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丨這些都不知道怎麼參加高考?高考內幕大解析

小數老師說

高考還有70多天,這些內幕你們知道嗎?除了學習之外,還有這些小技巧可以提高分數哦!

高考命題八大真相

揭秘丨這些都不知道怎麼參加高考?高考內幕大解析

真相一

高考題主要是大學老師出的。

真相二

高考題進緊扣《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但是通常各地的“模擬卷”基本押不到真題,因為高考命題組有“反押題”措施。

真相三

高考題原則上不出怪題、偏題,更不迴避“必考點”,但卻在命題角度、方法、體型上下功夫。

真相四

高考題通過“攻擊”學生群體性“軟肋”來突出“選拔性”。換句話說就是那些讓大多數學生感到為難的題恰恰抓住了多數學生在某一知識點上的短處,而其目的正式讓優秀的學生脫穎而出。

真相五

高考題主要是由大學教師、在讀博士、碩士和一部分中學老師閱卷。

真相六

高考試卷評分細則主要是由大學教師制定。

真相七

高考是選拔性考試,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績分層,便於高校選拔。平時的測驗或模擬基本上是測試性考試,目的是檢測掌握知識的程度,查漏補缺。因此,沒有深刻領悟、精做與高考平行的選拔性試卷,就常常會在高考中丟“不該丟”的分。

真相八

高考一張試卷就能定乾坤,為國家選拔出合格的人才,關鍵就在於它通過“必考點”和“易考點”的綜合選擇來命題,能比較準確的考出學生的真實能力。

高考,是為高校選拔人才,不是從高一升到高二那麼簡單。選拔,就要分出層次,而大學老師命題一定會突出能力、突出運用、突出思維的創新、突出方法和效率。從這個角度上說,高考複習的最後階段,學生越是盲目的、大量的做“垃圾題”,越是心裡沒底。

為什麼真正的高考命題研究專家敢說某某點必考,不但因為是考綱上的重點,考試說明上的要點,而且它是容易抓住考生“軟肋”的實用點。比如數學中的函數性質、導數、概率一定考,為什麼?這些知識和能力為升入大學後進一步研究可能性問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提供了基礎。

平時的測驗、練習、模擬,常常以知識點為基礎命題,而高考則是以“能力立意”命題。所以,即使是個“填空題”,實際上也包含著一個能力的問題。所以平時複習與練習要注重和大學知識的銜接,源於教材大綱,高於教材大綱,體現創新能力和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高考閱卷5大內幕

內幕一: 作文不約而同都往平均分上靠

高考改卷電腦會將每份卷子同時發給兩位老師改,如果兩人的評分誤差在規定範圍內,改完的這份卷子就是有效卷。而每位老師所改的卷子中有多少是有效卷,電腦會即時體現。

對策:有創意才能吸引改卷老師眼球

那麼,如何突破平均分,讓改卷老師眼前一亮,往高分上打?專業人士的建議是:出現這種情況的大多是文科的答題,特別是作文,因此,思路就要儘量地與眾不同,有創意,這樣才能吸引改卷老師的眼球,才能得高分。

內幕二:抓評分點成為高考閱卷關鍵

高考時,每小題的答案都會依題意設置若干個評分點,只有按規定的評分細則的採分點答題才給分。

對策:一定要把關鍵詞寫出來

答題時,不論答多答少,首先要把答案的關鍵部分、關鍵詞寫出來,第二步才考慮句子的質量。這樣,不論你怎麼答,都不用擔心失分。

內幕三:高考閱卷往往只盯住答對部分

由於評卷人員的注意力集中在關鍵詞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對部分,對於答偏答錯部分常常無暇顧及。“答對得分,答錯不失分”的實況非常普遍。

而除了要點之外,改卷老師在改卷時還看答題的基本結構是否正確,句子表達是否準確。如果結構清晰、句子準確、表達流暢,一般都能得到比較高的分數。

對策:要把要點部分寫完整

答題也好,作文也好,一定要把要點部分寫完整,只有平常多多積累,才能在競技中處於不敗之地。

內幕四:老師喜歡條理分明的卷子

每天要改數百份、甚至數千份的卷子,光是翻看頁面,點擊鼠標都已經十分辛苦,因此,在繁重枯燥的評卷過程中,條理分明,字跡清晰的試卷無疑給高考閱卷人員平添一份好感,都儘量給分。

對策:條理要分明,讓人一目瞭然

答卷時,一定要注意條理分明,字跡清晰,讓人一目瞭然。有些考生害怕答題不能扣緊採分點,不分點囉嗦一大堆,這種做法反而影響了高考閱卷人員閱題速度,給尋找關鍵詞帶來困難,極易引起失分。

內幕五:重用語規範輕個性感悟

用語規範是高考試卷標準答案權威性公正性的具體體現,在各省市制定的評分細則中,對標準答案裡關鍵詞的近義詞替換有明確的要求,符合就得分,不符合則失分,毫不含糊。因此,那些個人感悟能力較強而用語欠規範的考生失分幾乎成了必然。失分的原因絕不是高考閱卷人員的個人水平所致,而是近於死板的評分細則、近於機械的掃描造成。

對策:養成規範用語、規範表達

平常學習時就要養成規範用語、規範表達的習慣,這樣才不會在高考中無謂失分。

瞭解到高考的有關內幕後就能有針對的加強自身能力,彌補不足,就能在高考中佔得一份先機,少丟一些分,取得好的成績!

揭秘丨這些都不知道怎麼參加高考?高考內幕大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