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举世无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故里“罗圈”


在河南、山西太行山区,一提到罗圈村,人们自然会想起著名的红旗渠总设计师杨贵。是的,杨贵就出生在这个小山村。随着山区道路的修通,杨贵书记家乡和红旗渠一样越来越被世人瞩目,其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被世人传扬。图为河南新乡卫辉市狮豹头乡罗圈村,省道S226从村头经过。

多年来在河南老百姓中流传两句话:“走遍河南山和水,至今怀念三书记。”这三位书记是:兰考县焦裕禄、林县杨贵、辉县郑永和。图为罗圈村上世纪修筑的引水渡槽与当前的扶贫开发工程异曲同工,相得益彰,显得十分和谐。

杨贵,男,汉族,中共党员。1928年5月28日出生在河南省卫辉市罗圈村人,曾用名杨绍青、杨苏甡。红旗渠总设计师、原河南省林县县委书记。2006年3月,中央批准职级为副部长级。2006年8月,中央批准享受中央、国家机关部长级待遇。他在任林县县委书记期间,带领全县人民历时10年主持修建了举世瞩目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彻底解决了林县人祖祖辈辈的“吃水难”问题,被誉为红旗渠总设计师。


罗圈村坐落于太行山下,人杰地灵,共230户人家。在千年银杏树的俯瞰下,村里走出了包括杨贵在内的处级以上干部30多人,为新中国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奉献出青春年华,功不可没,被写入村史。杨贵的老宅院就在这个小胡同里,胡同口的小门楼是后来修筑的。

罗圈的山貌高低起伏较大,罗圈北岭海拔高度1019米,在卫辉属于第二高山,气势磅礴。在通往北岭崎岖而险峻的半山腰,有一棵树龄一千多年的古银杏树,古树左侧的山腰石缝间有山泉一眼,水质甘甜,终年不断,过去勉强能解决村里人吃水问题,老百姓称为“神泉、金泉”。这位76岁的老汉用手指向小胡同,说后墙的白灰缝最新的那个石头房就是杨贵的老宅院。

杨贵书记的故居就在罗圈村这个深深的小胡同里。院子里的房屋还是几十年前的老样子,用石头垒砌的院子外墙体有涂白粉刷的迹象。2018年4月10日,91岁的杨贵书记去世。斯人已去,老房屋仍在,院里的梨树果实累累,散发着阵阵清香,小胡同里就能闻到。


这就是世界第八奇迹——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总设计师杨贵书记的老宅院,居然如此低调!门头上没有什么字号,甚至连起码的门牌号也没有。

时值中午过后人们大都在午休时候,我们来到了这里。杨贵书记老宅院大门虽然落了锁,但宅院后边一户李姓老太太拿着钥匙,多亏了胡同口那位老汉的好心提示。

原来这位名叫李记英的老太太是杨贵的表亲,今年72岁了。儿孙们都在外边打工,她平常在家务农,并义务看护着表哥家的宅院。

李记英老人讲,杨贵是她舅父的儿子,舅母年轻时候就失去了丈夫,她带着年幼的表哥杨贵吃尽了苦头。过去的年代是兵荒马乱,天灾不断。就说吃水这事儿吧,每逢大旱之年,一罐水就是舅母家的救命草,洗脸都是用刷锅水,用了一遍又一遍,还舍不得泼掉。

那个时候,到山上找泉眼取水的人都排成队,天旱时山泉出水就像现在的打点滴,等一天也讨不来一罐水,更别说牲口喝水了。穷人的吃水都是稠水,得用白矾往水里放、过滤以后变清了才能吃。

李记英老人把锁打开后又挂到了门庭上,她让我们看完大院、拍完照片后再落锁、直接走人就行了。

1928年农历四月初十,杨贵就出生在这里,他3岁丧父,孤儿寡母承受着三座大山的深重压迫,14岁就组织群众抗粮抗捐,15岁入党,担任支部书记,面对敌人的反攻倒算和恶毒陷害,他正气凛然。17岁当区长,机智勇敢地带领武工队拔掉日寇据点,突破敌人重围,身经百战,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与人民群众结下了生死情义,青春年华在枪林弹雨中闪光。

新中国成立之初,担任汤阴县委宣传部长的杨贵在岳飞庙前慷慨演讲,宣传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担任地委办公室副主任,他深入郭王度村蹲点,培养了全省先进典型;两度到林县当抗旱工作组长,开始了他一生与林县的不解之缘。


红旗渠,一个让世人耳熟能详的辉煌的名字!……我站在杨贵书记出生的故居,瞩目默哀之后双手合十,深深鞠了三个躬才肯离开。

从杨贵书记老宅院的胡同一直往后走、直接上去就是北岭。山上有一棵千年银杏树和一眼万年细流不断的金泉,不知演绎了多少美丽的故事至今仍在传诵着。

在北岭的金泉寺,这棵千年古树历经沧桑,满身皱纹又生新枝。时值八月中旬,该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树高24米左右,冠幅平均24.5米,实乃树大遮天。

在金泉寺左侧山腰间的石缝里,有一注涓涓细流常年不断,水质甘甜,千百年来艰难地维系着当地人吃水的“生命线”,老百姓称为“神泉、金泉”。

图为著名的红旗渠总设计师、已故杨贵书记于2009年题写的“甘泉”碑刻。至此,人们似乎明白或得到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修建成功的答案。

走在修渠前列的杨贵书记。请您在【图说安阳走天下】的右上方点击“关注”二字,就能看到小编以前发布的所有文字和图片了,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