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遲到的道歉,這並不夠

本文共計1441個字,閱讀大概需要5分鐘。

這是一個遲到的道歉。

今天(8月28日),滴滴創始人CEO程維、總裁柳青通過滴滴公眾號正式道歉,表示滴滴不再以規模和增長作為公司發展衡量尺度,而是以安全作為核心的考核指標,組織和資源全力向安全和客服體系傾斜。

滴滴遲到的道歉,這並不夠

三天前,溫州一位20歲的花季姑娘坐滴滴順風車時慘遭司機遇害,這是三個月以來滴滴順風車發生的又一起重大命案。尤其是兇手事發前一天就對另一名乘客起歹意,乘客投訴了但滴滴客服置之不理。而且在女孩朋友多次聯繫後,滴滴客服依然緩慢推諉,最終慘案發聲。事件引發全社會強烈反響。監管部門也紛紛表態,表示將嚴肅查處。

滴滴先是以公司名義道歉,並表示將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三倍賠償,遭到網友強烈批評,甚至掀起來了卸載滴滴的雲動。迫於強大的輿論壓力,滴滴順風車已經臨時下線,同時滴滴免去了相關負責人。但外界輿論仍然不依不饒,認為作為最高層和企業代言人,程維和柳青應該出面道歉。

看了全文,我點評如下:

1.姍姍來遲。事發三天舉國輿論沸騰,各監管部門紛紛表態,鬧這麼大才表態。

2.沒有提具體要承擔的責任和賠償。這對受害者家屬來說非常重要,賠三倍說法不妥,但不應迴避賠償問題。

3.價值觀並沒清晰傳達給公眾。“科技讓出行更美好”是使命,成為全球最大是願景。大家都很關心價值觀,譬如谷歌的不作惡,看完我倒是記住了滴滴的一個詞:好勝心。

4.沒有放出留言,真有自信就放出來,一開始肯定都是罵,要有這個雅量。

5.“獲得用戶認可才上線?”這句話畫蛇添足,這既不好操作,也有甩鍋給用戶之嫌。

總體還可以,這麼大的事公關處理確實不容易,也道歉和企業重大戰略調整了。但,這還不夠。

此事將對滴滴品牌、IPO乃至長遠發展都有重大影響,聽其言、觀其行吧。

你怎麼看?等你吐槽!

附道歉信全文:

過去幾天,我們的內心再一次陷入了無比的沉痛和煎熬。僅僅三個多月,在平臺進行安全整改的過程中,悲劇再一次發生,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和總裁,我們非常悲痛和自責。

儘管在逝去的生命面前,一切的言語都蒼白無力,我們還是要鄭重地向受害者,向受害者家屬,向所有人道歉。對不起,我們辜負了大家。

六年前出發的時候,我們堅定地認為可以用科技的力量讓出行更美好,但經歷的悲劇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是缺乏敬畏之心的。因為我們的無知自大,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害。我們知道,歸根結底是我們的好勝心蓋過了初心。

在短短几年裡,我們靠著激進的業務策略和資本的力量一路狂奔,來證明自己。但是今天,在逝去的生命面前,這一切虛名都失去了意義。

很多同事開始動搖,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在做正確的事,全公司開始深刻檢視甚至質疑我們的價值觀是不是正確的。大家陷入了自我審視、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情緒中。

在這悲傷的時刻,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帶領團隊去面對痛苦,承擔責任,爭分奪秒盡所有的努力去解決問題,讓初心迴歸,用這種方式表達一份哀思。

過去的幾天時間裡,團隊反覆梳理了案件的每個細節,並且深刻反思了背後的原因和管理問題,將在以下方面落實行動:

1. 滴滴不再以規模和增長作為公司發展的衡量尺度,而是以安全作為核心的考核指標,組織和資源全力向安全和客服體系傾斜;

2. 安全產品整體功能升級,優化緊急求助、行程分享等功能。對於人身安全的客服投訴問題,我們會採取三方連線撥打110的方式,確保第一時間將相關信息給到警方;

3. 順風車業務模式重新評估,在安全保護措施沒有獲得用戶認可之前,無限期下線;

4. 與公安部門深入共建用戶安全保護機制,高效響應各地公安部門的依法調證需求,並且啟動測試已開發完成的警方自助查詢系統。

雖然安全工作永無止境,雖然我們很難完全杜絕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平臺做出不法之事,但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去守護平臺上的乘客和司機,讓網約車行業的犯罪率持續降低,配合警方將所有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懇請社會各界對我們進行監督和批評,時刻鞭策我們。

在逝去的生命面前,我們沒有任何藉口,再次向所有人鄭重道歉。

程維 柳青

2018年8月28日

—END—

聚焦科技股投資、上市公司點評、跨境資產配置等新財經趨勢。每日一篇深度原創,用真正的互聯網思維解讀財經大事件。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我們努力讓您成為理財的明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