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王-大帅张作霖(第二百六十二篇)

冯玉祥也考虑了,如果我的国民军真打败了,往后我就永远趴下了,再无出头之日了。怎么办呢?还得拉拢张作霖,心说,我得把他稳住。等有了机会,我再消灭他也不迟。他们这才叫"铁拐李把眼挤,你糊弄我,我糊弄你。"冯玉祥马上坐上专车到天津拜会张作霖。

消息传到张作霖这儿,老张非常得意:“”冯玉祥,'倒戈将军',我就知道你得得登门,沉不住气了吧,邻葛,明天老冯九点钟到曹家花园,你给我准备一下,隆重款待,越隆重越好。"

"是!"

冯玉祥到达曹家花园一看,周围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曹家花园的正门是三军仪仗队,杨宇霆参谋长代表张作霖亲自迎接冯玉祥,鼓鼓扬号,鸣鞭放炮,地下铺着猩红的地毯。当杨宇霆陪着冯玉祥步人曹家花园时,发现两旁这三军仪仗队简直出人意料。

张作霖的三军仪仗队别出心裁,他手下的仪仗队既有西洋化,又有东洋化,外加上中国土造。特别是土造的仪仗队,看着非常可笑,绢帕罩头,花里胡哨的裹腿,身穿军装,腰扎板带,身上插着两只盒子炮,手里拎着捷克造的手提式,身上还背着一巴掌宽的大片刀。这是什么打扮?好像北京天桥杂技的,又好像练魔术的演员,简直是不伦不类。

冯玉祥心里明白,张作霖表面上欢迎自己,暗地之中也打算摆个阵势示示威,能不懂吗?等进了曹家花园大客厅,张作霖一身便装在台阶上恭候,一看见冯玉祥来了,便小跑着迎上去,他比冯玉祥矮着一头还多,仰起脸来,拉着冯玉祥的手说"冯总司令,欢迎啊。你日理万机,这么忙还到天津来看我老张,足见我们哥们儿的感情深厚。此时此刻我难以表达我的心情,太好了。"

冯玉祥心里清楚,你是欢迎我吗?你恨不能把我踩死。这小个子真会演戏,真够个上等的演员了。所以冯玉祥也演戏,拉着张作霖的手不撒开啊,手握了五分钟"雨帅,我能在天津见着您,我太高兴了。我这次来,一则给雨帅问安,二则有国家大事商议,我得向你请教。"

张作霖笑着点点头,叫杨宇霆陪着步人客厅。宾主落座之后,再看茶几上,各种应时的瓜果梨桃,摆的跟鲜货床子差不多。张作霖谈笑风生,跟冯玉祥促膝谈心,留冯玉祥在这儿吃饭。

在宴席中,张作霖有意地打哑谜,问冯玉祥"冯总司令,军务重重,日理万机,能抽出空来看我,我真是感恩不尽。方才在门口你说什么?有国家大事跟我商议,这下把我搞糊涂了,我不明白。现在我张作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把吴佩孚打趴下了,把曹锟赶跑了,你的国民军已经占领了北京,我什么事都没了,我就是利用这个机会到天津散散心,看看老朋友,办点儿私事,住个三日五日的,过几天我就回奉天了,有什么国家大事好跟我商议的?您是主宰,我是客人。"

张作霖说得多好听,冯玉祥连连摆头"雨帅呀,您说错了,您的任务不但没完成,而是刚刚起步。"

"倒要请教这话什么意思?"

"雨帅,咱们把事情摊开了吧。是,按照我们的协约,您回东北,我统治中原,我的国民军占领北京。但是,连日来我感觉到我冯玉祥肩膀头太窄,我晃不开。不怕您笑话,我管理我的国民军倒行,要执掌国家大事我力不从心。唯有雨帅,能执掌权衡,扭转乾坤,要想治理这么大个国家非您莫属。因此我这次来,请雨帅赏脸,跟我同进北京,你我二人再度合作,管理国家,拯救黎民百姓。雨帅,您不能驳我的面子吧?"

张作霖听了这话简直是吃了两服槟榔顺气丸,虽然他知道冯玉祥有意给自己戴高帽,但是听着舒服"冯总司令太爱开玩笑了,谁不知道我张作霖是个大老粗,领兵打仗我有两下子,到赌局压宝我能看出点来,可管理国家大事我也是门外汉,我看你还是另请旁人吧。"

"雨帅,你要这么说我就不离开天津了,不把您接进北京,我无脸面见江东的父老,无论如何您得赏脸,专车我都给您准备好了。"

"你真叫我为难,我刚轻巧了几天,你又给我肩膀头上压上担子了。不是有那么句话'却之不恭',对不对?既然冯总司令出于挚诚,那好,我就给你打打下手吧。"其实张作霖做梦都打算进北京,故意这么说的。

冯玉祥一看目的达到了,拉住张作霖坐上专车到了北京。冯玉祥打算叫张作霖住到国民军总司令部。张作霖没答应,心说,我住到你那儿干吗呀,万一有变我往哪儿跑,不可不防。所以张作霖就说:"不,你的总司令部事情太多,往那儿一住太麻烦,我还住我的奉天会馆,每次来我都住到那儿。另外我打算趁这次机会好好休息休息,这两天脑袋疼得厉害。"冯玉祥也不便勉强。

张作霖住到奉天会馆,说脑袋疼那是放烟雾弹,他什么事儿也没有,精神透了,哪儿都不疼。就在当天晚上,张作霖马上把机要处的处长找来了"马上拍电报。命令张宗昌、李景林、郭松龄,所在军队扩大战果,继续南下,能占多少地盘尽量多占,听见没有?"

"明白!"

张作霖高兴得忘乎所以了,按他的计划,第一步已经达到目的了。下一步怎么办呢?把冯玉祥赶出北京,他独揽大权。不过,现在机会没成熟,他先命人把张学良给找来了。

等张学良站到父亲面前领命的时候,张作霖倒背着双手,遛了几圈,面沉似水,干什么呢?慈母严父,他故意装的样子:"小六子,你跟郭松龄九门口一战打得挺漂亮。"

"爹过奖了。"

"不是夸奖,大实话,看到你有出息,当爹的也高兴。不过小子我告诉你,你不要乐得太早,现在跟乱麻一样,咱得理出个头儿来,将来这天下就是咱爷们儿的,我能活几天?我一旦不在了,就由你来继承,因此你脑袋里要多有根弦,你懂吗?"

"明白。"

"要说的话太多了,时间有限,仅问你一样事,你现在手里掌握着多少枪杆子?有多少人马?"

"爹,进关之后,我的第三军经过不断扩充,现在人马已经超过八万。"

"应当争取十万,听见没有?咱不怕多,越多越好。郭松龄干什么呢?"

"按您的指示驻扎在山海关。"

"那就对了,我命令你抽出身子来搬到北京。"

"什么时候?"

"现在,你不能一个人来,这样吧,抽出三万人岛守住天津和北京,我委任你为京津地区司令长官,你马上领着一个军六个旅进驻北京南苑兵营,随时听候调遣。另外,装备要精良,子弹要充足,以备不时之需。"

"爹,您的意思是还有大仗?"

"咱是干什么的?耍枪杆子出身的,一天不打仗咱就觉得没意思,我没说嘛,以备不时之需,你知道什么时候用上,精神着点儿,明白吗?"

明白!"

"先去准备吧!"

张学良立刻闻风而动,率领大军进驻南苑兵营。也就是说北京有两个军头儿一个是张学良领导的奉军,一个是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力量达到均衡,张作霖这心里才落地。把这些事情安排完了,张作霖身穿便装出了奉天会馆的后门,领着杨宇霆,带着贴身保镖,神不知鬼不觉地去拜会段祺瑞。

现在段祺瑞也在北京安福胡同住,这是安福系的领袖。虽然说跟张作霖打过一次仗,两个人结下了仇恨,可后来又化解了,现在又恢复了老感情,仍然是知心的朋友。当然,所谓知心也无非是互相利用而已。

张作霖见着段祺瑞,把门关上,两个人彻夜长谈,谁也不知他们谈了什么,一直达到目的,张作霖坐上车子回到奉天会馆休息。没过几天,张作霖把底摸清了,闹了半天,冯玉祥表面上拉住张作霖,让他共同执掌北京政权,实则不然,冯玉祥已经派特使赶奔广东护法军政府,聘请孙中山北上,拥护孙中山主持全国大计。

对此,张作霖十分不满,心说,冯玉祥,你这是变的什么戏法,一手拉住我,一手请孙大炮来掌政,哪有那便宜事?有我老张在这儿坐镇,他孙中山算个什么?他憋了一肚子火。又过了两天,冯玉祥主持召开了一次最重要的政治会议,请张作霖也参加,参加这个会的还有杨宇霆,高级参谋,另外冯玉祥带来他的高级助手副司令胡景翼和孙岳,张学良属于列席。表面上谈笑风生,等会议开始,冯玉祥首先发言,当然说得非常婉转,非常客气。

首先他说"我们大家研究一下,现在战争结束了。我们中国乌七八糟,四分五裂,要想把中国统一,必须找出一个人执掌国家大事,大家充分发言,看由谁来出任国家的领导?谁做这大总统合适?"说完了,冯玉祥不言语了,用眼睛打量与会者。

张作霖低着头,右手捋着小胡子,小眼睛眨巴眨巴的,一言没发。坐在他身边的杨宇霆说话了"方才冯总司令所说的至关重要,本人赞成。不过我有一事不明,要当众领教。"

冯玉祥知道,杨宇霆就是张作霖,他说话就代表张作霖了。

"杨总参谋长,有话您就请讲吧,今天咱们有什么说什么,把心窝的话全端出来。"

"那我就说了,我听说在冯总司令掌握北京大权之后,曾经有意请段公祺瑞出山,有这件事吧?"

"有,我跟段祺瑞打过交道,我们也通过信息。"

"我觉着主持国家大计者非段公莫属,各位说呢?虽然过去我们跟段公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但是那是为了公事,作为个人我们谁也不亏淮,谁也不欠谁,有道是'不打不相交'嘛,过去的事情就叫它过去了,现在还应当请段公出山。大家知道,段祺瑞三次出任国务总理,对管理国家有一定的经验,而且跟咱们两家比较熟悉,咱办什么事情也顺手。我的意思嘛,还是由段公出任大总统。不知道各位意下如何呢?"

胡景翼说话了。胡景翼是冯玉祥的头一个大谋士,是国民军的副总司令。胡景翼一笑"是啊,方才杨总参谋长所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本人以为,段公临时掌握政权还可以,要长期就不那么合适了。大家不要忘了,正是段公三次出任国务总理,才使我们这个国家乌七八糟,段公毫无建树,民怨沸腾,就是有些洋人,我们的外国朋友对他也极为不满。如果此公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我看不妥。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意见,不代表大家。"

孙岳发言,跟胡景翼所说没什么区别,反对段祺瑞出任大总统。最后冯玉祥问张作霖"雨帅,您的意思呢?"

张作霖把头抬了起来,往左看看,往右看看"我也说两句?"

"当然了,您是一字千金,只有您说话才最有分量。"

"别给我戴高帽了,好了,那我就说几句。首先我有个建议,在我们的谈判桌上也好,在会议桌上也好,咱别兜圈子,我这个人快人快语,反对咬文嚼字的,说废话有什么用?干脆开门见山,单刀直人。请问冯总司令既然你们反对段祺瑞出任国家最高元首,那么你们一定有合适的人选了?请把这人指出来吧,是谁?"

冯玉祥刚一愣,张作霖乐了"我替你说,是孙中山,对吗?我听说冯总司令派了专使赶奔广州,跟孙中山暗中接洽,想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国家大计,有这事吧?"

冯玉祥一看,张作霖了解的情况比自己还清楚,不能隐瞒了。

冯玉祥点头"雨帅所说不假,本人的确有这意思,但是我把话说清楚,为什么请孙先生?我们在座的诸公都知道,当今中国第一伟人就是孙先生。孙先生提倡的三民主义博得全国的拥护,孙先生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我们在座的哪一位能超得过孙先生的威望?所以,由他来主持国家大计,我认为是最理想的。"

"雨帅,您说呢?"

"冯总司令,你要这么说我有不同的看法。是,孙中山威望高,影响大。不但中国人知道他,连洋人也崇拜他,这一点我没有异议。孙先生主张的三民主义,我虽然不了解,但我觉着也不错,本人也不反对。最近我却听说孙中山又跟俄国勾搭,从俄国引进来什么理论,主张什么'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对此,我持反对的态度。为什么要联俄、联共?从这一点上就跟我们在座的水火不容。"

最后张作霖说"你请孙中山主持国家大计,他有什么本钱?请问他有几支枪?有多少人马?我们在北方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自己不坐,把他请来坐现成的,能叫人心甘情愿吗?他伸着嘴巴就吃现成的,'牛打江山,马坐殿',我不同意。"

张作霖说到激动之处连拍桌子再跺脚。全场沉默了能有三四分钟,冯玉祥心说,张作霖张小个子,你就是个土匪,你什么都不是,你太自私,你根本就不了解孙中山先生,你也不了解什么叫三民主义,你更不懂什么叫"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有心跟他讲理,又一想没那个必要,张作霖在盛怒之下,自己要这么一辩护,非闹僵了不可,到时候下不了台。

冯玉祥把火气压了压,最后一笑"雨帅,我看这样吧,你也别发脾气。今天咱们是开会,开会就是各抒己见谈自己的看法。这次咱们意见没统一,还有下一次嘛。都有权反对孙中山,话又说回来,也都有权反对段祺瑞,是吧?最后,咱们还要达到统一。我看这样吧,今天会议结束,改日咱们再接着谈。"

张作霖寸步不让,把帽子一摔"冯总司令,我是急性子,什么事情咱就定下来,拖泥带水我受不了,下次谈我看也没什么结果。方才我说了,我坚决反对孙中山主持国家大计,我更反对什么三大政策,我就是同意段祺瑞主持国家大计,你开一百次会我也坚持到底。你们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如果咱们实在说不到一块儿,好办,邻葛,传我的命令,让奉军退出中原,回咱们东北。"

其实张作霖能撤兵吗?他说撤兵就是进兵,回东北就是不回东北,说不打仗就是要打仗。张作霖就是这么个人,冯玉祥很清楚。最后冯玉祥实在没有办法,为了顾全大局,只好让步。张作霖说了算,没让孙先生出任国家最高元首。相反,拥护段祺瑞为中华民国大执政。其实大执政就是变相大总统,只是名号不同而已。

段祺瑞出任大执政了,实质上受张作霖的操纵,人们看得清楚,在大执政的背后还有一个张太上皇。当时那些人,溜须拍马的太多了,别的能耐没有,这个溜须拍马他们都会。他们一看老张家执掌北京大权,老段家唱前脸,老张家在后头操纵,这两家都不能得罪。看来那个冯玉祥什么也不是,处处他都得让步,腰杆儿还是软。

喜欢本文的书友们,请关注小编,为本文点赞、收藏、转发,多谢各位书友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