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鴿原來如此,養幾羽高質量的中遠程鴿反而更好

養鴿由愛到痴,說一些瘋話

1、發現種鴿在分棚期間,不需要每年反覆用打蟲藥或者抗生素之類的藥物,甚至不打疫苗後,鴿子反而還能非常健康地活著。

2、發現配對時用少量的幾個好雄和大量的好雌輪流配對,其餘的雄和一般的雌全部保姆後,出的幼鴿反而漂亮且整齊得多。

養鴿原來如此,養幾羽高質量的中遠程鴿反而更好

3、發現鴿子育雛或日常期間出現的少數綠色、白色或者顏色怪異的糞便時,只要是個別的就根本不必理睬,甚至連日常保健諸如活菌、維生素等類的統統不用,把精力放在飼料質量和保健砂上反而更好。

4、發現雄鴿甚至在繁育期間還時不時地出現同性交配時,鴿子眼亮、腳溫、毛順。

5、發現將雄鴿配偶分開一夜後就可以配新的旺雌鴿了。

養鴿原來如此,養幾羽高質量的中遠程鴿反而更好

6、發現鴿子砂配砂竟然能出亮紫色眼,黃配黃也能出暗紫色眼,全圈黃志配黑志也能出全圈有色志,有色配有色出半圈黑志,以少量的幾羽不同質的有色全圈志雄作基礎繁育,以後代有賽績的2代配3代、4代配2代、3代配3代等等反而更好。眼志理論應用在比賽上一無是處,反而在育種上卻無它不行。

7、發現灰配灰出斑、斑配斑出灰,特別是正常色出單白條的、反色異目的,無論出賽還是育種都很好。

8、發現在育雛期間、幼鴿分棚時期全天供飼,育雛飼料中加入20%、分棚幼鴿加入50%的玉米,反而更好。

9、發現有些雌鴿真的可以在配對後5天下蛋,有些雛鴿16天便破殼而出。

10、發現雛鴿從出殼到斷奶不用甲硝唑、育雛寶等類的,果斷淘汰少數黃毛極少的、長不大的、肚臍周邊發硬的反而更好。

養鴿原來如此,養幾羽高質量的中遠程鴿反而更好

11、發現雛鴿到22日齡下午立即分棚比到26日分反而更好。

12、發現雛鴿分棚後出現長黃的只要不極度消瘦可不予理睬,超過4天不能自愈的殺,8月期間長鴿痘不能自愈的殺。

13、發現雛鴿分棚後自己不吃不喝的、極度緊張的、到33日齡還不能自己飛出的、眼裡沒神的,不管老爹老孃是誰,殺反而更好。

14、發現幼鴿沒有必要強制家飛,敞棚幼鴿進進出出、自由嬉戲享受飛翔樂趣,想吃就吃、想飛就飛、想歇就歇,它們在9月1日前沒有必要服從我的意志,按時吃和飛反而更好。

15、發現少數幼鴿出現紅鼻子、眼有水等不予理睬,任其在棚外玩耍三日不愈殺了反而更好。

16、發現幼鴿與其關在棚內,更喜歡中午在外面暴曬太陽。

17、發現鴿子根本不需要預防,發病治療期間根據鴿子數量計算劑量給藥反而更好。

18、發現鴿子在路訓超過50公里後歸巢當日不餵食,次日清淡後日正常反而更好。

19、發現500公里以下比賽當日不吃食上籠反而更好。

20、發現比賽期間多關關比多放放反而更好。

以上是一些小感小悟,不成氣候,老師前輩見笑了,養鴿太累,人累心更累,休閒養鴿發現養好鴿子一開始就養少數幾羽高質量的中遠程鴿反而更好,養鴿好原來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