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的防治

昨天收了一个面瘫的病人,发现这种病在中老年人群中还是挺多的,那今天就来科普一下它。

面瘫的防治

面瘫的防治

我们的病人,看起来比昨天真的好多了,昨天忘记拍照片了

面瘫学名面神经麻痹,是神经科的常见疾病,也称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吊斜风”、“面神经炎”、“歪嘴风”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努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面瘫即指面部肌肉瘫痪 ,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面神经 受损而引起的病症,多发生于单侧。患病2年内没有完全恢复的称早期面瘫,2年以上的称晚期面瘫。主要表现是面部运动功能障碍,如口角流涎、口眼歪斜、面部表情怪异、僵硬等。

面瘫 - 病因

1、感染性病变多。是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带状疱疹被激活引起。

2、心理因素是引发面神经麻痹的重要因素之一。面神经麻痹发生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存在身体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及身体不适等情况。

3、由于外伤、手术、面神经炎、占位性疾病诱发。

4、耳源性疾病、肿瘤、中毒、代谢障碍、血管机能不全和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等。

面瘫 - 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 平坦、口角 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一般几个月内可以好转,也可转变为晚期面瘫,留下面瘫后遗症。年纪越轻、病程越短预后越好。

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激素加抗病毒)、手术减压、针灸等物理治疗,外科治疗主要针对晚期面瘫。

对急性期的面神经炎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

面瘫 - 护理

心理护理

多为突然起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有的担心面容改变而羞于见人及治疗效果不好而留下后遗症,这时要缓解其紧张情绪,使情绪稳定,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护眼

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护的非常重要的,减少用眼,外出时戴墨镜保护,同时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

局部护理

热敷祛风:以生姜末局部敷于面瘫侧,每日1/2小时;温湿毛巾热敷面部,每日2—3次,并于早晚自行按摩患侧,按摩时力度要适宜、部位准确。此外,应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面瘫 - 康复训练

患侧面部表情肌出现运动后,进行有效的表情肌康复训练可明显地提高疗效。只要患侧面肌能运动就可自行对镜子做皱额、闭眼、吹口哨、示齿等动作,每个动作做2个八拍或4个八拍,每天2—3次,对于防止麻痹肌肉的萎缩及促进康复是非常重要的。进行这些主要肌肉的功能训练,可促进整个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

面瘫 - 预防

冬天室内比较温暖,外出应注意头面部的防寒,避免气温突然降低引起对头面部的不良刺激,骑电瓶车或摩托车在路上的话注意面部的保暖。夏天的时候, 不可贪图凉爽,要避免因为炎热冲凉水澡、洗冷水脸,避免对着空调吹冷风。如果面部遭到冷风的侵袭,会使面部神经受刺激、血管发生收缩,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面瘫。相对来说,老年人患面瘫的机率更高一些。

预防面瘫、面肌痉挛,关键是要注意防寒,尤其是要根据气候变化采取保暖措施,避免寒风长久拂面;平时多进行运动,加强锻炼,还要注意保持精神愉快闲适、足够的睡眠时间;在饮食上注意,既可增强体质,又可增强抗病能力。已患了面瘫,就应及时求医治疗,以防长期不好转而留下面瘫后遗症。

面瘫 - 心理危害

精神萎靡

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患者会产生精神萎靡、情绪低落,还会常常感到疲劳,甚至对任何事情毫无兴趣,变得消极,对人生失去信心。

性格自卑

当脸上患面瘫、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性格会变得越来越自卑,性情会越来越自闭,不愿与任何人交往,我行我素、自作主张,从而常犯错误、遗憾终生。

地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