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产虹鳟鱼“入籍”三文鱼一事引发广泛争议,有消费者担忧生食淡水虹鳟鱼有感染寄生虫风险。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9月6日在官网发布“水产品相关问题回复”称,近期对国产虹鳟和进口三文鱼进行抽样监测,均未发现寄生虫。
日前,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发布《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让虹鳟鱼成为三文鱼的一员,引发消费者质疑,有消费者担忧生食淡水养殖的国产虹鳟鱼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

国家卫健委在回复中提到,2018年6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湖南、广东、青海三省组织开展了相关水产品中寄生虫应急监测,根据文献报道和舆情信息,针对淡水养殖中常见寄生虫和我国人群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开展了华支睾吸虫囊蚴、东方次睾吸虫囊蚴和颚口线虫三期幼虫监测。
监测样品共92份,其中国产虹鳟63份和进口三文鱼29份,分别采样于养殖环节(50份)、流通环节(20份)和餐饮环节(22份),采样地点兼顾农村和城市。此次监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未检出上述三种寄生虫。
最近“三文鱼”很烦!
先是被媒体报道,中国1/3的三文鱼市场被“国产三文鱼”承包了,由此引发了一场三文鱼 vs 虹鳟的名称、分类大吐槽,以及关于淡水鱼虹鳟的寄生虫风险担忧等等。
就在很多人迷糊着,这究竟是分类学的闲事儿,还是国货与进口货的竞争时,“三文鱼”又有了新话题:国内养殖团体规定,虹鳟就是三文鱼。
虽说,咱们吃红烧鲫鱼比三文鱼刺生多了去了,可是,这个自助餐和日料里的明星鱼到底发生了什么呢?生吃“国产三文鱼”虹鳟,真有寄生虫感染的风险吗?小科君给你捋一捋。
001.
三文鱼 = 虹鳟吗?
三文鱼,是英文Salmon的音译。北大西洋有一种鱼,每年洄游到欧洲沿岸的河流上游产卵,途经瀑布便奋力跃过 ,于是人们便用拉丁语salmo(奋力跃起的意思)来称呼它。
所以,最初翻译时,三文鱼特指大西洋鲑鱼。而在国内,当人们在市场上想买“三文鱼”的时候,通常是指大西洋鲑。
新闻里涉及到的“国产三文鱼”叫虹鳟。虹鳟英文rainbow trout,多数是在低温淡水中生长的淡水鱼(所以能够在青藏高原等内陆地区养殖)。所以,
在专业分类里,虹鳟并不属于Salmon。但是,为什么虹鳟又被叫作三文鱼呢?因为,它们长得像,营养价值也像,并且同属于鲑科鱼——同科不同属(就像狮子是猫科豹属动物,猫是猫科猫属动物)。
你要说了,既然长得像,营养价值也像,国产的说不定还更便宜,那又何必迂腐地纠结呢?欸~网友纠结的问题是:
三文鱼最常见的吃法——生食(刺生)!002.
为什么淡水鱼不能生吃
为什么大家默认“三文鱼”能生吃呢?那是因为在长期的规范养殖过程中,养殖的大西洋鲑,已经有足够的检测数据为其安全性担保。
同时,为了进一步降低寄生虫风险,正规的三文鱼(大西洋鲑),还要在-20℃以下冷冻一周以上,或-35℃冷冻一天以上哒。
而相比于海水鱼,淡水鱼更容易有寄生虫的风险,容易感染肝吸虫、肺吸虫等,这类寄生虫的渗透压与人体一致,一旦进入人体,就会生活的很快乐。
↓↓↓
所以,虽然说不排除通过特殊养殖环境和方式,排除淡水鱼虹鳟寄生虫的可能,但是,淡水鱼被寄生虫中招的几率天然很大!
并且,不少地区售卖虹鳟时打出的招牌是“现捞现吃”或“鲜吃”,这种寄生虫感染的风险会更大。
003.
傻傻分不清的人,怎么吃呢
虽然虹鳟不属于三文鱼(大西洋鲑),但它营养和口味也不弱。它俩的蛋白质含量都在20% 左右。只是,虹鳟的脂肪含量只有大西洋鲑的一半——相应的,虹鳟的 DHA含量也少了不少。
如果你实在喜欢吃“三文鱼”,但是又担心寄生虫影响的话,那就做熟了再吃吧!
只要经过60℃以上的高温,充分加热一分钟,寄生虫就会死光光哒!
什么是寄生虫?
1、用肉眼就能看到的寄生虫
(1)甲壳类寄生虫
①中华鳋:寄生在鳃上的,虫体后有2条卵囊,寄生的为雌性,雄性在水中自由生活。
②锚头鳋:寄生在体表和嘴边,虫体后有2知卵囊,寄生的为雌性,雄性在水中自由生活。锚头鳋脱落后,留下小红点,小红点为作伤口。
③鱼虱:寄生在鱼体表,来回自由活动,能够被人眼看到
④鱼怪:寄生在鱼胸下,藏在口袋里,雌雄同体。
(2)蛭类:蚂蝗,寄生在黄鳝,石斑鱼的体表。
(3)蠕虫类:
①线虫,棘头虫,解剖黄鳝肠道,肉眼可见
②绦虫,解剖草鱼肠道肉眼可见绦虫,腹腔里舌状绦虫,复口吸虫
(3)原生动物:
①小瓜虫,肉眼可见鱼体表的小瓜虫,隐核虫的白色囊泡
②孢子虫,肉眼可见鱼体表,口腔,肠道,肌肉中孢子虫的乳白色的孢囊
③肉眼可见小龙虾、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蟹等外壳上的绿色丝状体(累枝虫、聚缩虫)
2、用低倍显微镜检查(10×4, 16×4倍)的寄生虫:
(1)寄生的原生动物:车轮虫、斜管虫、鱼波豆虫、小瓜虫、海水隐核虫、聚缩虫、累枝虫。
(2)寄生的蠕虫类,指环虫、三代虫。复口吸虫幼体(眼球中)
备注:特殊检查的寄生虫:小瓜虫、海水隐核虫、先将白色囊泡刮下来放在玻片上,压破,用10×4, 16×4倍就可以看到活虫。
3、用高位显微僮检查(10×10, 16×10倍)的寄生虫:
孢子虫:先将白色的孢囊压破,制片,可见不活动的散孢子,有碘泡虫,粘体虫,单极虫,尾孢虫。
4、特殊检查的寄生虫:
小瓜虫、海水隐核虫,先将白色的孢囊压破,用10x4、16x4的低倍镜可以看到活的虫。
閱讀更多 尚芳億龍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