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卦|百信銀行寇冠:金融科技能否重構銀行獲客體系?

文 /汩汩噠(九卦金融圈專欄作者) 本文是九卦金融圈原創發佈。

百信銀行副行長兼CIO寇冠23日在參加新浪財經主辦的“2018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時指出,中國的金融科技,如果從投資的視角看,已經坐在了世界的“主桌”,他認為這個市場足夠大,有足夠多的需求驅動和投入,如果在金融科技核心技術和底層技術的掌控上更有獨創性,研究框架更完整,中國的金融科技將更有耐力在全世界的賽道上領跑。

九卦|百信銀行寇冠:金融科技能否重構銀行獲客體系?

寇冠認為,要考慮金融科技對自身業務發展及戰略定位所帶來的價值,要將其真正融入自身的業務體系之中,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金融科技的作用。他認為,當前對於銀行來說,最大的挑戰,是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如何通過金融科技的力量重新構建一套穩定的獲客和觸客體系。而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這些技術到底怎麼與金融業務直接結合產生作用,是其次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談到金融科技對傳統的金融業務帶來的挑戰時,寇冠指出,過去銀行多年積累的由網點和客戶經理共同構成的穩定的獲客和觸客的體系,由於金融科技的出現被徹底的打破。無論是傳統的物理網點,還是銀行的網站、APP這種虛擬網點,過去集中的空間流量都在一點點的被場景化、碎片化的流量肢解,這是典型的場景化金融所呈現出的新特徵。而當銀行苦心經營了多年的獲客體系被打破之後,接下來如何為客戶服務,如何更深度的瞭解客戶,一系列的問題也由此誕生了。

九卦|百信銀行寇冠:金融科技能否重構銀行獲客體系?

寇冠認為:“基於這種背景,金融科技對銀行最大的挑戰,不是對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這些技術到底怎麼和你的某個金融業務直接結合產生作用,而是首先考慮,我們能不能用這些技術重新構造一套在這樣一個環境下能穩定獲客和觸客的體系。”

“原來的最常見的做法是先研究客戶,覺得客戶適合這樣的產品,我們就做一個這樣的產品,然後拿著產品去找客戶。現在當我們可以利用大數據等能力的時候,我們考慮的是先獲客,把客戶先抓在手裡,通過對客戶的研究專門設計一款適合你的產品,再賣給你,這樣可能更能體現個性化。”寇冠說。

對於獲客方式,目前主要有四種類型。一種是合作賦能,比如工、農、中、建幾家大銀行和BATJ分別進行合作,利用互聯網公司的金融科技力量對自身的不足進行補充;第二種是植入場景,例如上海華瑞銀行推出的極限SDK,把銀行開到APP裡面去;第三種是把銀行服務徹底開放出來,比如浦發銀行推出的無邊界的API的銀行,凡是願意合作的就來,可以有各種各樣的形式;第四種是自建流量。

但寇冠認為,這四種方式,目前都還沒有出現現象級的業務增長態勢。尤其是當自身的獲客和觸客體系不再生效,需要在別人的場景下通過合作共同獲客時,會帶來新的挑戰。這種挑戰表現在如何通過別人的場景獲得有效的客戶數據(Know Your Customer),如何有效的識別海量的合作伙伴從而有效控制風險(Know Your Partner),聯合獲客時客戶的定義是否被改變,聯合獲客時如何運營客戶轉化客戶等。

金融和科技如何更好的融合,才能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寇冠認為,技術要實現價值,就必須把它放在有商業價值的環境中去不斷的試錯,只有這樣才能讓技術真正找到方向,自然而然的與業務進行融合。百信銀行的技術人員佔比高達70%,充分顯示了這家銀行對於科技的重視程度,他們也在不斷通過讓技術實現商業價值的實驗,快速迭代、快速試錯,使技術和業務進行融合。

在技術手段中,寇冠強調說,數據是金融科技的錨點,是最寶貴的資源,要儘可能多的積累數據,當對每個業務、每個環節都能夠進行數字化計量,會更容易看到業務的機會和價值。

九卦|百信銀行寇冠:金融科技能否重構銀行獲客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