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困守孤島,沒有淡水只能喝汽油,美軍手持火焰噴射器趕到

日軍困守孤島,沒有淡水只能喝汽油,美軍手持火焰噴射器趕到!眾所周知,二戰日軍信奉武士道精神,所以他們不願意承認失敗,更不會主動投降,哪怕是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他們寧願發動自殺式進攻,也不願意投降。正是因為日軍受武士道精神的蠱惑,所以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尤其是在反攻階段,與日軍展開逐島爭奪時,更是舉步維艱!

日軍困守孤島,沒有淡水只能喝汽油,美軍手持火焰噴射器趕到

著名的硫磺島戰役,就是二戰美日雙方逐島爭奪的一場典型戰例。在1944年以前,日軍僅僅把硫磺島當做太平洋中部與南部的航空中轉基地,而且只在該島部署了少量的海軍守備部隊和少量的作戰飛機。隨著馬里亞納群島戰事不順,硫磺島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所以日軍就開始大力加強硫磺島的防禦力量。1944年3月,日軍大本營將首批4000多兵力送上了島,緊接著,5月時又將硫磺島的陸軍部隊,整編為第109師團,由陸軍中將慄林忠道擔任師團長。

日軍困守孤島,沒有淡水只能喝汽油,美軍手持火焰噴射器趕到

此後,日軍又不斷往硫磺島輸送兵力和武器裝備,到了1945年初時,硫磺島上的守島部隊已經達到了2萬多人,並且還配備了數百門各種口徑的火炮。由於此時的日軍已經完全喪失了制空權和制海權,所以在慄林忠道的建議下,放棄了硫磺島灘頭作戰,而是憑藉島上的折缽山和元山山地的有利地形,實施縱深防禦。此後日軍就按照這個防禦計劃,建成了很多地下工事,整個折缽山幾乎被掏空。其中每個工事都挖了很多出口,四通八達,僅一個暗堡就可以容納數百人。

日軍困守孤島,沒有淡水只能喝汽油,美軍手持火焰噴射器趕到

早在硫磺島戰役開始前,美軍就切斷了日軍的海上補給線,此時的硫磺島已經成為了一座孤島。硫磺島上存儲的食物和淡水有限,所以在開戰之後沒多久,硫磺島上的日軍其實就已經陷入了缺水缺糧的地步。1945年2月,硫磺島戰役打響後,日軍守島部隊司令慄林忠道,給所有參戰士兵下達了一道作戰命令,即每個士兵必須殺死兩名美軍才可以戰死。有了這道命令,日軍士兵們就更不會選擇投降了,哪怕是到了最後階段,他們仍然躲在坑道和暗堡之中,負隅頑抗!

日軍困守孤島,沒有淡水只能喝汽油,美軍手持火焰噴射器趕到

沒有食物,日軍可以忍飢挨餓,甚至以樹皮草根為生,但是沒有淡水,那絕對是無法長時間堅持的。到了最後,渴瘋了的日軍士兵們,在失去理智的情況下,只要是液體,都成為了解渴飲品,比如尿液、硫磺水、海水、汽油等等。據戰後一名倖存下來的日軍士兵回憶,當時他正躲在地下暗堡中,突然從洞口流進來了許多水,身邊的日軍士兵們高興極了。然而當他們走過去時,才發現這些水,原來是美軍倒進來的汽油。已經渴瘋了的日軍士兵們,根本就不管不顧,大家爭先恐後的搶著喝地上的汽油。而這個時候,美軍的火焰兵手持火焰噴射器趕到,直接就衝著洞口噴火了!

日軍困守孤島,沒有淡水只能喝汽油,美軍手持火焰噴射器趕到

隨著戰事的進行,硫磺島的表面陣地逐漸被美軍佔領,但是躲在地下暗堡中的日軍士兵仍在負隅頑抗,美軍為此吃了不少的苦頭。所以往洞口和通風口內倒汽油,是減少傷亡最好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