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百米運動員和萬米運動員身形差這麼多?

jianfeng_fm


在我們看一些跑步運動員的照片後,我們不難發現,短跑運動員的身材看起來很強壯,尤其是大腿的肌肉很大塊。而長跑運動員就完全相反,長跑運動員的身材,看起來跟普通人的身材很像,除了有腹肌小腿肌肉看起來比較硬以為,還真沒什麼區別。

那麼為什麼短跑運動員和長跑運動員的身材差距會那麼大?這就涉及到肌肉的類型了!

肌肉有很多種分類,其中有一種分類就是慢肌和快肌。首先我來解釋一下慢肌和快肌的作用。

慢肌在我們進行低強度長時間的運動中會用到,所以慢肌時候低強度長時間的運動,比如長跑。而快肌就正好相反,快肌是在高強度短時間的運動中會用到,比如說衝刺跑。而快肌的肌纖維會比較多,也就是快肌比慢肌大個。

所以說,短跑運動員之所以腿部肌肉大塊,就是因為其快肌含量多,而長跑運動員就是慢肌含量多。


行走荷爾蒙丿


因為訓練目的與訓練內容的不同,造就了百米運動員和萬米運動員迥異的身形。

萬米的訓練需求

田徑比賽中,萬米跑步與百米賽跑,雖同為跑步項目,但是從能量代謝與項目需求上分析,確實非常不同的運動項目。

萬米跑步,就是10公里跑,屬於耐力項目。國際頂尖運動員完成萬米跑,大多在28分鐘以內,這樣時間維度上的運動,能量代謝幾乎都來自於有氧代謝。

因此,萬米運動員訓練的重點便是提高有氧代謝的能力。訓練內容以有氧運動為主,增肌效果有限,自然萬米運動員的肌肉量不會很高。

2017田徑世錦賽男子10000米,冠軍得主法拉赫(圖右)在訓練中。可見,法拉赫肌肉分明,只是肌肉量不多,以健美的觀點看,略顯單薄。

百米的訓練需求

相反的,百米賽跑,算得上是純正的爆發力項目。當今國際頂尖選手,都具有10秒內完賽的能力。在這個時間維度上,跑步的能量來源主要是無氧代謝中的ATP與磷酸肌酸。

這就對肌肉的爆發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於是,百米運動員的訓練就以爆發力訓練為主。爆發力訓練與增肌訓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需要舉鐵,需要增加肌肉力量。

於是,頂尖百米運動員,往往也擁有令常人羨慕的健美身材。

百米傳奇博爾特的勁爆身材

在2017田徑世錦賽男子100米決賽中,擊敗博爾特而奪冠的男人——加特林:壯如牛。

還有咱中國驕傲——蘇炳添,身材槓槓噠!

萬米運動員改變訓練內容,一樣壯壯的

萬米運動員通常肌肉不多,這是由他們的訓練需求和訓練內容決定的。

不過,當他們一旦改變了訓練需求與訓練內容,一樣成為肌肉男。

美國萬米和馬拉松好手,萊恩-海爾,在退役前後的身形比較,就是很好的說明。

萊恩身高1米78,如上圖,運動員時期體重58kg。

2016年,萊恩宣佈退役,退役後,他開始舉鐵,當他在社交媒體曬出他體重75kg的增肌成果時,粉絲們驚呆了。

關於作者

王棟 博士

美國運動醫學學院認證私人教練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生物設計博士

北京大學生物科學本科


王棟聊健身


很多喜歡看田徑運動的人可能都有一個相同的感受,那就是百米運動員和萬米運動員的身形相差是很大的。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他們身形想的差異呢?這其實是由他們參賽項目的特點和他們日常訓練的不同決定的。

  • 田徑項目需求

萬米運動員在田徑運動中,更在乎的是持久力,需要讓體力在體內長期的保存,才能得以讓自己堅持下來這一萬米。而百米運動員在田徑運動中需要的是一百米的瞬間爆發力,他不需要在身體內保存體力,只需要瞬間讓自己達到最佳狀態,完成百米衝刺。這二者是有本質區別的。

  • 肌肉訓練不同

人體內的肌肉分為慢縮肌和快縮肌,慢縮肌是人體內在有氧運動是使用的肌肉,更注重耐力。而快縮肌是負責人體一瞬間的爆發力。可以很明顯的讓人的速度有一個較快速的提升。慢縮肌是萬米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需要鍛鍊的肌肉。快縮肌則是百米運動員需要鍛鍊的肌肉。

  • 身形不同

在長期的訓練過程中,由於二者訓練的側重點不同,所以在日積月累的生活中,兩種運動員的身體會漸漸的發生變化。萬米運動員全身的肌肉比較勻稱,而百米運動員的腿部肌肉是特別發達的。這是因為百米賽跑也就是幾十秒的時間。要更多的將力量放在有爆發力的地方,所以要訓練特別容易提升速度的退步和胳膊等等。


光線醫生


人類有三種不同的肌纖維

慢縮肌 = 有氧運動使用的肌肉(5000米)

快縮肌B = 高強度,短時間的衝刺(100米)

快縮肌A = 兩者之間的過渡值(400米)

快縮肌纖維(fast twitch fiber)又稱為II型纖維、白肌纖或快解醣纖維;主要負責肌肉的爆發力,肌肉中此種纖維含量較高可以明顯地增強運動速度。

快肌纖維直徑比慢肌纖維大,含有較多的收縮蛋白,快肌纖維的肌漿網也比慢肌纖維發達

長跑運動員可能是90%的慢縮肌與10%的快縮肌,而短跑運動員恰好相反!


跑步學院


短跑運動員和長跑運動員的體型之所以差距大,其中之一是因為他們訓練的專項內容及特點導致了

肌纖維的選擇性肥大,而也正是肌纖維具有這樣的特點,所以不同項目的人會有一定體型差異。

以短跑為代表的爆發力較強的訓練項目,因為項目需要做很多速度與大強度力量訓練內容,這樣的訓練內容在身體當中會通過無氧代謝途徑提供能量,超過10秒鐘的運動項目,也會動用到酵解能系統。在這兩個系統工作情況下,

快肌纖維會優先發展。快肌纖維比慢肌纖維直徑大,含有較多收縮蛋白,較慢肌纖維肌漿網發達,一個運動單位中,肌纖維數量也多於慢肌纖維,因此快肌運動單位的收縮力量明顯大於慢肌運動單位。據上所述,由於快肌纖維的特點以及強化訓練痕跡,導致以此類專項為主的運動員運動身材肌肉較渾圓,肌肉體積也較大

以長跑尤其馬拉松跑步為代表的耐力性訓練項目,就需要以耐力為主的訓練內容,這樣的訓練內容正常情況下會更多的調動人體的有氧能系統來提供能量,有氧能系統提供能量大概能維持人體運動2-3小時,並且以脂肪、蛋白質的氧化能力為主,表現在肌肉狀態上以發展慢肌纖維為主。與快肌纖維比,慢肌纖維形態上更纖細,含有更多的線粒體,因此可以氧化脂肪和部分蛋白的能力更高更快,能夠更好地供給有氧能系統。

除此之外,優秀的運動員本身肌纖維的分佈比例就有一些差異。比如短跑強項的人快肌纖維確實比慢肌纖維分佈比例更廣,在有序訓練下,會使本來體積就大的肌纖維更加凸顯。


於梅君運動康復


也許在很多人的認知裡,認為不都是跑步麼,百米和萬米,差的無非是距離,是多跑一會、少跑一會的小問題,兩個項目之間的差異非常小。其實這是不對的,百米和萬米的差距非常的大,對於運動員來說,這是兩種不同類型的運動,百米運動員主要是要求爆發力,對身體肌肉瞬間爆發能力要求特別強,所以要求運動員肌肉的強韌度更高一些,爆發力、衝刺能力更強一些,換句話說,瞬間每一寸肌肉要承受的衝擊力是非常巨大,所以我們看到百米運動員的身形非常健美,胸部肌肉、臀部肌肉、腿部肌肉甚至臂部肌肉都非常發達,因為這一切都是為了探索人類極限而經過反覆艱苦訓練得出來的,另外百米運動員身高都比較高,畢竟身高高、步幅大,在提高步頻的話,在比賽中會佔據優勢。

現在的科普文章也說到,速度快的人,肌纖維中紅肌含量較高。紅肌與白肌的區別在於紅肌含有更高的線粒體,能提供更多ATP(三磷酸腺苷,供能的),所以紅肌多的短跑爆發力更強。白肌(ST纖維)主要是提供CP(磷酸肌酸),在耐力方面有優勢,適用中長跑項目。

此外,由於長跑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為身材相對瘦小一些的運動員,會在比賽中消耗得相對少一些,因此在耐力增強的同時,長跑運動員並不需要太大的瞬間爆發的力量,因此他們的肌肉群並不是非常發達,從外形上看人有些顯得瘦小,這是和百米運動員最顯著的區別。

總體來說,每個項目有每個項目的特點,在現代醫學非常發達、體育理論業非常發達的情況下,每一種項目都有著雄厚的紮實的科學做基礎,因此運動員身形的差異,就是項目特點的差別,是長期訓練後形成的最佳選擇。關注鑄劍足球,關注百米飛人。


鑄劍足球


大家可能也都注意到了,萬米運動員的身形普遍修長、纖細、身上完全找不到一絲多餘的贅肉不說,連多餘的肌肉都沒多少。

相比之下,百米運動員的腿部肌肉似乎普遍更加發達,而且絕大多數百米運動員的身高都不會太高。

究其原因,這和兩個項目對運動員的身體和技術要求的不同有關。

萬米屬於長跑,長跑運動員拼的是耐力,他們需要持續完成1萬米的跑動,因此,長跑運動員的日常聯繫、技術動作,大多都是為了提高運動員的耐力、體能儲備、韌性等方面進行的,畢竟這是耐力跑,沒有人可能從跑出去的第一步就像跑一百米那樣一路衝刺到最後,爆發力遠遠不如耐力在這項運動中對運動員的幫助大。

相比之下,百米對運動員的要求,跟萬米完全不同。這項運動,從開始到結束,一共也就10秒左右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並不需要考慮長距離跑動的耐力問題,但需要儘可能的提升運動員的短時爆發力,因此,百米運動員們的訓練側重點並不在耐力提升、韌性提升之類的問題,而是更多的把精力放在提升運動員的短程爆發力上面。

雖然都在田徑一個大項上,但實際上,萬米和百米,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小項,甚至很多人都說,一百米和二百米不可兼顧,原因就在於,二百米比賽會多一個彎道技術的練習,而一百米的訓練,則是在一條筆直的跑道上完成。

實際上,有這種差別很正常,項目的不同罷了。無論這名運動員參與的是什麼比賽,他都是為了自己的夢想,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的。任何項目,哪怕只是電競項目,也有超乎常人想象大量的訓練,所以每一位認真對待自己參與的項目的運動員,都很不容易,都值得我們尊敬。


快意體育


其實只有一點,就是體形大的人消耗的能量大,體型小的人消耗的能量小。你有沒有見過胖子做田徑的,當然沒有。因為每一個細胞都需要氧氣需要卡路里維持,同樣的發動機(肺)和油箱,當然是質量輕的跑得遠啦。





我的名字鄭永興


首先先從最簡單的講,就是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的區別。百米屬於無氧運動,萬米屬於有氧運動。簡單來說,有氧運動是指任何富韻律性的運動,其運動時間較長(約15分鐘或以上),運動強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75%至85%)。無氧運動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狀態下高速劇烈的運動。無氧運動大部分是負荷強度高、瞬間性強的運動,所以很難持續長時間,而且疲勞消除的時間也慢。並且在運動過程中會形成大量乳酸,需要48至72小時的恢復時間。百米需要肌肉的瞬間爆發力,而在跑萬米時,相對臃腫的身體會加大身體消耗。

然後是飲食,不同類型的運動消耗的營養也不同:

短跑是依靠極限速度和力量的項目,強度為最高,供能系統類型是磷酸+糖類,特點是短時間內能量輸出極大。長跑是依靠週期性的耐力,兼備較高速度水平,強度屬於中等,供能系統類型是糖類+遊離脂肪酸,特點是心肺氧債大,糖酵解程度很高。短跑依賴的是糖類和磷酸,所以對高營養密度的東西需要量就很大,專業短跑運動員最常吃的食物包括有雞蛋,去皮的雞肉,穀類和蔬菜等,其實也沒什麼非常特別的,只是吃法上比普通人更科學更適於輸出能量。另外短跑運動員在比賽前,會盡可能攝入碳水化合物,這樣能增加比賽前糖類在肝臟的儲存量,用於起跑的爆發性消耗。

長跑的話,這個項目的運動員在飲食上最大特點就是堅持無脂類食物,因為要維持很低的體脂率,所以不可能和普通人那樣隨便吃東西。一般長跑運動員容易缺鐵,所以動物內臟,紫菜,海帶這些含鐵比較豐富的食物就基本上是每頓都有的,雞鴨肉反而不是主要的東西;碳水化合物方面一般靠運動飲料解決,補液一般是每20分鐘補充200ml,訓練後會馬上先服用100克糖元,然後再持續服用一段時間,一般糖元的攝入標準是賽後24小時內每公斤體重補充10克。所以不同的飲食類型也造就了不同的體型。

另外長時間進行長跑運動的話會對肌肉有一定程度的消耗。職業運動員在科學的訓練計劃之中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但是大強度的訓練下肌肉消耗是避免不了的,也造成了長跑運動員的體型消瘦。


薩米先生


作為一個體育生,給你看看我們隊裡的博爾特,市運動會第三



左邊戴帽子的是我,,右邊穿衣服的是我們隊裡的傳奇,除了中間那個胖子,我們百米都能跑到十二秒左右,穿衣服的那個能跑到十一秒四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