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61431949

孩子早期的閱讀能力會在3~4歲的反覆閱讀中形成。如果家長能在這個階段正確的引導孩子的話,孩子就會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孩子不愛閱讀肯定是有原因的。
沒有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
如果作為父母都從來不閱讀,孩子在這樣的一個家庭氛圍裡,是很難知道閱讀為何物,更無法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孩子不認同你的教育方式
孩子對閱讀產生牴觸情緒,可能是並不認同你的教育方式。有的家長對孩子是命令式的教育方式,而孩子最反感的就是這種教育方式,因此會對閱讀產生非常大的牴觸情緒。
孩子沒有閱讀的選擇權
有的孩子並不是不喜歡看書,只是孩子還沒有找到自己喜歡看的書。可以的話,讓孩子自己挑選他想看的書。
在這個“黃金期”,家長有那些技巧可以正確引導孩子閱讀?
引導孩子思考,增強參與感
在重複朗讀可預測情節發展的書時,偶爾在關鍵的詞或句子上停下來,讓孩子說出關鍵的內容。引導孩子思考,增強孩子的參與感。
新的發現
一本書可以啟發思想,給孩子帶來新的發現,在讀完一個故事後,家長可以勻出時間與孩子討論,讓孩子去探索,幫助他通過口頭表達、協作或其他藝術表現形式來表達感受,關鍵是要用孩子願意的方式。
閱讀標記
可以在閱讀時適當做一些標記,當和孩子閱讀時,可以將值得被背下來、發人深省的句子時,做個標記,讓孩子與書有個互動。
瞭解作者
在與孩子讀書時,一定要提一下書名、作者,向孩子介紹作者的情況。
以身作則
在培養孩子閱讀這一方面,家長的以身作則非常重要。平常就多和孩子一定閱讀,並且同孩子一起大聲朗讀,和孩子一起去圖書館、書店等,建立一個閱讀氛圍,同事還可以多瞭解孩子愛看的書籍。
在孩子年幼時可以多看一些有意思有意義的兒童繪本,我之前有發過幾條關於繪本的推薦,如果還有什麼疑問歡迎私信一起討論。
一家三口組
閱讀是孩子學習重要習慣之一,一個閱讀習慣優秀的孩子,一般學習成績非常優異。而讓孩子形成閱讀好習慣,愛上閱讀,年幼的孩子的確是一個關鍵時期,抓住了這個時機,往後的閱讀習慣和學習教育將會非常輕鬆,而且孩子的長期成長也非常有利。
那麼我們可以做呢?
首先父母以身作則帶領孩子一起閱讀。我們都說言語上教育不如身體力行的教育影響要好的多,所以平時在家庭中多與孩子一起讀書,多一起交流,讓孩子感受讀書的價值,或者多陪孩子參與一些讀書活動,與那些愛閱讀的孩子在一起久了,自然就有潛在的影響,給孩子愛上學習給與了興趣。
其次是創設好的環境。在一個家庭如果一本書都沒有,或者書櫃都沒有,那麼你又怎樣讓孩子愛上讀書。所以給孩子適當的教育環境,創設的一個舒適的閱讀空間和提供足夠的書讓孩子不斷的自主探索書籍中,除去自然環境,更加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人文環境,你想一個父母從來就不去讀書,而且和朋友經常出去打牌,你想孩子會好好閱讀嗎?所以物質只是基本保證,人文環境才是最核心的,用自己的身體力行給孩子做好榜樣,自然孩子就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愛上閱讀自然就沒有問題了!!
思維數學小課堂
先曬一張我家孩子讀書的照片。
這是我家孩子今天在早教中心玩的時候拍的。我家孩子兩歲,七八個月開始親子閱讀,現在沒事就要讀書,真是讓我苦惱。
我聽過網上育兒專家說,孩子有個閱讀敏感期,但是專家也說這是在孩子三五歲的時候,我不知道我家孩子現在是不是到了這個閱讀敏感期,我休息時,都不敢在家陪他,因為他會讓我讀一天書,一直讀,出來玩時還好吧,但是看到早教中心繪本區也是走不動路,雖然自己應該是看不懂,但自己也要讀。
我覺得吧,讓年幼的孩子愛上讀書,就是一個順其自然的過程,讀著讀著,就愛上了。
十八線mama
閱讀是能夠陪伴人終身的良好習慣。對於家長來說,及時的發現孩子的閱讀敏感期並加以引導會對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般我們認為孩子是五歲左右會經歷閱讀敏感期,不過閱讀敏感期是敏感期當中非常特別的一種。因為他不像其他的敏感期是自覺自發產生的,它的出現需要特定的環境給予刺激,並且常常要依賴於其它能力的發展,例如手眼腦協調能力的發展。
基於閱讀敏感期的這些特點,我覺得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在家裡騰出一小塊地方作為閱讀角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辦法。從小讓孩子接觸書,熟悉書才能讓他有可能認識書瞭解書直至愛上讀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為孩子閱讀敏感期所做的準備應該從很早就開始了。
選擇適合孩子的書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挑選合適內容的書,對於小寶寶來說,色彩圖片豐富且有簡單故事情節的書是不錯的選擇。不過,在實踐過程當中我也發現,有的時候小孩子的興趣點和大人截然不同的。這時候就給孩子一點自主權,讓他們在這些書中選擇自己愛看的就好了。
尊重孩子閱讀的特點,引導他們讀書的興趣
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以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了對書的興趣。印象中我家寶寶幾個月的時候喜歡拿著布書翻來翻去,有時候,還要對著書咬上幾口。再大一點,她開始喜歡和大人一起讀繪本。有些她喜歡的故事可能會要求我反覆讀給她聽。
這些時候,我能夠做的就是尊重她自己的一些小習慣,並且配合她。畢竟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我想如果產生了興趣,等她到了閱讀敏感期來臨時,我們在加以引導應該會產生良好的效果。
漠小西育兒時間
只要父母肯用心,讓孩子愛上閱讀一點都不難。具體有一下幾點:
第一,家長要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的繪本和孩子一起閱讀
適齡繪本對於孩子來說是有吸引力的,加上父母的陪伴和悅耳的聲音,孩子是會很享受親子閱讀的時光的。
第二,家長要堅持陪伴孩子閱讀
幼兒的閱讀是需要父母的介入的,如果父母不能堅持,孩子也是很難養成閱讀的習慣的。
第三,家長要很用心的為孩子講讀繪本
繪本的圖片對於孩子來說吸引力有限,無法形成持續的吸引。所以,家長的講解才是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關鍵。
An媽育兒記
我自己孩子是從六七個月開始就進行親子閱讀繪本,一堅持就堅持到了現在,所以孩子的閱讀習慣是自然而然的形成,整個過程也是非常的愉快與舒適,畢竟,年幼的孩子都很享受靠在媽媽懷裡聽著媽媽緩緩講述著故事。
我有個親戚,他是在讀幼兒園的時候才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在養成孩子閱讀習慣的時候,她想了一些方法,雖然過程沒有我們這麼自然,但幸運的是還是達成了心願,最主要的還是家長自己的堅持。我有很多朋友,等孩子大了之後因為學校的壓力,強迫孩子閱讀,發現這個時候的阻力就更大了。
所以我覺得在上小學之前,在閱讀敏感期內抓住孩子的閱讀,更加事倍功半。
baby的童年足跡
謝謝!孩子的閱讀敏感期,就是孩子特別想融入成人世界的時期,我記得我孩子在上幼兒園前,以及整個幼兒時期,都是閱讀敏感期。這個時候:
1、寶寶跟著爸爸媽媽外出辦事,特別想弄清楚個所以然來。每到一個地方,都會不由自主的念讀街上的廣告標牌以及門頭,這時爸爸媽媽可要多給寶寶鼓勵!
2、年幼的孩子會對道路上的各種標誌特別感興趣。我記得我家孩子對《認標誌》這本書,特別喜歡,愛不釋手,每天都要求我讀,這本書還有這種引申,教育人們注意安全,特別好,建議先從認標誌開始閱讀;
3、父母喜歡看書,孩子也喜歡閱讀,有樣學樣呀!因此家中有個舒適的藏書、閱讀角很關鍵!
祝孩子生活學習愉快!
秦凌
世界上沒有不愛閱讀的孩子,也沒有不愛聽爸爸媽媽講故事的孩子。
當孩子的閱讀敏感期到來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耐心地陪伴孩子,及時進行親子共讀,基本上不用費什麼勁,孩子很容易就愛上閱讀了。
如果你的孩子不愛閱讀,一定是你的行為破壞了孩子對閱讀的渴望。
比如,孩子把書撕破,或者在書上亂塗亂畫的時候,你是怎麼做的呢?
給他換一本布書或者硬紙板書!
還是惡狠狠地把書從他手裡拿開?
兩種處理方式,兩種結果。
另外,在孩子想要你講故事的時候,你是否藉口很累,拒絕了呢?同樣,兩種做法,兩種結果。
MissWu育兒筆記
孩子的閱讀敏感期其實還是有很多跡象的,好多家長如果不“敏感”,往往就錯過去了。閱讀的敏感期一般在4、5歲左右,往往不會超過6歲,這個階段就是孩子在幼兒園階段。
比如老家有個孩子家裡也沒多少書,也不怎麼喜歡看書,但是幼兒園中班的時候特別喜歡翻家裡的卡片書,拉著我念上面的字,並且問,這個詞正著讀是什麼,翻過來唸又是什麼,翻過來唸肯定是很滑稽,每次我讀完,孩子就開心地哈哈笑。
這個時候就覺得孩子是對書非常感興趣的時候,我就建議家長多給孩子讀書,因為這個階段的書也不難,家長文化不高也能讀。
但是後來因為家長也沒有讀書的習慣,孩子養成了玩手機看電視的習慣,再看到孩子的時候已經上小學了,學習成績也不算好,感覺比較可惜。如果是在幼兒園的時候能養成閱讀的習慣,上小學的時候是事半功倍的。最近又送給孩子幾本,讓孩子每天看,小學時候多看書還是很快能趕上的,到初中更沒時間了。
大手拉小手的閱讀花園
沒有孩子是不愛聽故事的,在孩子年幼階段,父母持續給孩子講故事,就是培養愛閱讀的孩子是一個最基本的開始。
然後是給孩子準備書本,放在孩子靠得著的地方。讓孩子當成玩具那樣來玩,培養孩子對書本的一個興趣。
我覺得只要父母堅持親子閱讀,持續引導,孩子是會自然愛上閱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