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餐早餐主食——營養豐富的不得了

蒙餐早餐主食——營養豐富的不得了

是蒙古族喜愛的食品之一。具體做法為麵粉加白糖、溫水和成麵糰,擀成麵餅,切為長條。入羊油中炸黃而成。酥脆甜香,佐奶茶最佳。

蒙餐早餐主食——營養豐富的不得了

蒙古包子

是草原牧民最喜歡的食品 。蒙古包子不用發酵面做皮,採用小麥麵粉,用熱水和好後,稱為燙麵 。餡有幾種,一種是全羊肉餡,即整羊不分部位,全部剁餡只加蔥、姜等調味品 。這樣的餡做包子或蒸餃即純正的蒙古包子,也有的在餡中略加奶豆腐或野韭菜等野菜。另外有用牛肉做餡或是用血腸 、百葉等或加醃酸菜做餡 。蒙古包子的特點是:餡大、皮薄、味道鮮香 。


蒙餐早餐主食——營養豐富的不得了

蒙古餃子

是蒙古族改良漢族餃子做法而創造的一種風味麵食。其品種很多,如沙蔥餃子、韭菜餃子、哈拉海餃子,還有酸奶餃子、白奶油餃子等,他們的主要調味品蒙古蔥(我們也叫他沙蔥,現在人們用大蔥代替)、鹽和牛羊骨頭湯為原料。蒙餐維一的特點就是講究原汁原味。如酸奶餃子和白奶油餃子,他和上面介紹中的區別,就是把骨頭湯改成酸奶或白奶油,鮮肉改為鮮肉或風乾牛羊肉,再加點野菜(如沙蔥、韭菜、哈拉海等),如果沒有沙蔥也可以用大蔥代替。風乾牛羊肉要用硬具如錘子、斧子或用搗炒米的工具砸(搗)鬆軟,再用菜刀剁碎。拌餡、包法和煮(蒸)吃法同上。

蒙餐早餐主食——營養豐富的不得了

奶豆腐

俗稱“酪蛋子”。將分離出酥油的酸奶,經微火煮熬後裝入布袋,擠出酸水,成碎塊狀晾乾即為奶酪,質硬而酸甜,是蒙古族民眾喜愛的奶食品之一。大多都在行囊中放幾塊奶酪,以防不測,備以充飢解渴。 蒙古奶酪,分生奶酪和熟奶酪兩種。 生奶酪的做法是,把鮮奶倒入筒中,經過翻攪提取奶油後,將純奶放置在熱處,使其發酵。當鮮奶有酸味後,再倒入鍋中煮熬,待酸奶呈現出豆腐形狀時,將其舀進紗布裡,擠壓除去水份。然後,把奶渣放進模具或木盤中,或擠壓成形,或用刀劃成方塊,生奶酪就製做成功了。熟奶酷的做法與生奶酪的做法略有不同。製做熟奶酪時,先把熬製奶皮剩下的鮮奶,或經過提取奶油後的鮮奶,放置幾天,使其發酵。當酸奶凝結成軟塊後,再用紗布把多餘的水份過濾掉,放入鍋內慢煮,並邊煮邊攪,待呈糊狀時,將其舀進紗布裡,擠壓除去水份,然後,把奶渣放進模具或木盤中,或擠壓成形,或用刀劃成不同形狀。奶酷做成後,要放置在太陽下,或者通風處,使其變硬成幹。


蒙餐早餐主食——營養豐富的不得了

蒙古餡餅

是蒙古族喜愛的一種風味麵食,據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最早是以當地特產的蕎麥麵制皮,牛羊豬肉為餡,採用幹烙水烹的方法制成。明末清初,餡餅麵食從民間傳入王府,由幹烙水烹改為用豆油、奶油煎制,並用白麵做皮,成了王府中經常食用的佳品。它以面稀、皮薄、餡細為特點,烙制後形如銅鑼,外焦裡嫩,餅面上油珠閃亮,透過餅皮可見裡面肉似瑪瑙,菜如翡翠,紅綠相間,煞是好看。用筷子破開餅皮,熱氣升騰,香味撲鼻,引發人們強烈食慾。 蒙族餡餅是上等地方美食,是蒙古族人家招待貴客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到蒙古族家庭作客,他們以餡餅這種麵食,作為最好飯食招待來客。漢族有句俗語:“好吃不如餃子”,蒙族有句常話:“好吃不如餡餅”,看來餃子和餡餅是同等上乘佳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