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建平台「製造」網紅,利用粉絲效應成功讓流量變現

2015年7月,單志雲遇到了錢江。此時的單志雲正想嘗試做網紅平臺,兩人一拍即合,決定成立“光燦網紅孵化器”。8個月時間,“光燦”已從最初的8人小隊擴張至70人,平臺簽約的網紅也從2名漲至30名。截止2016年5月,“光燦”名下網紅的全網粉絲量為2000~2500萬,2015年4月平臺月成交額3100萬元。

曾經在阿里工作了4年的單志雲主要負責天貓服飾組的運營工作,最讓他有成就感的是挖掘電商新星。

他建平台“制造”网红,利用粉丝效应成功让流量变现

2015年,早已離開阿里的單志雲在一家淘品牌公司做產品、品牌策劃。他發現,銷量前20名的淘寶店鋪中,大部分都是從社交媒體導流的個人網紅。

一番研究之後,單志雲認為:網紅從社交媒體導流變現,實質上還是流量生意,有機會建立一個平臺。

2015年7月,單志雲結識了做外貿的錢江。那時錢江對網紅經濟頗有興趣,兩人一拍即合,於2015年8月創立“光燦網紅孵化器”。

最初,團隊嘗試幫兩名網紅用圖文內容傳播,但效果不佳。2015年10月,團隊嘗試製作短視頻,並試圖自己摸索培養體系。他們選擇專做健身內容的“貢一”作為網紅培養樣本。

他建平台“制造”网红,利用粉丝效应成功让流量变现

“光燦”團隊根據粉絲留言定製一系列健身類視頻,並將原有半小時的健身視頻打碎為3分鐘。另外,團隊還嘗試製作類似商品推薦的內容,增加與觀眾的互動。

慢慢的單志雲總結出了短視頻製作的經驗:時長控制在3分鐘內,內容需要針對用戶製作;輕鬆搞笑的視頻容易傳播;強化與觀眾的溝通和互動。

2015年年底,“光燦”的孵化有了成效,簽約的3名網紅(貢一、滕雨佳等),其店鋪累積交易額為3000餘萬元。

單志雲認為,雖然公司自有的供應鏈資源能夠支撐20位網紅做電商變現,但供應鏈的整合工作不應由自己承擔。

他建平台“制造”网红,利用粉丝效应成功让流量变现

為此,單志雲打算和其他供應商合作,分攤利潤,做網紅的IP分發。2016年,“光燦”的供應鏈合作計劃已開始執行,並與幾家銷售額上億的供應商達成合作意向。

同時,單志雲一直在擴招、篩選網紅,他拔高了網紅的挑選標準:勤奮、配合運營、有自己擅長的垂直領域(能夠成為知識型入口)、情商高。“顏值只是基礎,有上升空間和差異化更重要。”

單志雲選擇從粉絲數較少的網紅開始培養。此外,他還優化了網紅漲粉渠道,不再單純依賴微博,開通全網渠道,目前已開始接觸優酷、今日頭條等平臺。

對於未來,單志雲想要為網紅提供新的上升渠道,例如電視臺節目錄制、影視作品拍攝等機會,增加網紅的成長路徑。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關注創業家公眾號(ID:chuangyejia),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