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在深圳,只有穷人才加班

不好意思,在深圳,只有穷人才加班

不好意思,在深圳,只有穷人才加班

朋友来深圳找工作快一个月了,之所以这么久,倒不是因为找不到,而是她在两份offer中犹豫不决。

她给我列举了这两份offer:

一家是国企,文职,朝九晚六,定时打卡。

一家是创业公司,文案策划,上班自由,不打卡。

众所周知,在深圳,不打卡=加班。但最后,她选择了第二份offer,因为工资更高

“不加班来深圳干什么”,每个来深圳的人,似乎都遵循着这样的金科玉律。

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曾这样形容纽约的三种人:一种是土生土长的男男女女,在他们眼中,城市从来如此;一种是上班族,白天吞噬它,晚上吐出来;最后一种最伟大,是生于他乡来此寻找目标的人。

深圳,则是将后两者重合在了一起。在深圳,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一种是来此寻梦的上班族

他们是家乡亲戚口中的“白领”,也是多数人口中的“深漂族”。表面上工作得体,与大城市相处融洽,但在深圳,大部分这样上班族都是穷人

很多人来深圳,无非为了“梦想”两字。这两个字支撑着他们熬过无数个加班的深夜,但具体深究下去,梦想是什么呢?

是赚更多的钱。

承认吧,我们来深圳,是因为穷。只有贫穷才会让我们心甘情愿地接受加班

在深圳,加班的都是些什么人?

@零度 程序员 24岁

知乎上曾有一个问题:深圳有不加班的互联网公司吗?答曰:肯定有,只是干不了多久就倒闭了。

在深圳,互联网和不加班,就是一对矛盾命题

而我们公司,大概就是深圳无数个深夜里最闪亮的那颗星。

其实踏入这个行业,我就没想过会准时下班。互联网公司的企业文化就是这样,它们内部甚至已经形成了激励加班机制,同事之间比拼着加班,你不加班,领导自然看在眼里,直接影响到你的收入和升职。

况且,我们写代码有连续性,不能随意中断。相对于白天被各种事情打断,现在的我更习惯等到晚上大家下班了再安心写代码。

好在我们这一行,繁忙的工作总是和收入成正比的。

不是没有看过加班猝死的案例。可是,让我加班的不是公司,而是这个行业。但是换个行业,哪有余力去给刚来深圳的女朋友一个未来呢?

@Yoyo 文案策划 30岁

在深圳摸爬滚打多年,我换过好几份工作,从一开始激烈挣扎到现在已经麻木。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设计,薪水还算可观。但作为新人,一上来就9点下班的安排让我措手不及,于是在坚持3个月后,我果断地辞职了。

之后,我吸取前面的教训,陆续换过几份文职工作。但是在野蛮生长的房租和稳如泰山的工资面前,我渐渐明白,在深圳,工资永远是和工作量挂钩的

我开始尝试着接受加班,进入到一家活动公司,下班时间从晚上10点推到凌晨两点,再到现在平均每个月三四次的通宵加班。

加班的内容无非就是根据甲方要求来改方案,一直改到客户满意为止。过程虽辛苦,但那笔提成可以抚慰我一切的疲惫。

有时候父母也会念叨,女孩子为什么要这么拼?我在心里想了想,大概是更不想回家面对那些闲言碎语吧。深圳,可以给我想要的样子

@黄小萌 财务 22岁

作为苦逼的财务,我已经连续一个星期每天工作12+小时了,很难想象财务会忙成这样吧?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我最痛苦的时刻就是每个月临近发工资的时候,销售不给数据,各部门也不配合。大家只会在下班前把数据丢给我,然后我就得后续处理数据到12点。

这样的加班频率并不确定,我们正常大约六点下班 ,加班的话十点才算正常现象。

有时候会因为这些事跟朋友吐槽,朋友总问我:你怎么还不辞职

我怎么会没想过辞职?可是一个月光族,哪来裸辞的勇气?一想到下个月的房租和花呗,那封辞职信怎么也交不出去

踏着朝阳出门,顺着夜灯回家,大概是每个“深漂族”的日常。在深圳这座移民城市,加班早已融入了每个“深漂族”的骨血

但如果能选择,谁会选择加班?

不过是没有富二代身份的加持,他们只能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