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家長該如何處理?這3件事兒不要做

【導讀】小孩間打打鬧鬧是很平常的事兒,今天你推我一下,明天我抓你一把,畢竟年紀尚小的他們還無法完全掌控自己的行為,生活中經常能夠看到孩子們為了一點點矛盾而打得不可開交。作為父母的心頭肉看到孩子吃了虧,我們除了安撫他之外,還可以做些什麼呢?然而無論你做什麼,這3件事兒千萬不要做。

NO.1教寶寶打回去

孩子被欺負家長該如何處理?這3件事兒不要做

昨天到幼兒園接女兒,發現學校門口圍了很多人,細問其他家長才知道是兩孩子活動課間因一點小事兒發生了摩擦而大打出手。身材弱小的孩子自然討不了便宜,小臉蛋上青一道紫一道。孩子媽媽接孩子時發現自家的孩子被欺負,便怒髮衝冠教唆孩子打回去,對方家長自然不樂意,雙方家長便在幼兒園門口互懟起來。

孩子被欺負家長該如何處理?這3件事兒不要做

孩子被人欺負,作為家長自然心疼,這是情理之中的事,然而教唆孩子打回去,絕對不是明智之舉。這位媽媽不僅教唆自家孩子“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還站在孩子身邊助威,只是一種變現鼓勵孩子“以暴制暴”,打小就給孩子灌輸一種“武力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孩子將來長大後很容易變得驕縱暴躁,甚至出現暴力傾向。試想將來誰會和這樣的人交朋友呢?

NO.2找老師要說法

孩子被欺負家長該如何處理?這3件事兒不要做

很多喜歡熱鬧的家長在昨天“拉架”的過程中說道“你們兩個大人在這兒咋呼啥?孩子出了事兒不去找老師,你們在這兒掰扯得清嗎?”此語一出,立馬有人“醒悟”過來,附和道“班裡的老師都是幹什麼吃的,還能不能保證我家孩子的安全?”家長們的言辭愈加激烈,都已經上升到了“校園安全”的高度,實在讓人無語......

孩子被欺負家長該如何處理?這3件事兒不要做

小孩子間打鬧這本不可避免,即便是父母在身邊也不能保證孩子不與其他人發生磕磕絆絆,這豈非是做家長的不作為?處理事情本就該就事論事,無論哪個學校的老師,在發現孩子打人一定是先立馬制止,防止事態擴大,如果情節惡劣,相信他們會通知雙發家長事情經過並協商解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與老師”應該統一戰線,而非形成敵對關係。倘若老師的權威性被家長在孩子面前瓦解,孩子將來難保不成為一個逃課、睡覺不學無術的小混混。

NO.3找打人的孩子論理

孩子被欺負家長該如何處理?這3件事兒不要做

就昨天的事兒讓我想起了年前發生在自家身上的事兒。元宵節後我帶著孩子回老家省親,表弟家的孩子比我家女兒小一歲多,兩人剛開始兒還玩的好好的,可沒一會兒就因為一點小事兒鬧不愉快了,女兒情急之下推了表弟家的兒子一把,弟妹看到後立馬心生不悅。怒氣衝衝的質問孩子“你錯了沒?”、“當姐姐的是不是該讓著點弟弟?”只見女兒一句回應也沒有,只是一個勁兒的哭吼。那次省親自然鬧得兩家人不愉快。

孩子被欺負家長該如何處理?這3件事兒不要做

其實,孩子被欺負,家長去找打人的孩子理論在生活中理論是很常見的事兒,這樣的情況在二胎家庭中也時有發生。多數情況下,那個“犯錯誤”的孩子一般會被家長氣勢洶洶的樣子給嚇到了,都會嚎啕大哭。這種處理方式相當於是一種冷暴力,雖然作家長的沒有去數落孩子的不是,然而卻在利用自己的威嚴“逼迫”孩子就範,承認自己的錯誤!

孩子被欺負家長該如何處理?這3件事兒不要做

孩子就愛你鬧彆扭、發生摩擦,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做到公正、客觀、包容,如果情況不嚴重,家長大可以置身事外,事後在傳授孩子保護自己的技巧以及處理類似問題的方法方式。如果事態嚴重,家長也不必大動肝火,應該冷靜的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案。要知道“衝動是魔鬼”,只能讓事態更加嚴重。

各位親愛的寶爸寶媽們,家裡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發生衝突時,你們都是如何處理的呢?以上3件事兒有沒有做過呢?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