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宝安县”房产证,见证深圳这30年!

事实上,那时候的没有谁把这几页纸当做“产权证”,那时候,它有另一个更确切的叫法:房屋买卖协议书。

买卖需要律师见证。所以有了这个宝安县布吉镇法律服务所作封面:

一张“宝安县”房产证,见证深圳这30年!

一九八八年的宝安吓村沙湾市场(现在叫龙岗厦村沙湾市场),有一个荣光的名字——“特区第一农贸市场”。沙湾市场是一个双层构造的农贸市场,主营菜肉、衣服、日用品,两层楼的框架为:一楼菜市,二楼卖衣服、杂货、日用品。生意特别红火。

正是因为生意红火,回报率高,所以这类型的物业是比较受欢迎的。

这间店铺第一位买家,在一九八八年买下它(如图),总价一万二,产权写着“永久”。

一张“宝安县”房产证,见证深圳这30年!

当时的宝安县国土局文件:

一张“宝安县”房产证,见证深圳这30年!

合同里也有征地协议书:

一张“宝安县”房产证,见证深圳这30年!

一九九二年,我们家花了四万块,从原业主手里接过来。

那是一个二十三平米的空间(有飘出部分,所以实际面积比协议书上写的要多),分上下两层,实用面积有将近四十平。带厨房和厕所。可以说它是铺子,也可以说是住宅。

当时买下它被认为“考虑周全”——假如生意不好,退一步说,还能住人嘛。

但四万块是要一次性付清的,无法贷款的。

九二年,四万可是笔巨款,这笔“巨款”怎么来的呢?

我们的目光投向了股票。

不知多少人对1991年11月蛇口工业园那场股票认购有印象。

股票,那时候是一个鲜有人知的东西,深交所1990年营业,股票的概念才慢慢开始传播开来。我们家跟各路亲朋借到了5张身份证,领了5张表格抽新股。最后有两张抽中了“深中华”,代号000017。一张中签可以认购2000股,一股的首发价是3.75元。

最后,和亲人朋友们借钱全部买下。

深中华1992年3月31日上市,当天的开盘价每股11元,然后持续涨,涨到了21元。市值四万。

我们就直接用股票换了这间店铺,中途没有变现。

当时一名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三、四百,店铺的租金有两百多。这笔“睡后收入”,一下缓解了生活的劳碌和压力。

当然,回头看,这笔钱如果当时拿去交商品房首付,如今回报高得多。那时的盲区,在于不懂得区分商品房、小产权房,也搞不清底商、街铺的优势,更无法想到有一天,这样的农贸市场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例如,八八年,南山玫瑰园的房子,一套66平米的总价1.3万,单价不过200块。

九二年,龙华的房子,不过1500一平。

拿店铺对比,当时同样的价格,也可以买到东门的一间临街铺位了。

而如今,玫瑰园的已经卖到了每平米十万上下。龙华的房子,也去到了5万多一平。东门街的底商,更是印钞机。

沙湾市场在历史的风卷残云中,褪去了昔日的底色,逐渐被密集的城中村包围。人员复杂、产权问题复杂、片区建筑密度大,即便市场的墙皮脱落,漏水严重,钢筋外露,问题多多,也没被瞧上一眼,背上旧改的希冀,获得新生。

而租金,九二年租200元,现在租500元。可以说租金水平不停在倒退。

无论从升值角度或现金流的角度看,它都大大落后其它物业的增幅。

不过,确实只有当时间的潮水褪去,清点收获,才知对错。而在每一个“当下”,人都是容易浑然不觉的。

投资是一门讲究的学问,哪怕是一个微妙的决定,放到十年二十年后,通过时间的放大镜再看,都会与过去产生巨大的反差。

这张宝安县“房产证”,留在下了深圳历史的印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