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年都有365天想辞职却不敢,可他们不爽就离职,谁给的勇气?

无论你是不是网瘾少年,一定对这句话有印象:老板不要轻易大声骂年轻人,一言不合他会立马辞职的。这本来是个段子,没想到这两天#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的话题就上了热搜。emmmm……段子成了真。

你每年都有365天想辞职却不敢,可他们不爽就离职,谁给的勇气?

我问过几个职场新人这件事儿,他们都表示:7个月?呵呵,太长。

以前吧,想辞职还要找个理由,比如“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或者“再不回老家相亲就单身狗一辈子了!”说白了,辞职就辞职,情面还是要留一点的。可如今这情况是说走就走。这是因为95后们草率冲动或个性使然?还是年轻给予他们充足的勇气?还是社会浮躁了?

你每年都有365天想辞职却不敢,可他们不爽就离职,谁给的勇气?

是不是该换份工作?

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这个说法出自领英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95后对离职的态度当然是其中的爆点,但这份报告当中可不止有95后这么点儿内容,实际上,不同年代的人平均在职时间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对第一份工作的态度真是千差万别:70后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过4年才换,80后则是3年半,90后骤减到19个月,到了95后这里居然缩短到只有7个月。

你每年都有365天想辞职却不敢,可他们不爽就离职,谁给的勇气?

同样都是第一份工作,同样是从校园到社会的身份转变,同样是从头学起,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坚持不住了呢?

刚从学校毕业,大家都还没过“自命不凡”的年纪,年轻人往往对第一份工作期待过高。等入职后才发现,自己对于工作内容和工作节奏都无法适应。

前段时间有一项调查显示,95后应届毕业生平均期望薪资为6174元,其中9.5%的毕业生希望月薪超过10000元,40%的毕业生期望超过8000元。

然而,事实却是....

你每年都有365天想辞职却不敢,可他们不爽就离职,谁给的勇气?

职场上有“游戏规则”吗?当然有。只要是人聚集的地方,就有规则。这是职场,不是偶像剧里“霸道总裁看上你”、“老师傅手把手带小白”、“任何纰漏都有人顶”,职场是不断学习和竞争的环境,没有老师给划重点。如果对职场的认识不够全面,心态便会崩塌,情绪低落。每个人的适应能力或忍受力也不一样,有的人在“格格不入”的工作环境中一刻也无法停留,巴不得赶紧辞职。

你每年都有365天想辞职却不敢,可他们不爽就离职,谁给的勇气?

职场和校园的反差一直都有,为什么到95后这里就不能忍了呢?这还是社会大环境变化的结果。95后们的成长过程坎坷和困难比前辈们少一些,这让他们在思想上更加独立自主,更在意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自我价值的表现。既然发现工作与自己的期望不符,那就立即辞职。

再加上如今获取信息和机会的渠道越来越快捷便利,更换工作变得简单又多选。对有些人来说,在行进中不断尝试其他的也是一种选择。

在意自我价值的体现是一件好事,不过,请那些频繁更换工作的人们回答:你审视过自我吗?

请给公司一点时间,也给自己一点时间。

你每年都有365天想辞职却不敢,可他们不爽就离职,谁给的勇气?

欢迎来到成年人的世界!

绝对的好与坏、黑与白,只存在于小孩子的眼中。成年人的世界里,都是模糊的界限,需要适应和选择。你要选择什么工作?选择进入哪个行当?每做出一次选择,就相当于放弃了相反的一项。

数据显示,除了在职时间在骤减,第一份工作在专业对口率上也在递减。

70后当年的专业对口比例超过40%,而95后则锐减到28.8%,超过7成的95后毕业生第一份工作与所学专业无关。

那他们都去做什么工作了呢?互联网和金融。如今,小伙伴毕业后越来越热衷于进入时下最热门的行业。

你每年都有365天想辞职却不敢,可他们不爽就离职,谁给的勇气?

领英数据显示,对于95后来说,最热门的行业分别是互联网和金融,这前两大热门行业共吸纳了超过1/3的95后毕业生;

而在五年前的90后毕业时,这一数字还只是1/4;

再倒推十年,80后毕业时最热门的行业为互联网和工业自动化,集中吸纳的毕业生还不足1/5;

你每年都有365天想辞职却不敢,可他们不爽就离职,谁给的勇气?

理论上讲,现在不同类型的企业越来越多,求职的路越来越广,毕业生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可是大家都呼啦啦放弃本专业奔着互联网上下游来,还没好好考虑过是不是适合自己呢?

找工作不能盲目跟风,自然也不能漫无目的。

你每年都有365天想辞职却不敢,可他们不爽就离职,谁给的勇气?

刚刚走出校园,自然需要花些时间来适应。你要在各种“高薪”、“热门”中冷静下来。首先,认真审视一下自己,自己能干什么?又适合干什么呢?做一份职业规划并不复杂,每个人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独特优势, 结合专业、能力、性格、背景、特长、兴趣等等,来分析自身目前的价值,然后再做出选择。

对每一个人来说,好工作的定义是不同的,只有你最了解你自己。

你每年都有365天想辞职却不敢,可他们不爽就离职,谁给的勇气?

当做好了选择,这时就需要你快速进入状态。一方面要调整好心态和节奏,毕竟职场就是职场,这里需要的是你用劳动来换取果实。

另一方面就是要快速成长,职场需要的是人才,是本事,是学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在这个社会有所作为,成就一番事业,最重要一点还是先要提升自己的能力。

不论,当初你在学校多么风光、取得过怎样的成绩,那都是过去时。从你进入职场的这一刻,你就得向前看。放低姿态积极学习,这个时候其他一切都是浮云,本事学到手才是关键。

95后的特点了解一下?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公司留不住95后了呢?

与70后、80后找工作追求稳定不同,95后普遍认为工作不只是满足生计这么简单,能够满足兴趣、实现人生意义更重要。

你每年都有365天想辞职却不敢,可他们不爽就离职,谁给的勇气?

这年头,95后干半年、几个月、甚至几天的都大有人在。原因无非就是这些:不适应公司文化、待遇福利不满意、工作内容不符合预期、与同事上司有矛盾、加班太严重······现在的95后,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只要你给的东西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开。

年轻人的想法在变,企业如若不变,自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员工一个个离去。那该如何留住这群人呢?

你每年都有365天想辞职却不敢,可他们不爽就离职,谁给的勇气?

第一:“你懂我”,这很重要

95后们个性鲜明、对新事物的感受力很强,他们往往主意很多、一会儿一个新点子,他们希望自己的创意、想法能被采纳、被欣赏、被认同。

所以从骨子里,他们渴望老板是“听到好创意会尖叫、看到新事物会兴奋”的人,永远保持开放、尝试的心态,愿意为95后的创意投赞成票,更愿意帮助他们把想法落地、变现,甚至为他们的创意冒险。如果老板能做到这点,首先就抓住了他们的心。

你每年都有365天想辞职却不敢,可他们不爽就离职,谁给的勇气?

第二:谈钱,不伤感情

95后其实很务实,他们很少有“谈钱伤感情”的想法,反而更愿意主动谈钱。生活上,他们简单、直接,有矛盾愿意摊开说,口头禅是“怕心累”,不喜欢拖欠,这样才能保证大家继续“愉快地玩耍”。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一针见血的沟通方式可能更深得人心。

想要怎么样的待遇你得有相应的能力,用契约精神和95后达成共识,他们更乐意接受。即便最后没谈拢,你也知道了不同职场新人的需求,对企业制定和调整薪酬体系也有帮助。

你每年都有365天想辞职却不敢,可他们不爽就离职,谁给的勇气?

第三,彼此尊重

95后的自我意识都非常强,他们希望自己的劳动能得到尊重。我为你工作,你付我工资,我们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也就是说领导、同事之间要有起码的尊重。如果企业整体的氛围不对,那大多是留不住人的。

不少中小企业不够尊重员工合法权益,加班是家常便饭,节假日能扣就扣,社保福利对新员工能少就少,待新员工大量离职还说“是他们不能吃苦”,殊不知“每一个充满怨言离开的员工,都是该企业最坏的负面广告”。

你今年多少岁?你的第一份工作有什么样的经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