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今天再更新完最后这两个章节。至此,咱们的中级会计考试全部知识点,都已经复习完了。大家在考试之前,要调整好心态。有时候心态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如果大家需要电子版的文档资料,可以在微信公众号菜单栏里下载。

祝各位工会成员顺利通过考试!

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重点章节,内容较多,且有一定的难度。主观题的考点主要有销售预测分析、销售定价管理以及股利政策。其他内容主要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

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本章各种题型都可能涉及,预计2018年分值在13分左右。

第一节 收入与分配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收入与分配管理的意义和原则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二、收入与分配管理的内容

收入-成本费用=利润

(一)收入管理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二)纳税管理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三)分配管理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提取法定公积金

3.提取任意公积金

4.向股东(投资者)分配股利(利润)

【提示1】法定公积金的提取比例为当年税后利润(弥补亏损后)的10%。当年法定公积金的累积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提示2】法定公积金提取后,可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企业用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后,法定公积金的余额不得低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第二节 收入管理

【知识点一】销售预测分析

一、销售预测的定性分析法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一)营销员判断法

营销员判断法又称意见汇集法,是由企业熟悉市场情况及相关变化信息的营销人员对市场进行预测,再将各种判断意见加以综合分析、整理,并得出预测结论的方法。

(二)专家判断法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三)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二、销售预测的定量分析法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一)算术平均法

将若干历史时期的实际销售量或销售额作为样本值,求出其算术平均数,并将该平均数作为下期销售量的预测值。

(二)加权平均法

将各个样本值按照一定的权数计算得出加权平均数,并将该平均数作为下期销售量的预测值。权数的选取应遵循“近大远小”的原则。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三)移动平均法

从n期的时间数列销售量中选取m期(m数值固定,且m<n/2)数据作为样本值,求其m期的算术平均数,并不断向后移动计算观测其平均值,以最后一个m期的平均数作为未来第n+1期销售预测值。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四)指数平滑法

实质上是一种加权平均法,是以事先确定的平滑指数а及(1-а)作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预测销售量的一种方法。

Yn+1=aXn+(1-a)Yn

【提示】平滑指数的取值通常在0.3~0.7之间,其取值大小决定了前期实际值与预测值对本期预测值的影响。在销售量波动较大或进行短期预测时,可选择较大的平滑指数;在销售量波动较小或进行长期预测时,可选择较小的平滑指数

小结

适用情况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五)因果预测分析法

通过影响产品销售量(因变量)的相关因素(自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利用这种函数关系进行产品销售预测的方法。

回归直线法

求出a、b的值后,带入y=a+bx,结合自变量x的取值,即可求得预测对象y的预测销售量或销售额。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知识点二】销售定价管理

一、销售定价管理的含义

销售定价管理是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产品定价方法,为销售的产品制定最为恰当的售价,并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不同价格策略,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

二、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三、企业的定价目标

1.实现利润最大化;

2.保持或提高市场占有率;

3.稳定价格;

4.应付和避免竞争;

5.树立企业形象及产品品牌。

四、产品定价方法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一)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

单价=单位成本+单位税金+单位利润=单位成本+价格×税率+单位利润

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利润

在工业企业一般是根据成本利润率,在商业企业一般是根据销售利润率

【提示】单位成本是指单位全部成本费用,可以用单位制造成本加上单位产品负担的期间费用来确定

1.成本利润率定价

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2.销售利润率定价

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价格×销售利润率

(二)保本点定价法

思路:按照刚好能够保本的原理来制定产品销售价格。

价格×(1-税率)=单位成本(固定+变动)+单位利润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四)变动成本定价法

思路:企业在生产能力有剩余的情况下增加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应分担的成本。这些增加的产品可以不负担企业的固定成本,只负担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是指完全变动成本,包括变动制造成本和变动期间费用)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提示】在特定生产能力下固定成本是不变的,计划销售收入要用来弥补固定成本和自身产生的变动成本,此时产生的利润为计划利润,可以用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若在计划生产的基础上生产能力有剩余,可以增加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此时销售收入只需要承担自身产生的变动成本,无需考虑固定成本,增加的销售收入-自身产生的变动成本=增加的边际贡献。

(五)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

思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的需求量随其价格的升降而变动的程度,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运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确定产品的销售价格时,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a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绝对值的倒数,即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六)边际分析定价法

利润=收入-成本

边际利润=边际收入-边际成本=0

边际收入=边际成本

【结论】

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此时的价格为最优销售价格

五、价格运用策略

除了提升产品质量之外,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运用不同的价格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的竞争力。主要的价格运用策略有:折让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组合定价策略和寿命周期定价策略。

(一)折让定价策略

折让定价策略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来刺激购买者,从而达到扩大产品销售量的目的,价格的折让主要表现是价格折扣。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二)心理定价策略

心理定价策略是指针对购买者的心理特点而采取的一种定价策略。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三)组合定价策略

组合定价策略是针对相关产品组合所采取的一种方法。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四)寿命周期定价策略

寿命周期定价策略是根据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生命周期,分阶段确定不同价格的定价策略。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总结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第三节 纳税管理

【知识点一】纳税管理概述

一、纳税管理的概念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二、纳税筹划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三、纳税筹划的原则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四、纳税筹划的方法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知识点二】企业筹资纳税管理

一、内部筹资纳税管理

将利润留存在公司内部,从公司角度来讲,资本成本比外部股权筹资低;财务风险比债务筹资小。

从投资者角度来讲,可以自由选择资本收益的纳税时间,享受递延纳税带来的收益。

二、外部筹资纳税管理

1.进行债务筹资纳税筹划,需要权衡利息的节税收益与财务困境成本。资本结构的权衡理论:

有负债企业的价值=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利息抵税的现值-财务困境成本的现值

2.使用债务筹资进行筹划的前提: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债务利息率

权益净利率(税前)=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债务利息率]×产权比率

【知识点三】企业投资纳税管理

一、直接对外投资纳税管理

(一)投资组织形式的纳税筹划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提示】关键在于确定是否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投资行业的纳税筹划

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尽可能选择税收负担较轻的行业:

(1)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创业投资企业进行国家重点扶持和鼓励的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三)投资地区的纳税筹划

企业在选择注册地点时,应考虑不同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

设在西部地区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的企业,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四)投资收益取得方式的纳税筹划

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企业的免税收入,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企业卖出股份所取得的投资收益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结论】使被投资企业进行现金股利分配,减少投资企业取得投资收益的所得税负担。

二、直接对内投资纳税管理

【提示】其实是对企业长期经营资产投资的纳税筹划。

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的计入当期损益,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三、间接投资纳税管理

我国国债利息收入免交企业所得税,当可供选择债券的回报率较低时,应将其税后投资收益与国债的收益相比,再作决策。

【知识点四】企业营运纳税管理

一、采购的纳税管理

(一)增值税纳税人的纳税筹划

1.基本原理

一般纳税人以不含税的增值额为计税基础,小规模纳税人以不含税销售额为计税基础。

增值率高的企业,适宜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反之,适宜作为一般纳税人。

增值率=(不含税销售额-不含税购进额)/不含税销售额

2.无差别平衡点增值率

【注:关于增值税税率,目前执行的是16%,并非17%,由于教材并未随最新规定作出调整,并且不影响同学们的学习,故本章例题中,依然保留17%的增值税税率。】

设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为3%,令两类纳税人税负相同,有:

(不含税销售额-不含税购进额)×17%=不含税销售额×3%

(不含税销售额-不含税购进额)/不含税销售额=3%/17%=17.65%

【结论】若增值率<17.65%,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税负较轻;反之,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较为有利。

(二)采购对象的纳税筹划

一般纳税人从一般纳税人处采购的货物,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一般纳税人从小规模纳税人采购的货物,增值税不能抵扣(由税务机关代开的除外),但价格上会有优惠。

(三)结算方式的纳税筹划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提示1】在赊购、现金、预付三种购货方式的价格无明显差异时,尽可能选择赊购方式

【提示2】在三种购货方式的价格有差异的情况下,需要综合考虑货物价格、付款时间和进项税额抵扣时间。

(四)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

【提示】需要认证抵扣的企业,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应该尽快到税务机关进行认证;购进的多用途物资应先进行认证再抵扣,待转为非应税项目时再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二、生产的纳税管理

(一)存货计价的纳税筹划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可以通过改变销售成本,继而改变所得税纳税义务在时间上的分布来影响企业价值。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二)固定资产的纳税筹划

1.筹划内容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2.筹划思路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注意】推迟利润的实现获取货币时间价值不是固定资产纳税筹划的最终目的。

【结论】可见,在公司盈利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折旧计提方法不会对未来5年的利润总额产生影响,但是会影响应纳税额在时间上的分布,因此,要考虑折旧抵税对公司现金流量产生的影响。

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与缩短折旧年限法中,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残值都一样,唯一区别在于折旧的时间分布,进而影响到所得税纳税义务的时间分布。由于采用缩短折旧年限法比双倍余额递减法可以获得更多的净现值,从而企业价值更大,因此,企业应采用缩短折旧年限法。

(三)期间费用的纳税筹划

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5‰

【结论】应严格规划招待费的支出时间,金额巨大的招待费争取在两个或多个会计年度分别支出,以使扣除金额最多。

三、销售的纳税管理

(一)结算方式的纳税筹划

分期收款结算方式以合同约定日期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委托代销商品方式下,委托方在收到销货清单时确认销售收入,产生纳税义务。

【结论】在不能及时收到货款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委托代销、分期收款等销售方式,等收到代销清单或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到来时再开具发票,承担纳税义务。

(二)促销方式的纳税筹划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结论】从税负角度考虑,企业适合选择折扣销售方式。

【知识点五】利润分配纳税管理

一、所得税的纳税管理

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应纳税所得额为负值),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

【结论】发生亏损后,应增加收入或减少可抵扣项目,使应纳税所得额尽可能多,以尽快弥补亏损,获得抵税收益。

二、股利分配的纳税管理

(一)基于自然人股东的纳税筹划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提示】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股息红利所得的税务处理:1)持股期限超过1年,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2)持股期限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3)持股期限1个月以内(含1个月),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结论】对自然人股东而言,如果持股期超过1年,股票转让投资收益税负(印花税)重于红利收益的税负(0税负),上市公司发放股利有利于长期持股的个人股东获得纳税方面的好处;对上市公司而言,发放股利可以鼓励个人投资者长期持有公司股票,有利于稳定股价。

(二)基于法人股东的纳税筹划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结论】公司进行股利分配可以帮助法人股东减少纳税负担。

【知识点六】企业重组纳税管理

一、企业合并的纳税筹划

(一)并购目标企业的选择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提示】 合并企业弥补的被合并企业亏损的限额=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截至合并业务发生当年年末国家发行的最长期限的国债利率

(二)并购支付方式的纳税筹划

1.股权支付

以本企业或其控股企业的股权、股份作为支付的形式。

当企业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其他条件,且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时,可以使用资产重组的特殊性税务处理方法,这样可以相对减少合并环节的纳税义务,获得抵税收益。

当采用股权支付不会对并购公司控制权产生重大影响时,应该优先考虑股权支付,或者尽量使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以争取达到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条件。

2.非股权支付

以本企业的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项、本企业或其控股企业股权和股份以外的有价证券、存货、固定资产、其他资产以及承担债务等作为支付的形式

非股权支付采用一般性税务处理方法,合并企业需对被合并企业公允价值大于原计税基础的所得进行确认,缴纳所得税,并且不能弥补被合并企业的亏损;被合并企业的股东需要对资产转让所得缴纳所得税。

二、企业分立的纳税筹划

(一)分立方式的选择

1.新设分立

把一个企业分解成两个或多个新企业,单个新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大大减少,使之适用小型微利企业,可以按照更低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使某些新设企业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所适用的税率相对较低。

2.存续分立

(1)将企业某个特定部门分立出去,获得流转税的税收利益(主要是消费税)。

(2)将销售部门分立为一个子公司,还可以增加产品在企业集团内部的销售环节,从而扩大母公司的销售收入,增加可以在税前列支的费用数额。

(二)支付方式的选择

当企业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其他条件,且被分立企业股东在该企业分立发生时取得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时,可以使用企业分立的特殊性税务处理方法。这样可以相对减少分立环节的所得税纳税义务,而且被分立企业未超过法定弥补期限的亏损额可按分立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例进行分配,由分立企业继续弥补,分立企业可以获得抵税收益。

分立企业应该优先考虑股权支付,或者尽量使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争取达到企业分立的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

 

第四节 分配管理

【知识点一】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

股利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使公司价值最大化。

一、股利分配理论

(一)股利无关论

假设条件:

该理论是建立在完全资本市场理论之上

①市场具有强式效率,没有交易成本;②不存在任何公司或个人所得税;③不存在任何筹资费用;④公司的投资决策与股利决策彼此独立;⑤股东对股利收入和资本增值之间并无偏好。

【结论1】股利政策不会对公司的价值或股票的价格产生任何影响,投资者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

【结论2】公司市场价值的高低,由公司所选择的投资决策的获利能力和风险组合所决定的,而与公司的利润分配政策无关。

(二)股利相关论

1.“手中鸟”理论

“手中鸟”理论认为,用留存收益再投资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投资的风险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进一步加大,因此,厌恶风险的投资者会偏好确定的股利收益,而不愿将收益留存在公司内部去承担未来的投资风险。

【结论】当公司支付较高的股利时,股票的价格会随之上升,公司价值将得到提高。

2.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可以通过股利政策向市场传递有关公司未来获利能力的信息,从而会影响公司的股价。

【结论】一般来讲,预期未来获利能力强的公司,往往愿意通过相对较高的股利支付水平把自己同预期获利能力差的公司区别开来

,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3.所得税差异理论

所得税差异理论认为,由于普遍存在的税率以及纳税时间的差异,资本利得收益比股利收益更有助于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企业应当采用低股利政策。

4.代理理论

代理理论认为,股利政策是协调股东与管理者之间代理关系的一种约束机制,股利的支付能够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高水平的股利政策降低了企业的代理成本,但同时增加了外部融资成本。

【结论】理想的股利政策应当使代理成本和外部融资成本之和最小

二、股利分配政策

(一)剩余股利政策

公司在有良好投资机会时,根据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额,先从盈余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发放。

【提示】基于股利无关理论

(1)设定目标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将达最低水平;

(2)确定最佳资本预算,根据目标资本结构预计所需增加的权益资本;

(3)最大限度地使用留存收益来满足资金需求中所需的权益资本数额;

(4)净利润在满足权益资本增加需求后,若还有剩余再用来发放股利。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提示】一般适用于公司的初创阶段

(二)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公司将每年派发的股利额固定在某一特定水平或是在此基础上维持某一固定比率逐年稳定增长。公司只有在确信未来盈余增长不会发生逆转时,才会宣布实施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在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下,首先确定的是股利分配额,而且该分配额一般不随资金需求的波动而波动。

优点:

①向市场传递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树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稳定股票的价格;

②稳定的股利额有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与支出,有利于吸引那些打算进行长期投资并对股利有很高依赖性的股东;

③为了将股利或股利增长率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上,即使推迟某些投资方案或暂时偏离目标资本结构,也可能比降低股利或股利增长率更为有利。

缺点:

①股利的支付与企业的盈利相脱节;

②在企业无利可分时,若依然实施该政策,也是违反《公司法》的行为。

【提示】通常适用于经营比较稳定或正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且很难被长期采用。

(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是指公司将每年净利润的某一固定百分比作为股利分派给股东。这一百分比通常称为股利支付率,股利支付率一经确定,一般不得随意变更。

优点:

①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体现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股利分配原则。

②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公司每年按固定的比例从税后利润中支付现金股利,从企业支付能力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稳定的股利政策。

缺点:

①股利支付额波动较大,由于股利的信号传递作用,波动的股利很容易给投资者带来经营状况不稳定、投资风险较大的不良印象,成为影响股价的不利因素;

容易使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因为公司实现的盈利多,并不代表公司有充足的现金流用来支付较多的股利额;

③合适的固定股利支付率的确定难度大。如果固定股利支付率确定的较低,不能满足投资者对投资收益的要求;而固定股利支付率确定的较高,没有足够的现金派发股利时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另外,当公司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时,也要受其制约。所以,确定合适的股利支付率的难度很大。

(四)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是指企业事先设定一个较低的正常股利额,每年除了按正常股利额向股东发放现金股利外,还在企业盈余较多、资金较为充裕的年份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

优点:①赋予公司较大的灵活性,使公司在股利发放上留有余地,并具有较大的财务弹性。公司可根据每年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股利发放水平,以稳定和提高股价,进而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②使那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每年至少可以得到虽然较低但比较稳定的股利收入,从而吸引住这部分股东。

缺点:①由于各年度之间公司盈利的波动使得额外股利不断变化,造成分派的股利不同,容易给投资者造成收益不稳定的感觉。

②当公司在较长时期持续发放额外股利后,可能会被股东误认为是“正常股利”,一旦取消,传递出去的信号可能会使股东认为这是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的表现,进而导致股价下跌。

【提示】对那些盈利随着经济周期而波动较大的公司或者盈利与现金流量很不稳定时,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也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总结】净利润分配的主体为企业和股东,四种不同的股利分配政策将企业和股东放在不同的位置。剩余股利政策将企业利益放在首位,权益资本需求满足之后有剩余利益才分配给股东。固定或者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将股东利益放在首位,股利分配之后的剩余利益留归企业;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将企业与股东利益放在同一位置,净利润在企业与股东之间按照固定比例分配;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将企业与股东利益放在同一位置,考虑了股东低正常股利的部分,考虑了企业额外股利的部分。

【知识点二】利润分配制约因素

一、法律因素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二、公司因素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三、股东因素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四、其他因素

债务契约

债权人通常都会在债务契约、租赁合同中加入关于借款公司限制

公司股利发放的条款

通货膨胀

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一般采用偏紧的利润分配政策

知识点三】股利支付形式与程序

一、股利支付形式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提示1】财产股利和负债股利实际上都是现金股利的替代方式,但目前这两种股利方式在我国公司实务中极少使用。

【提示2】股票股利分配:在我国,“未分配利润”减少数=增发的股数×股票面值,“股本”增加数=“未分配利润”减少数。因此我国发放股票股利只影响股本和未分配利润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一)对股东的优点

1.发放股票股利往往预示着公司会有较大的发展和成长,这样的信息传递会稳定股价或使股价下降比例减小甚至不降反升,股东便可以获得股票价值相对上升的好处。

2.由于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税率的差异,如果股东把股票股利出售,还会给他带来资本利得纳税上的好处。

(二)对公司的优点

1.发放股票股利不需要向股东支付现金。

2.发放股票股利可以降低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既有利于促进股票的交易和流通,又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成为公司股东,进而使股权更为分散,有效地防止公司被恶意控制。

3.股票股利的发放可以传递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的信息,从而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

稳定股票价格

二、股利支付程序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知识点四】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一、股票分割

1.含义

股票分割又称拆股,即将一股股票拆分成多股股票的行为。

【提示】股数增加面值降低;每股市价降低;每股收益降低。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变;所有者权益的内部结构不变;股东持股比例不变

2.作用:

①降低股票价格(从而可以促进股票的流通和交易;加大对公司股票恶意收购的难度;还可以为公司

发行新股做准备);

②向市场和投资者传递“公司发展前景良好”的信号,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对公司股票的信心。

【总结】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3.股票反分割

又称为股票合并或逆向分割;

降低了股票的流通性,提高公司股票投资门槛,传递的信心往往是不利的。

二、股票回购

(一)含义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出资将其发行在外的股票以一定价格购买回来予以注销或作为库存股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

公司不得随意收购本公司的股份,只有满足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形才允许股票回购。

(二)方式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三)动机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四)影响

①股票回购需要大量资金支付回购成本,容易造成资金紧张,降低资产流动性,影响公司的后续发展。

②公司进行股票回购,无异于股东退股和公司资本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忽视了公司长远的发展,损害了公司的根本利益。

③股票回购容易导致公司操纵股价

【知识点五】股权激励

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现阶段,股权激励模式主要有:股票期权模式、限制性股票模式、股票增值权模式、业绩股票模式和虚拟股票模式等。

一、股票期权模式

股份公司赋予激励对象(如经理人员)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内以预先确定的价格和条件购买公司一定数量股份的选择权。股票期权本身不可转让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提示】股票期权授权日与获授股票期权首次可以行权日之间的间隔不得少于1年。有效期从授权日计算不得超过10年

二、限制性股票模式

公司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公司先将一定数量的股票赠与或以较低价格售予激励对象。只有当实现预定目标后,激励对象才可将限制性股票抛售并从中获利;若预定目标没有实现,公司有权将免费赠与的限制性股票收回或者将售出股票以激励对象购买时的价格回购。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三、股票增值权模式

公司授予经营者一种权利,如果经营者努力经营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公司股票价格上升或业绩上升,经营者就可以按一定比例获得这种由股价上扬或业绩提升所带来的收益,收益为行权价与行权日二级市场股价之间的差价或净资产的增值额。激励对象不用为行权支付现金,行权后由公司支付现金、股票或股票和现金的组合。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四、业绩股票激励模式

公司在年初确定一个合理的年度业绩目标,如果激励对象经过大量努力后,在年末实现了公司预定的年度业绩目标,则公司给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股票,或奖励其一定数量的奖金来购买本公司的股票。业绩股票在锁定一定年限以后才可以兑现。因此,这种激励模式是根据被激励者完成业绩目标的情况,以普通股作为长期激励形式支付给经营者的激励机制。

中级会计考试复习中级财务管理第九章 收入与分配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