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
经常旅行和很少旅行的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虽然有些不同可能出于其他原因,但不妨碍有书君在这儿和大家聊聊经常旅行带来的区别。
1、相比较而言经常旅行的人眼界更宽广,心胸更豁达。
旅行能增长阅历。经常旅行的人看到了世界的更多面,他们突破地域带来的局限,走入了更宽更广的天地。
相比较而言经常旅行的人看到了更多的风景,接触了更多的人,听了更多的故事,融入了更多的风土人情。
视觉和感知层面的多元化开阔了他们的视野,释放了他们的身心,眼光不再局限在家长里短里,不再坐井观天。
旅行让他们看到了人生太多不一样的活法,太多不一样的追求,见识了太多的可能,因而不再挑剔别人的不同,变得更加包容,不再为鸡毛蒜皮烦心,变得更为洒脱。
2、经常旅行的人生活能力更强,应变能力更强。
每一趟旅行都是一次不同的生活体验,每一次出发前、行程中、回程后的计划与安排都是一次生活实践的训练。
旅行不仅仅是美的体验,也是生活能力,应变能力,体能和心理承受力的锻炼。
出门在外,攻略做得再好,总会有一些突发状况出现,什么“飞机晚点”,“连降暴雨”,“汽车爆胎”,“住宿客满”等等,这不仅要求旅行者们随机应变,做好临时的安排,还考验着他们的心理和身体的承受能力。
相比较很少旅行的人,他们的身心得到了更多的锻炼与磨砺。每一次出行都是一次磨练,每一次出行都是一次增强,每一次适应生活变化的能力也在增长。
3、经常旅行的人心态更年轻,身体更健康。
旅行可以让人们暂时从现实中抽离,忘却烦恼,忘却身份,去看不一样的风景,吃不一样的美食,遇到有趣的各种人,感受有趣的各种生活,徜徉天地间,自在逍遥。
所以,经常旅行的人往往在各种美景、美食、趣事的涤荡中身心愉悦,大病化小、小病化了是常有的事,因为大部分疾病都源于心情的沉闷与压抑。
生命在于运动,常常旅行的人朝气蓬勃,热情洋溢,普遍心态更显年轻。
4、经常旅行的人更善于与人沟通,更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
旅行在外要与各种人打交道,与人沟通那是家常便饭,随着旅行次数的增加,慢慢也能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方法,乃至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沟通也驾轻就熟。
看过了更大的世界,人也变得不再那么执拗,感受着各种思想的洗礼,感受着各种观念的冲击,慢慢变得更加包容,更加明理,总能很好的将自己融入进去,与时俱进。
粗略了解经常旅行和很少旅行的不同,有书君希望大家有时间、有条件、有精力的时候多出去走走,旅行是身心的充电站,是心灵的一次飞翔,是身体跟上灵魂的一次徜徉。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1.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的帮助
2.生活方式多元化
3.旅游是一场学习的过程
爱飞乐游
我觉的没有什么差别,关键是自己是否有悟性,是否有将看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感悟;有否注意积累和提升自己,否则没有什么意义。
比如,我今年报团游大连,車上有个来自吉林省的女士,一路上大声嚷嚷着她走了多少国家、去过多少风景名胜区。一直很炫耀。到了旅顺囗旅游时,大家排队想在雕刻“旅顺囗”的石柱边留影,表示纪念。有一女士因相片照的不满意,要重新照,这位周游世界的女士不干了,一下子躺在石柱的底座上大喊:“都不要照相了,你敢插队”。 因为她穿裙子,躺下露着两条粗腿,真的吓人。我觉的她走过万里路,等于没有读书。 看到她躺着的样子,大连的美景全部都被恶心掉了。
木偶木82852192
旅游和不旅游有区别的,本月去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路途遥远 弯道久久,一会上到5000米以上, 一会下到2000米 ,车上大人小孩晕车 ,呕吐的人很多。苦不堪言。可是有个很时尚的看上去也就是刚50女 士,一直谈笑风生。听导游说 这位女士60多了,上车前 女士问他 说 自己有国家摄影师证 能不能免费进景区。导游说 老年证行。女士说自己不老。确实不老。几天下来 我们熟悉了,互相拍照,互相帮助,她退休以后,学习摄影,舞蹈等,走过很多地方。她知识面广,性格开朗,一个场景换了几个丝巾,面容姣好,肤色红润,涂了点口红,我不喜欢化妆,但是觉得老年人还是化点淡妆更好看。她让周围的人跟着开心,在高原反应的环境里遇上这么个小老太太,我觉得很荣幸,旅游真好。
Macay
经常旅行的人和不经常旅行的人其实区别蛮大的。就那我自己来说吧,在大学毕业之前我就没出过我们陕西省。后来毕业后由于工作需要,还有节假日自己出去旅行,我才去了很多地方,北京、上海,广州,等等大城市,还有西藏,海南等风景秀丽的地方,也去了一次泰国。
我反复思考,毕业后这几年因为去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人和事,我的思想放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有这几点:
1.人变得包容,对不同的东西学会从欣赏的角度去看待。之前我对一些另类的人和事总是抱着排斥和厌恶的心态,但是见的多了后,我发现多元文化是非常棒的。
2.不在执拗,不再固执己见。去的地方多了,你会发现,原来世界很大,我们没见过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我现在对任何事物都不轻易下结论,就算走了结论,当有不同意见也是可以商量的。
3.更能从对方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因为在旅行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多沟通,多去为对方着想,反而会更容易得到别人的理解,从而解决问题。
4.心态变得更平和,不容易生气。学会了理解别人,能够想到别人的难处,这样遇到事情往往就很容易将事情想通,那么许多在别人看来是很大的问题,在我看来往往不是什么问题。
火eye金睛
关于这个问题,得从四个方面回答,也就是经常旅行的人会经常读书吗?很少旅行的人会经常读书吗?如果经常旅行的人不爱读书,但很少旅行的却爱读书又有什么区别呢?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脑海里就萌发出这些问题。
如果经常旅行的人不爱读书,或者从没有读书的习惯,那么这种人多是风景里的过客,用豆瓣很出名的一句话就是“纵使行走万里也不过是个邮差”。虽然旅行能够增长阅历,但这样的阅历在热爱读书的前提下会更加饱满,丰富。倘若对旅行的热爱仅仅是看更多风景,拍更多个人美景,去更多地方打卡,那么心界眼界也不会因此走过许多地方就变得广阔。
由于对风土人情的不了解,对当地人文历史的贫瘠,仅仅只是风景表面,或被表面所吸引,那么无疑是邮差了。最怕的就是这些经常旅行的人会因此炫耀,认为自己是见过世面的,但实际上他们自身并非因为旅行而丰富,相反更为贫瘠。但若是经常旅行,还热爱读书,那么刚刚所说的一切就都具备了。这样的人难得可贵。
倘若很少旅行的人有读书的习惯,这样的人是丰富的,他们虽然少旅行,但并不是一头只扎在书本里,但因为有读书习惯,因此当这些在旅行的时候, 所收获的东西往往比经常旅行却不读书的人更加多。等同于虽然数量极少,但质量极高。
但如果以上这两种人都没有读书的习惯,那么经常旅行的人终究还是比不经常旅行的人更优秀一点。首先是适应能力,生活能力,应变能力会很强悍,在遭遇各种环境问题和困难的时候,都能够独自完成,即便无法独自解决,但也不会慌乱无措。自然,这些人的心态会很健康,更年轻,也有可能更散漫,难以稳定下来。
同时,他们在与人交流会更娴熟,善于沟通,也很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念。
苏丹卿
很多人总觉得,你到处去旅行,无非就是走马观花,看了之后没过多久就会忘掉,花那么多钱到处旅行岂不都浪费吗?最后到底得到了什么呢?真值得吗?
关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换成另外一件类似的事情,大家恐怕更容易理解一点:你觉得读书读得多的人和读书读得少的人有没有区别?
试想一下,你在大学里读过的书、上过的课、学过的知识,到现在还记得些什么?但那些东西就算在你的记忆再模糊,也都默默地根植在你的内心,和那些没有上过大学的站在一起做比较时,就会发现你跟他们不一样。
所以,读过的书就算忘了,也比不读书要好。这就像,旅行过的地方你都忘了,也比你不旅行要好。
旅行带给人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眼界”。当我们说一个人“站得高、看得远”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经常去旅行的人,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才不会轻易被生活中的烦恼和挫折所打败,看待问题也会想得更全面,更有理性。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你走得多了,看得多了,才能更容易地理解生活、理解世界,百闻不如一见,让那些曾经看起来虚无缥缈的词汇都变得实实在在起来。
另外,旅行还是一次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让自己置身于变幻莫测的陌生地区,头脑会变得更清醒,人也会变得更通达,就会更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而什么又是无所谓的。
我不认为旅行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本质,但旅行确实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你去旅行得多了,看得多了,你的内心就会慢慢变得不一样,变得更淡定、也更有信心。
或许,这种区别用言语很难完全解释清楚,就像读书多的人自然而然更有气质一样,旅行多的人在你跟他深入相处之后,就会发现他们比不旅行的人更容易相处和善解人意。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刘小顺
这个问题不太好直接回答,因为部分经常旅行的人身上仍旧保留了很少旅游的人的特性;反过来,有不少很少旅游的人身上却具有经常旅游的人的特点。所以,我只来说说经常旅游会对人的哪些方面起到改善作用吧。
首先,经常旅游的人少了坐井观天式的肤浅。前些年经常听到周围的人说,中国的书法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文字艺术,这些年听到的少了,为什么?只要你去到过穆斯林国家,自然就知道刚才的那种观念有多肤浅。
其次,经常旅游的人不会轻信别人说的听上去很有道理和逻辑的观念或思想。出去旅行自然是会看到不同的文化历史,甚至见到完全不可思议的人类。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普通人的你就会想,为什么人家可以是那样一种存在?只要触发了这样的思考,你就不会再轻易相信,世界乌鸦一般黑了,因为世界上确实有不是黑的乌鸦,而且原因也非常正常。这一点,包括前面说到的减少肤浅认识,是旅游作为一种感性认知外面世界的方法,最直接的效果。
再次,经常旅游的人会对人的三六九等阶层身份认同感淡漠一些或者说超然一些。外出旅行,接触到的旅游目的地自然仍旧是个分三六九等的阶层社会,但由于你是游客,不需要把自己搁进人家的那种三六九等里去。慢慢的随着旅行的次数多了,你也会对自己真实生活里所谓的那些三六九等慢慢看开了,因为那些纯粹是身外的东西,完全不是你生活和生命的价值所在。
旅行纪实摄影黄华
经常旅行的人在经验和阅历方面要比少旅行的人丰富和广博些。
旅行是对生活的补充,是对认知的扩展。想想人一生呆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而不出走四方,其对地域的认知就有许多的局限性,甚至可以是封闭的井底之蛙。
我有一个表妹,长期呆在乡下,结婚生子,而后又带孙子,一直未出过远门。
后来有一天,她突然来访说她去了一趟新疆打工。说话间,我细打量她,穿着红色棉袄,款式还算时新,这与之前沉默寡言的她倒是换了一个人。
她话多,不停地讲述她所见到的外部世界的各种奇事和精彩,不时地表示今后还要去打工,看看不同的城市。
这种旅游的概念经她嘴而出,我倒有些吃惊,但转而想,现在生活条件好的状态下,去旅行的人多起来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了。
至少,可以说明爱旅行的人与少旅行的人在阅历和认知上是有很大不同的,特别是心理上更有巨大的差异。
爱旅行的人因经历许多事,见过许多世面,心胸更开阔,待人处事,容忍度都相当宽厚而豁达。
而少旅行的人因难出门一次,往往易固步自封,缺少旅行中与人交往的经验,容易与人争执而带来不必要的负情绪。
涓涓溪流
我觉得我还是可以说出一点见解的:
从2014年出发九寨沟开始,我觉得那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因为之前从来没有出远门旅游过,大家一起聊天的时候我也可以有点话题说说我去哪哪哪了,那时候不懂,觉得旅游是有钱人才会做的事情。所以远旅一下是对自己一年最大的奖励……
后来接触到驴友,每逢节假日,2~3天时间都会来一次户外,去过乌兰布统草原,库布齐沙漠,五台山自虐,还有种种的山峰,在零下十几度海拔3千米的高山遇到8级妖风被吹了下来,8小时徒步30公里,只能饼干面包充饥,搭帐篷,住民宿……这些不仅仅会开阔我们的视野,也可以交到更多爽朗大气的朋友,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我们体会生命不易,食物的珍贵,毫不夸张的说这些体会是真实的……
再说说金钱吧 短旅花不了太多银子 几十 几百都有 因为户外队友差不多都是1~3天的行程,且大多数盈利模式比较透明,但是自己的户外装备的确是要花很多银子的,冲锋衣裤鞋登山仗之类的户外装备比较费钱,但是对于长期的人来说慢慢买还是可以接受的……
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一个字一个字手机敲出来的,欢迎大家有不同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