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发双燃料坦克,莱茵:将解决困扰装甲集群百年补给问题

坦克最早出现在一战,大量使用于二战。这种融合防御、攻击、速度、越野性为一体的重型武器,从二战开始至今就一直主导作陆地战场。而由上百辆坦克所组成的坦克装甲集群,以其快速的挺进速度与攻击力相互结合,配合空中战机掩护和火力支援,在陆地上更是不可阻挡,虽然有很多反坦克便携式导弹、攻击直升机、火箭弹等坦克杀手武器出现,但这些都是对付单体坦克的,根本不可能阻挡坦克集群排山倒海的推进。

中国研发双燃料坦克,莱茵:将解决困扰装甲集群百年补给问题

俄军当年核能坦克

二战时,德军中路集团军司令:冯.伦泰斯泰德元帅说过:世界上能够阻挡,坦克集群推进的只有两样东西,一是对方的坦克集群、二是油箱里的燃料。这句话的实用性,一直到今天。任何车辆、装甲车、坦克都要靠燃料才能推进,如果没有了燃料那么就是一堆废铁,而现在坦克的燃料主要是以汽油(蒸汽燃油属于汽油)和柴油两种,而坦克一次性燃油行程在350公里到400公里左右,就需要再次加油,而装甲集群挺进得越远,燃油供应问题就越大,对后勤补给就越艰巨。

中国研发双燃料坦克,莱茵:将解决困扰装甲集群百年补给问题

莱茵公司早年太阳能坦克

在上世纪80年代,俄军提出使用核能为坦克动力,而欧洲莱茵公司提出用太阳能为坦克动力,让坦克集群可以推进得更远,摆脱燃油对坦克进攻的阻碍。但是由于当时技术、环境、资金问题这一研发都没有成功。不过在最近中国再次提出了研发主战坦克新动力计划及设计模型,其设计理念就是:放弃坦克的部分防御力和滑膛炮威力,坦克主要以40吨左右中型坦克为主,改进当年莱茵公司提出的以坦克装甲平面为太阳能吸收面板,为小面积光球吸收太阳能,并可储存太阳能,动力系统燃料还可以使用燃油,让两种燃料交替混用,火控系统全自动化,武器系统由一门或两门,口径为100毫米滑膛炮组成。这样的坦克平均时速为60公里左右,但是可以在任何气候下行驶5天左右,完全摆脱燃油补给对坦克限制。

中国研发双燃料坦克,莱茵:将解决困扰装甲集群百年补给问题

双燃料坦克

莱茵公司对中国这一混装燃料主战坦克也非常感兴趣,声称:中国这一坦克射击理论,可以将坦克的装甲厚度控制在0.8到1米左右,虽然太阳能聚光球会成为坦克的主要弱点,但是其储能装置,应该可以让其保持48小时的作战状态,完全可以应付一场剧本坦克群作战。如果中国真的批量生产出这种坦克,那么其将解决困扰坦克近百年的燃料问题,而其坦克集群将主导未来陆地战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