卓的工業實力,英德的戰爭就是不可避免的,只不過威廉二世莽撞的個性使戰爭提前爆發了。1890年俾斯麥被逼辭去德意志帝國宰相職務,除了新皇威廉二世不喜歡他之外,更多的是俾斯麥的政策已經阻擋了德國內部太多的利益集團,單靠容克地主已經壓不住局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