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中的慎獨是什麼意思?

Moon月牙兒


中華民族擁有上下五千年文化,其中受儒學影響較深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被我們稱之為國學。國學包含甚多、意蘊豐富。那麼今天我們來看看國學中的慎獨是什麼意思?

一、書中的慎獨。

慎獨最早見於《禮記·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思就是正確的原則是不能違背的,如果是可以違背的原則,那就不是真正正確的。所以君子在聽不見看不見的地方仍注意不該看的不看,不該聽的不聽。所以君子無論在何時,都會非常慎重的對待他自己的每一個心念言動。

有一個暮夜卻金的故事。講的是東漢時期,有人有人夜懷十金來見太守楊震,並說,此時夜暮無知者,楊震卻說“此事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楊震所言,正是對慎獨的詮釋。

天知、神知、你知、我知,還叫“無知者”?難道只有眾所周知才叫“知”?所謂“夜幕無知者”,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楊震能在夜幕中,利誘下如此反駁,可見其慎獨精神足以成為廉潔自律的典範。

二、通俗的慎獨。

“慎”就是指謹慎、慎重,一個人無論有多大的能耐,不管在什麼場合、什麼時間,為人處事要低調,要處處謹慎,不能太過於張揚。“獨”就是指獨自一個人相處,一個人獨自完成既定的事情。

慎獨,是一個人的修身之法。

人在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是考驗個人自制力和自身能否克服困難的時候,也是最容易放飛自我的時候。但是並沒有因為旁邊沒有人監督和催促,自己就為所欲為,做出違背初心的事,此為慎獨。

大多數人未能達到慎獨的境界,其實是惰性作祟。

學生時代的我們,總是缺少自我督促的能力,手頭的作業要老師再三催促才能完成,課堂上哪怕是老師背過身寫板書的功夫,下面的學生也會趁機“交流感情”,這才會有了那麼多班主任趴窗戶的生動例子。當然,有的是聽話自覺的學生,無論老師在與不在,他們總是在安靜的學習,主動的完成作業,這是在學生時代達到慎獨的人。

工作之後,有趁老闆不注意而偷懶的下屬,自然也有兢兢業業,克以奉公的員工,他們極其認真的對待工作,不諂媚,不在同事面前顯擺,不在老闆身後偷懶,這便是工作中達到慎獨的人。

人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境遇,一時能夠從始至終嚴格要求自己,一直遵從初心的人才真正達到慎獨的境界。

慎獨,是一個人的入德之方。

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惡魔,平時會隱藏得很好,在沒人的時候可能就把它放了出來。

比如,一個人平時的行為舉止很得體,講衛生、有禮貌,但是在一個沒人看見的角落吐痰、扔垃圾;人前的時候熱情大方,對待每個人都笑臉相迎,人後卻詆譭謾罵,挑撥離間,明裡一套暗裡一套,陽奉陰違。

獨處一個私人環境,最容易暴露本性。要自覺地嚴於律己,謹慎地對待自己的所有想法和行為,能夠抑制有違道德常理的思想和行為的發生,此為慎獨。

三、實用的慎獨。

 我們之所以說“慎獨”自古以來就受到德育思想家們的重視,是因為它作為“入德之方”,在人們的修身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朱熹曾經說:“君子慎其獨,非特顯明之處是如此,雖至微至隱、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只在人人所見的地方謹慎的做事,注意自己的行為是欺騙別人、欺騙自己的行為,只有在至微至隱之處仍能保持慎重才謂慎獨。

孔夫子有言:“吾日三省吾身”,人要時常反省自我,才能瞭解自我,掌握自我。

作為入德之方,慎獨有利於增強道德本身在修身中的真誠性,有利於提高道德本身修身的自覺性,同時,慎獨有利於幫助道德本身在修身過程中掌握自己。

“自信平生無愧事,死後方敢對青天”,人生漫漫,繁華熱鬧總如煙花般燦爛卻短暫,更多的時候是處於寂寞孤獨的環境,而在孤獨的時候,更需要要求自己,不失行為規範,正所謂“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從入學堂開始,老師就以“成才必須先學做人”來警示學生,慎獨,正是做人的原則,是修身的最高境界,也是立德的最高境界,應終身追求銘記,更重要的施行。


有書快看




“慎獨”一詞出自《大學》。

把這個詞拆開來分析,“慎”就是謹慎、慎重,就是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個人無論有多大能耐,不管在什麼場合和時間,行事要低調,要處處戒備,不能過於張揚。

“獨”就是獨自一個人相處,一個人獨自完成既定的事情。

“慎獨”的意思就是說,在一個人獨處時,是考驗個人自制力和克服困難的時候,不要因為旁邊沒有人監督和催促,自己就可以為所欲為,做出違背道德和初心的事。要麼,懶惰思想打敗了行動能力,變成偷懶者,得過且過,對自己的目標視而不見。心裡認為反正又沒有人看到。其實,人做事天在看。

“慎獨”說到底,是一種自我修為境界。知道自己從哪裡來,能幹什麼,要到哪裡去?

並且,會持之以恆堅持下去。就像一條小河,曲折迂迴,要穿過無數障礙,目標是奔向大海。

我們陝西著名作家陳忠實先生很喜歡“慎獨”這個詞語,在中篇小說《藍袍先生》中,借主人公之口多次提到“慎獨”,並且當做左右銘,可以看作是陳忠實先生思想的自然流露。


鴻鵠迎罡


這個問題的措詞有點彆扭!

這個問題的措詞有點彆扭!

慎獨這個概念,可以說是中國傳統讀書人很重視的一種做人品德,說成是國學中的慎獨,又好像吹噓得過大了。就好比,那些孝、悌、忠、義、禮、義、仁、智等德行,也不好說成是國學中的甚麼東西。

儒家經典《大學》,原本是五經之中《禮記》的其中一篇文章,後來南宋大儒朱熹(1130-1200)把《禮記》中的《大學》和《中庸》兩篇文章獨立出來,與紀錄孔子言論的《論語》和孟軻的《孟子》(孟子,作為對人的稱呼略等於孟先生,又是一位孟先生孟軻作品集的書名)合成來,稱為「四書」。「四書」和「五經」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


何謂「慎獨」?

《大學》有所謂:「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於是這個「君子慎其獨」就成為後世的常用諺語。

何謂「慎獨」?慎是小心謹慎,隨時戒備以預防自己做錯事,並且經常存心誠實。獨是一個人自己獨處的時候,或者獨自行事而旁人並不知曉。

慎獨就是指自己一人獨處也要謹慎誠實,不肯自欺欺人,所以又有所謂「君子不欺暗室」。我們讀古文時見到君子兩字,較多解作有德行的人,但有些時候僅指地位比較高的大人物。暗室指光線不足、比較黑暗的小房間,引伸為沒有人知道的隱密地方或事情。品德有大缺憾的人常會覺得,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做了壞事也不怕被旁人知曉。但是儒家對君子的其中一個要求是:自己一個人獨處時,也要跟任何時候保持誠實不欺的美德。


[潘國森],已刊行單行本30餘本,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研究者,精通金學,認為傳統文化對現代人的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和指導作用。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並與我溝通交流。


潘先森說


問題好答,故事難講。

先說問題。

“慎獨”一詞,最早見於《大學》、《中庸》。是指獨處無人察覺之時,仍需謹慎的讓自己的行為合乎一定的道德標準。這也是儒家傳統的道德修養要求。朱熹在《四書集註》中解釋“慎獨”為:

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

再講故事。

古代很多飽學之士都能夠堅守“慎獨”的要求,比如清代的曾國藩。大部分人都是能夠遵守“慎獨”要求的原意而已。

但我今天想給大家介紹一個把“慎獨”原則貫徹到了世界觀層面的牛人——劉宗周。他是明末著名的思想家,萬曆朝的進士,官至左都御史。後因觸怒崇禎皇帝被罷官。後世聞名的黃宗羲,是他的學生。在當時還是很厲害的一個人。

“慎獨”在他的世界裡是個什麼地位呢?萬物之本!他說:

獨者,物之本也。……毒之外別無體,慎獨之外別無功夫。

獨,是萬物之本源,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稱之為“獨”,是因為唯一性與至上性。劉宗周本人稱之為“獨體”。

為使“獨體”不受外界干擾,就必須要“慎獨”。在這件事情上,他的要求比朱熹、陽明更進一步。朱熹陽明至少還說在惡念產生之時,就要用存理滅欲或者致良知的方法去消滅惡念。但劉宗周認為“獨體”是至善無惡的,根本不能等有了惡念再去檢查克服,那樣等於馬後炮。劉宗周認為要在惡念產生之前就以“慎獨”的功夫消滅之,防患於未然。他說:

慎獨之功,只向本心呈露處隨時體認去……

說到這裡,是不是大夥兒覺得這劉宗周的“慎獨”功夫有點怪?惡念未起,你拿什麼防患於未然?

實際上,劉宗周的這套“慎獨”理論,是針對當時王陽明心學盛行之時的一些弊端而去的。當時心學盛行,是因為它的修養功夫比較簡易,大家都可以很容易的掌握。但弊端就是,心學更注重體悟,疏於修養。

換句話說就是,我知道什麼是對,但我不那麼做。

當時很多人就是那樣,明末時期社會動盪,很多士大夫都口頭擁護道德原則,而實際上各行其是,陽奉陰違者有之,敷衍應付者有之。劉宗周對這種風氣很是痛恨,所以才針對性的提出了慎獨的理論。

說回到“慎獨”這個詞本身,當今社會也存在著表面仁義道德,背後男盜女娼的現象。古代是因為這仁義道德是升官發財之路,你不尊仁義,不守道德,是會被抽筋剝皮的。

而現代社會正在朝著多元化價值取向發展,那些“人前人,背後鬼”的人,除了利益使然之外,最多的就是迷茫了吧。

而“慎獨”思想,是管不了利益驅動的“陽奉陰違”的,他能幫助的,主要是那些迷茫的人。

當你不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只知道自己不喜歡現在的樣子的時候,你就需要慎獨的幫忙了。

現代的多元價值取向決定了你有很多的選擇權,不用必須遵循哪一個“應該”的道德準則。在這個提倡個性的時代,只要你不是反社會、反人類人格,基本上都能找到自己心之所向的工作和生活。

所以在這個層面上,“獨”,其實就是找到自己,而“慎獨”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你想要成為的自己。


東方國學


“慎獨”是一種修為境界,是個人風範的最高境界。一般可以理解為“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苟”。

我們一起來看幾個小例子。在人潮擁擠的街頭,我們撿到了一部手機,周圍人來人往,大部分人會選擇尋找失主或者把手機上交警察;可是如果是在一個小衚衕呢?中午大家都在午休,周圍空無一人,也沒有監控,這時候撿到一部手機,一劃動發現還沒有密碼,你是不是還會選擇把手機交還失主呢?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你依然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尋找失主,那就是做到了“慎獨”!

在景區,周圍都是遊客,我們會把垃圾拿在手裡,直到找到垃圾桶;可是如果是在鄉間度假,來來往往人很少,你是不是會把垃圾隨手丟進小池塘或者塞到石縫中呢?如果你依然堅持把垃圾丟進垃圾桶,那恭喜,你是一個真正慎獨的人!勿以惡小而為之,哪怕周圍沒有人看見,沒有人指責。

我們生活在社會中,希望自己在別人眼中是好的,甚至是完美的,我們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可和讚揚,這是人之為人的心理需求。我們會為了別人的認可去做一些事情,比如拾金不昧,比如保護環境。這時候,社會上的其他人就變成了我們的行為“監督員”,我們的好是在他們的監督之下而來的。

可是當我們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呢?沒有了監督,沒有了別人的眼光,我們是不是能用同樣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呢?還是任由心裡的小惡魔橫行霸道呢?不為外物所左右,牢牢堅守自己的道德準則,這就是“慎獨”對於我們的意義。


三聯中讀


我淺見:

慎獨出自《禮記》

一共有四處提出慎其獨:

1、《禮記·禮器》

原文:

……

禮之以少為貴者,以其內心者也。德產之致也精微,觀天下之物無可以稱其德者,如此則得不以少為貴乎?是故君子慎其獨也。

……

楊天宇《禮記譯註》:行禮以禮物少為貴的,是因為這樣可以體現崇尚內心的德。德的產生細密而又精微,統觀天下的萬物,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與內心的德相媲美,這樣能不以少為貴嗎?因此君子行禮謹慎的以少物來體現德。

其中的慎獨是:謹慎的以少物來體現德,慎是謹慎,獨是少的意思。

我覺得:獨是心內自覺自有的德,慎獨:慎重認真禮敬的對待自己心內自覺自有的德。或理解為使其獨慎,使自己對內心自覺自有的德誠敬。

2、《禮記·中庸》

原文:

……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

楊天宇《禮記譯註》:天所賦予人的就叫做性,循環而行就叫做道,使人修養道就叫做教。道,一會兒也不可以離開,可以離開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沒有人看見的時候也謹慎守道,在沒有人知道的時候也生怕離道,即使在隱蔽之處,或在細微的事情上,也沒有離道的表現,所以君子在獨自一人的時候也十分謹慎。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就叫做中,表現出來而都符合節度就叫做和。中,是天下各種感情和道理的本源;和,是天下一切事物的通理。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間一切事物的位置就擺正了,萬物都生長繁育了。

其中慎獨是:獨自一人的時候也十分謹慎,慎是謹慎,獨是獨自一人。

我覺得:獨是心內自覺自有的道,慎獨:小心慎重用心的保有自己心內自覺自有的道。或理解為使其獨慎,使自己對心內自覺自有的道重視。

3、4、《禮記·大學》

原文:

……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

楊天宇《禮記譯註》:所謂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就是不要自欺。如同厭惡惡臭,如同喜好女色,這就叫做自求快意滿足。因此君子必須在獨處的時候也十分謹慎。小人獨處的時候做不好的事,無所不為,見到君子而後躲躲藏藏的掩飾自己的壞處而炫耀自己的好處。可是別人看他,如同看透了他的肺肝那樣,他這樣做又有什麼好處!這就叫做有真實的意念在內,就會顯露在外,因此君子必須在獨處的時候十分謹慎。曾子說:“獨處的時候也要像有好多眼睛看著,好多手指指著那樣,多麼嚴厲可畏啊!”財富可以裝飾房屋,德行可以美化自身,心胸寬廣才能身體安舒,因此君子必須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其中慎獨兩處都是:君子必須在獨處的時候也十分謹慎,慎是謹慎,獨是獨處。

我覺得:頭一個獨是心內自覺自有的念頭,慎獨:仔細約束、審慎對待自己心內自覺自有的念頭,使意念真誠,不自欺。對待自己也要真實誠懇。或理解為使其獨慎,使自己對心內自覺自有的念頭審慎不自欺。

第二個獨是心內自覺自有的真誠善意,慎獨:仔細保有自己心內自覺自有的真誠善意。或理解為使其獨慎,使自己對心內自覺自有的意念坦蕩誠懇。

龔建平所著《意義的生成與實現》《禮記》哲學思想中提出慎獨:

新儒家學派的大家之一徐復觀先生講:心性之學的特徵就是把外在世界的外在性完全消融掉而僅強調道德主體性。心因生理慾望的乘機竊發而易於遷移,這樣,為使與相接之心,不被生理慾望所遷移,便須在由心所發之意的地方做一番誠的功夫。當然,導致心之遷移的原因可能不止生理慾望。慎獨就是在誠意環節中。

禮記中提出慎獨的《中庸》、《大學》都突出了修身的意義,並且身心關係問題上對心靈主宰的強調使修身不可避免的進入到只屬於個我的心靈裡。如《大學》直接提出:“欲修其身,先正其心。”修身有其雙重性,一方面求之社會化的禮儀,另一方面,又求之於心靈的自覺。

慎獨之慎,鄭玄《禮器注》解之為誠,慎其獨為誠其獨,故慎獨為誠獨。孔穎達解慎為謹,即《中庸》之戒慎。按《爾雅·釋詁》雲:慎,誠也。後人多以鄭說為是。慎獨之獨,傳統的說法是把獨理解為獨處,慎獨即為慎其獨處時。但是龔建平先生有不同意見,將獨分為身獨和心獨。梁漱溟先生就意識到傳統對慎獨理解不足,所以他說:“慎者,宇宙生命的不懈;獨者,宇宙生命的無對。避免片面理解獨為身獨的可能,是包括心獨的。儒家的獨也是我與萬物的意義為一的無對的獨。

因此我所理解的慎獨:

慎即是慎重約束、誠心恭敬、坦蕩誠懇、不自欺、嚴肅對待,獨即是心內自覺自有的一切意識,慎獨:慎重誠心對待心內自覺自有的一切意識。或解釋為:使獨慎,即使心內自覺自有的一切意識真誠恭敬符合大道。我傾向於後者。

另:

將慎理解為謹慎,我的不同意見是:君子本色已經是心內自覺自有的一切意識都符合大道了,這表現出來已經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何必又特別強調獨處要謹慎呢?所以慎應該不止於謹慎而已。


費燈照夜


慎獨是儒家道德修養的術語。最早由孔子的孫子子思提出,意思是在無人監督的閒居獨處之時,對自己的行為要更加謹慎,自覺遵循儒家的倫理道德準則。在儒家的經典《大學》和《中庸》中都提到過慎獨。

《大學》說:“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意思是,一個人內心真實的想法和狀態,總是會表現出來的,所以君子要謹慎其人所不見的內心。這裡的“獨”是內心人所不知的念頭。宋代朱熹從理學的觀點對此進行發揮,認為在對待惟己所知而不為人所知的細微之事上,要謹慎不苟,這樣才能“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離於須臾之頃也”,“遏人慾於將萌而不使其滋長於隱微之中”。他把慎獨作為“存天理、遏人慾”的重要方法。

《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漢代經學大師鄭玄註釋說:“慎獨者,慎其閒居之所為。”鄭玄的註解強調平時閒居的修養功夫。但《中庸》的本義其實很明顯,和《大學》講的意思是一致的,即要格外注意自己的內心,人的內心對於他人來說是隱微之處,但越是沒有人看得見,沒有外在的監督,就越是要依靠道德修養的自覺和自律。《中庸》裡的慎獨成了宋儒主敬說的理論基礎。明末劉宗周之學“以慎獨為宗”,以為“獨此物之本,而慎獨者物格之始事也”。

慎獨是儒家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修身方法,對中國人的精神品格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雕刻歷史


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們現在一般把孔子看作是位知識分子,把《大學》看作是某種知識:孔子的學問。

這,其實是對孔子天大的誤解!

我們在前文中,給大家介紹過:

《大學》,是一部“動態入定”的教科書

孔子,是一位傳授“動態入定”的教練

“動態入定”

通俗的說,是種心智功夫:讓人在日常的生活,進入一種類似佛教“入定”的心智狀態。

人,為什麼要“動態入定”呢?

這是因為,一個人進入“動態入定”的狀態後,就能達到孔子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王陽明說的“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生命境界。

這種生命境界,從某種角度來看,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目的所在,《大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指的就是為了進入這種生命境界。

孔子到了70歲才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生命境界,所以,看不出什麼人生成就。

而王陽明則不然,他在龍城頓悟之後,達到了“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的生命境界。從此之後,不論是在官場,還是戰場,王陽明幾乎戰無不勝,成為了人生的大贏家。

所以,“動態入定”這種心智功夫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是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

……

那麼,我們今天應該怎麼學習“動態入定”呢?

就像學習武功一樣,需要三樣東西,才能學會武功。

第一樣,是武功的功法,這門功夫的基本原理、組成、過程是怎麼回事。

第二樣,是用法練法,這門功夫的使用套路是什麼,其中基本功的練法是什麼。

第三樣,也是最為重要的,心法。有了心法才能把功法與用法練成武功。

《大學》“動態入定”,從原理、過程,到過程中每個步驟的具體方法。

儒家“六藝”中的“禮”《大學》用法。“六藝”“樂、射、御、書、數”

《大學》練法

沒有心法《大學》只是一種孔子學問的知識,“六藝”也只是一些形式。

那麼,把【孔子學問】練成【心智功夫】的心法是什麼呢?

慎獨

是把【孔子學問】練成【心智功夫】的心法!

那麼,究竟什麼是“慎獨”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進入“動態入定”後,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智狀態?

這種狀態在《大學》中有非常詳細的描述:

"……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也就是說,人一旦進入“動態入定”的狀態,身心就會沒有忿懥、沒有恐懼、沒有好樂,沒有憂患。是一種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的意不動心不動的心智狀態。

進入“動態入定”狀態的方法就是《大學》中的正心誠意、格物致知”

一個人從平常的心智狀態進入“動態入定”的心智狀態,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你把孔子所有的書都倒背如流,講得頭頭是道也進不了這種心智狀態。

要進入“動態入定”的心智狀態,就必須在意識清醒的時候,時時刻刻運用“正心誠意、格物致知”的方法,感知自己的心智系統、調整自己的心智狀態。如此,假以時日,才有可能逐步進入“動態入定”的心智狀態。

這種時時刻刻運用“正心誠意、格物致知”感知自己的心智系統調整自己心智狀態的,就是“慎獨”

要真正學儒,功夫全在於“慎獨”。真正學儒的人都自稱“慎獨之人”,就是這個道理。

韓愈在《答李翊書》中有一段是描寫慎獨

中樣子的,“……處若亡,行若遺,儼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心智玩家:還原人類源頭文化、揭秘重疊結構世界、體驗心智系統轉換


心智玩家


先說答案。

慎獨的意思不是說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要謹慎小心自己的行為,而是說:

以專一之心境合道守德。

出處

慎獨,語出《禮記·中庸》: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慎獨

慎獨,並不是說做一個君子,就是謹小慎微,小心翼翼,一副擔驚受怕,唯唯諾諾的樣子,而是說君子需要警惕那些自己未曾見聞的事物和變化。

因為天有天命,時有窮通。只知天命,不察時變,依然不能夠通達於天地之間。


中庸

我們華夏的文化,從伏羲開始,始終是經世致用的。

儒家的中庸,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致中和,合於道,謂之中;行於德,謂之和。人合於道德,謂之致中和。

中庸,說的是一切人之所為,皆應符合那些合於天道的人倫之道,都應踐行那些合乎天道的人倫之德為,而不是簡單的不偏不倚於私人所立的所謂標準。

中庸不是目的,是手段,是為了通過教化人們,使人們尊道貴德,從而過上美好的生活。

那麼如何致中和呢?

在《中庸》的開頭,我們前文摘錄的那幾句話,講述了致中和的道理。

解釋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萬物被)天地自然賦予的使命稱之為(萬物之)性,按照(萬物)自然之性(生長化成)稱之為道,學習這樣(天地自然)的道稱之為教。

這裡要指出的是,所謂的教,只有學習天倫法則,學習那些效法天倫的人倫之道的,才能稱之為教,那些學習妄人私立之道的,不能稱為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對萬物而言)道,不可片刻與之分離(,否則必然失去天性,失去天命,戕害自身),那些可以與之分離(也沒有危害)的不是(萬物天然之)道。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因此君子警惕、謹慎於所未得見、所未曾聞的(事物、變化啊)。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那些隱藏的事物不可見,那些微末的事物未曾顯現,(這會對對君子對道的判斷產生干擾,)因而君子謹慎的專守其(懂得的)道(,而在學習之後再去遵守其他的道德)。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打個比方,)喜怒哀樂(的情緒)尚在醞釀未曾表現,便是(情緒的)“中”;

喜怒哀樂(的情緒)爆發出來而符合(導致其發生的情狀),便是(情緒的)“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也就是說)“中”是,天下的根本(,也就是‘道’);“和”,說的是天下如何去抵達“道”(,也就是‘德’)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致中和(尊道貴德),天地各具其位,萬物得以自然而然的生長化成。




平凡2850


最近正在修煉慎獨,對慎獨兩個字的領悟日漸加深。總體來說,慎獨有三層意思。

第一,人前嚴格要求自己

這是最基本的標準,即使我們不追求慎獨,我們在與人溝通、日常行為處事的時候也要向別人展現最好的自己。比如你去參加一個活動,不管是什麼樣的活動,我們要能做到基本的事項,比如穿戴整齊,在形象上給人美好的第一印象,這是我們自己可控的。

在說話的時候、做承諾的時候、溝通匯報的時候言之有理不說空話,言之有物不說虛話,讓“別人”看我們的時候認為我們是一個“靠譜”的人。

第二,獨處時嚴格要求自己

有句話說,想看一個人怎樣,就看他獨處時如何。網上傳一個段子,很多男神女神在外面都是精神煥發、美貌入神,但一旦回到家裡,各種垃圾滿地,東西了亂放,完全就是一個宅男宅女的形象,這就是沒有做到很好的“慎獨”。

真正慎獨的人,不管你在外面遇見他,還是去他家裡,會發現這個人表裡一致。如果在外面看這個人是積極陽光,那他的家裡也一定是乾淨清爽。當人在外與在內都一致的時候,這個人就做到了慎獨。

第三,我的慎獨修煉經歷

我最近在學習慎獨,就是要求自己人前人後要一致,不管是說話、做事。這種修煉的過程很漫長,充滿了孤獨,有時候我也會忍不住放縱自己。比如人前注重自己的形象,但自己獨處時卻非常邋遢。
但我相信這種慎獨的能力不是一兩天能修煉成的,這屬於人生修煉的一部分。所以,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