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14年的两面针,终于要弹尽粮绝了?

7月2日,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拟在今年内出售持有的不超过1200万股中信证券股票。据了解,将这1200万股股票出售完后,两面针手中也只剩下300万股。从独占本土品牌销量冠军到12年亏损,只能依靠变卖手下股票艰难度日,两面针怎么了?

上市14年的两面针,终于要弹尽粮绝了?

如今,在各大超市、便利店几乎已经看不到两面针牙膏的身影了,而人们对它的印象也不再是家用牙膏了,更多的是一种出现在酒店的廉价品,有数据显示,2017年,两面针牙膏共卖出了15.4亿只牙膏,不过,尴尬的是,其中有15亿只都是旅游牙膏产品,而它的市场份额目前也已经不到1%。

"一口好牙,两面针。"这既是大多数80后的记忆,也是两面针曾经的招牌广告语。两面针曾是行业内最早拥有临床数据证实有效减少牙龈出血的口腔保健类牙膏,并且连续15年雄踞本土产品销量第一,稳坐中国驰名品牌"霸主"地位的日化产品。

上市14年的两面针,终于要弹尽粮绝了?

2004年,两面针销量超过五亿支牙膏,仅次于佳洁士、高露洁。同年,两面针成功登陆A股市场。然而,就在两面针上市的那一年,还发生了两件事,预示了后来的结局:第一是自2004年开始,两面针开始进行多元化的布局。到2007年,两面针又提出:"无产品经营不稳,无资本运作不富"的理念。最终,两面针由一支牙膏延伸到了包括洗涤用品、旅游用品、生活纸品、医药、精细化工、制浆造纸和房地产等8大产业。

第二是在2004年,云南白药牙膏进入市场,虽然两面针是第一家提出中药牙膏概念的,但是并没有深入挖掘核心利益点。反而云南白药牙膏自进入市场就明确了核心卖点:预防牙龈出血或止血,让中草药牙膏的核心利益点落在产品上。

上市14年的两面针,终于要弹尽粮绝了?

品牌延伸有一个规律:品牌自上而下延伸相对容易成功,反之,自下而上延伸容易失败。两面针的品牌延伸就是逆流而上,无论如何解释,两面针的洗涤用品、旅游用品、生活用品都无法让消费者因为一支牙膏就产生信任,而做牙膏的进入医药、精细化工等高精尖的专业领域,更会让消费者对其专业性产生怀疑,更何况还有毫无关联的房地产领域。

两面针2015年财报显示,旗下八家子公司有六家亏损。更惨的是,两面针没有捡到西瓜,还丢了芝麻:两面针因为没有将工作重心放在两面针牙膏上,忽视了改进两面针牙膏的服务与综合竞争力,最终在200多亿元的牙膏市场中,连1%的份额都占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