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車評人在本田機油增多事件中集體失語?

打開窗戶吸霧霾55450556


本田機油門事件不能說車評人集體失語,只是作為一般的自媒體沒有如此之大的影響力,即使評價也沒有廣泛的傳播。

目前針對本田的機油門事件國家質檢總局已經發聲,車型涉及CRV、URV、冠道、思域、傑德等本田全系匹配1.5T動力的車型已經係數召回,問題已經躍然紙上只是相關利益團隊進行了有效的反擊。

關於機油門事件從長安到本田一直持續關注並且跟進發帖,奈何傳播力度不足以及對立面的手段和財力遠勝太多,往往迅速被淹沒。所以近期也不願意在提及這些事情,這些其實都不是真正讓人傷心的,真正讓人惱火的是日粉真多。


幾十萬臺事故車的召回,很多人還美其名曰企業有負責的態度才召回,心裡真是*********,如果發生嚴重事故之後可能就不是召回這麼簡單了,有態度的企業不會推出這種低劣的產品,尤其是一家日本企業更是讓人感覺噁心。

日本車的全球化不否認有技術的儲備,但是問題出現也不能因為全球化作為噱頭掩蓋事實,全球化的區別對待也是顯而易見的。日本汽車技術發展的速度超過中國汽車工業有歷史原因,也有日本美國老大哥的支持,這些不深究。

就事論事,這次機油門事件本田應該在解決這幾十萬臺車的故障之後退出中國市場,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歐美或者日本本土,後果可想而知。如果同樣的包容之於自主工業,中國車早就位列全球第一陣營了。


如需幫助請關注:天和Auto,趣味問答購車推薦每天更新。


天和Auto


這麼大個事,車評人哪敢隨便說,說了以後誰發工資?以前收入靠大眾,現在收入要靠本田啊。如果是標緻、雪鐵龍、DS,那每個車評人都會來調侃幾句,因為法系的公關隊伍跟豬一樣的,法系從不給車評人口糧,不讓人活滋潤,那最後自己也要破產。

有的車評人就是念稿功夫不錯,哪會評什麼,只要長得好看供人欣賞就行。

有的車評人主要且只會談感受,座椅有沒電動調節,開著是軟是硬,電動吸合功能很爽,天窗能打開多大,輪胎是什麼牌子的等等,就像是代你去現場看車一樣,而對機械設計原理是基本不懂,所以為什麼機油會變多就算他們從圈裡瞭解到了也不會在大庭廣眾說,因為要考慮自己在車評圈的角色(懂的人都失聲,不懂的也不想充老司機)。

然後重點是平臺,現在許多車評人都得依靠與平臺相輔相成共同發展,而平臺如果有意剋制自己不讓該文章有流量,那麼就不會推薦到首頁,不會出現在顯眼位置,即使有些車評人寫了,也受眾不廣。


山下木頭


車評人應該算是現在流行的自媒體,自媒體靠什麼活著,無非兩條,一是大家網絡關注帶來的效益,但是大多通過平臺來實現,二是通過贊助商或者投資人來獲得活動資金維持活動。而車評這一塊不同於一般的自媒體,投入會比較大,車輛的來源,場地設備的投入等等都需要資金。遇到這種特殊事件時可以肯定的說被公關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誰跳出來整事情就會第一個死掉。另外的車評人有一些是各大汽車類網站的特約或者測試人員,網站更是靠車企活著,特別是大企業,更是惹不起,閉嘴是他們這時最好的選擇。


相逢是緣141430130


題主說的車評人應該是可能是大家印象比較熟悉的自媒體人,像38號,陳震,顏宇鵬,楊力等等,這些人有自己的特定的粉絲用戶。其實對於本田機油門事件都有說過,自媒體人主要的就是抓熱點,都不會放過這樣的熱點新聞。


一方面這些自媒體人語言不能過於激烈,畢竟和很多車廠都有一定的商業往來。所以對於一些比較敏感的問題,只能描述的比較委婉,不可能像很多車主一樣,暢所欲言。


另一方面是自媒體人不是汽車工程師,更不是發動機工程師,車評人主要對車子試乘試駕,向消費者說明車子靜態和動態的乘坐感受。而這些類似的問題,官方沒有給出具體的技術數據以及公告時,這些自媒體人也不好下結論。

車評人起著傳遞信息的作用,需要更多的車評人以及汽車自媒體去給廣大車主傳遞有價值,真實的信息。

車友會群主,玩越野,玩飄移,利用休息的時間親自碼字,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回答車主的各類問題,認為有用的請點贊並關注,想發私信提問的也可以一對一解答!


車問診


你這就是有點逗了,我平時很少看車評,就前些天,我還看到個視頻,就是諷刺本田機油增多的,怎麼能說集體失語了呢?難道就這麼一個發聲的還被我看到了?而且最近我好像就看這麼一個車評類的視頻,真巧!


這期節目是堂主做的,專門針對crv這款車做的



最後的建議就是,無論多便宜也別收這個車,問題無法徹底解決


電影來了呆先生



集體失語?說得有些絕對,部分車評人失語的原因只有一個,以前在他們的文章中大力推崇CRV如何好,發動機技術如何過硬,1.5T地球夢如何省油,本田黑科技等等,在本田機油增多事件發生後,雖然本田官方一再遮掩,但發動機確實存在缺陷已是不爭的事實,那麼這部分車評人心裡反差就大了,如果出面發文對機油增多事件進行評論,站在本田官方的立場吧,會惹眾怒,不得人心,事實擺在那,為涉事車主發聲吧,與自己以前讚譽本田的那些文章又自相矛盾,沒辦法只好潛水靜靜地看,不過我覺得這次本田機油增多事件動靜這麼大,現在國家質檢局已經啟動調查,原因就是本田廠家的不負責任,不斷的推諉,惹怒了涉事車主,就在昨天本田官方終於拿出一套解決方案,對涉事車輛進行召回,升級ecu和機油尺,這個方案顯然是不夠的,消費者也不會答應,至於你說的車評人集體失聲並沒有那麼嚴重,只是部分,不是全部。


生活點點觀


我們是汽車保養與維修全媒體平臺,關於本田機油增多事件也多次發聲,呼籲廠家重視消費者訴求,也有相關地方政府單位出面解決消費者申訴,廠家也拿出了未令消費者滿意的處理方案,但是還沒有上升到法律層面對廠家的處理與制裁,所以無法達到消費者預期,其實這與國家外貿決策、相關市場法律體系的健全有很大關係,要是當前通用汽車有這樣的問題,你看相關管理單位會不會制裁?


汽車保養與維修


作為邊緣“車評人”,新車君回答一下吧。

其實本田機油增多門爆發後,車評人並沒有完全集體失語,一些專攻技術類內容的媒體,還是很快就做出了調查和分析的,例如【汽車之家】就專門跑到東北實地調查了當地出現機油增多現象的一些CR-V,以及本公司在北京的思域,證實了本田機油增多這個事件的真實性,不過到底是如何造成的,沒有幾年、十幾年修車經驗的汽車編輯,是肯定答不上來的,這種情況下如果亂評論,其實比不說話要更不負責任。

汽車之家之外,另一個自媒體也做出了自己對於機油增多的猜測與解釋,這個媒體就是【愛車的諾諾】,在東風本田發佈機油增多及機油乳化現象調查結果之前,【愛車的諾諾】就根據多年的後市場維修經驗,以及本公司兩臺本田車不同的機油增多現象,推斷出了本田機油增多的原因,而這個原因,和不久之後官方公佈的相差無幾。

至於我們熟悉的那些大號,他們的客戶是遍佈日系、德系、美系、韓系、中系的,本田極有可能是他們的客戶,這種情況下,先不說這些大V們是否有能力判斷機油增多的原因,即便是可以,他們肯定已經被“公關”過了。

至於更多的小媒體們,除了那本田的廣告費之外,其實絕大多數都不具備分析機油增多原因的實力,這種情況下,不發聲比集體失聲其實更負責任,否則什麼都沒搞清楚都亂說一通,你真的會相信嗎?


深入淺出新車君,回答完畢。


新車新技術


收錢辦事,他們也不敢亂說,他們說的話只能相信30%,不能再多了。(送幾副美圖給你們,緩解眼睛疲勞)



Lbjlbjwd


說明了一個問題,車評人,也不會看的那麼全,畢竟這車他們只是試駕,不是天天開,得問那些開了2-3年的車主,才知道,不要一上去,就是說,外觀比之前好,用料比較實在,坐起來舒服,加速還可以,特麼這些我試駕,也能感受到,多講點老百姓,消費者適用的東西,不要講太多參數規格,有些根本日常使用發揮不出來,講講缺點,凸出的優點不要說太多,中庸中肯的說,也許大家看的更切合實際……個人意見,不喜歡請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