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酒酒具酒器的分类

盛酒器具种类主要有: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

饮酒器具的种类主要有:觚、觯、角、爵、杯、舟。

温酒器:饮酒前用于将酒加热,配以杓,便于取酒。温酒器有的称为樽,汉代开始流行。

酒器的制作技术,材料,酒器的外型自然而然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故产生了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的酒器。按酒器的材料可分为: 天然材料酒器(木,竹制品,兽角,海螺,葫菇)。

陶制酒器

青铜制酒器

漆制酒器

瓷制酒器

玉器,水晶制品

金银酒器

锡制酒器

景泰蓝酒器

玻璃酒器

商周——秦汉青铜制酒器

 1.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是用来温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二里头爵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兽面纹爵

2.斝:,古书中也称为"散",其形状像爵,但比爵大,有把手,圆口双柱,平底之下有三个尖足;也有侈口、下腹扁圆,三足中空,或呈棱形或呈圆柱形的;还有四尖足、带盖、呈方形而圆其四角的。斝可温酒和饮酒,类似现在的大酒杯。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3.觚:觚(gu)是流行于商代至西周初的饮酒器。整个觚体分为三段,上部器口与细颈为容体,中间的腹部为实心,考古学上称之为"假"腹,下面为圈足。这样的造型设计符合力学原理,使重心降低,增强了器物的稳定性,显得精巧别致而又不失沉稳庄重。商代酒器最基本的组合是一爵一觚,用以斟饮;也有与斝成组合的。其形制为圆柱形,器体较高且细,多为喇叭形,通体呈X形。商周时觚非一般饮器,有一句成语为"不能操觚自为",即指觚的多寡与饮者的身份地位、人品、酒量相关,只有高品位的人方可用此器。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4.(yí)、(yǒu)、(léi)、(bù):都是盛酒的大器。彝是清代金石家定的名,其形状长方有盖,器身有觚陵。卣的形状呈椭圆形,大腹,敛口,圈足,有盖。有的上下一样大,像个直筒。,卣都有提梁。在大祭典礼结束后,用卣把酒洒在地上,以享鬼神用的。罍或作"垒",有两种:方形有盖,宽肩,小口,深腹,圈足,有两耳;圆形的大腹,圈足,两耳,器身下部有个鼻,类似大坛子。瓿为圆口,深腹,圈足。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祖辛”卣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饕餮纹罍

5.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高颈,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四羊方尊

6.觥:(gōng),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长方圈足,有盖,多作兽形,觥常被用作罚酒。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龙纹觥是商后期盛酒器。原器通高19厘米,长44厘米,1959年出土于山西省石楼桃花庄,现藏于山西博物院

7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故后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8杯: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9卮(zhī ):一种圆筒状的有把手和三个小脚的饮酒器。鸿门宴》中有"卮酒安足辞"之句。

10盉:是用水调酒的器具。古人举行大典礼时,喝酒必须卒爵,不能喝酒的人,就喝掺了白水的酒,叫做"玄酒"。盉的形状一般是大腹、敛口,前面有长流,后面有把手,有盖,下有三足或四足;春秋战国时期的盉呈圈足式,很像后来的茶壶。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11斗:有的人认为斗与豆通,也是一种盛酒器,不过它是一种容量比较大酒器。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12 盉:盉是汉族古代酒器,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盉的形状较多,一般是圆口,深腹,有盖,前有流,后有鋬(音畔),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青铜盉出现在商代早期,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战国。中国古代青铜器从商代晚期开始,造型特点是敦厚凝重,装饰繁复,图纹威严神秘,西周大致秉承商代旧制而略有变化。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13 觯:饮酒之杯。《说文·角部》:“觯,乡饮酒角也。《礼》曰,一人洗举觯,觯受四升。”《礼记·礼器》:“尊者举觯。” 青铜器中习称的觯有两类,一类是扁体的,一类是圆体的,此两类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皆有,后者且沿用至东周。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14 角:《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与其他酒器组合,据《仪礼·特牲馈食礼》:“实二爵四觯一角一散。”自宋以来,定爵形器无流而具两翼若尾者为角.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15铜冰鉴:

铜冰鉴是战国时期的一件冰酒器,原器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其造型和纹饰在继承商周以来的中原青铜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创新。

铜冰鉴便是曾侯乙墓青铜器的代表器物,集中表现了曾侯乙墓青铜器新颖、奇特、精美的特征。

铜冰鉴的四足是四只动感很强,稳健有力的龙首兽身的怪兽。四个龙头向外伸张,兽身则以后肢蹬地作匍匐状。整个兽形看起来好象正在努力向上支撑铜冰鉴的全部重量。鉴身为方形,其四面、四角一共有八个龙耳,作拱曲攀伏状。这些龙的尾部都有小龙缠绕,还有两朵五瓣的小花点缀其上。

在中国古代,人们喜欢温酒,温酒不伤脾胃。夏季也嗜喝冷酒,冷酒可以避酷暑。铜冰鉴是一件双层的器皿,鉴内有一缶。夏季,鉴缶之间装冰块,缶内装酒,可使酒凉。所以说铜冰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最原始的"冰箱"。当然亦可以在鉴腹内加入温水,使缶内的美酒迅速增温,成为冬天时饮用的温酒。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16温酒炉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从出土的青铜器里,我们还发现了早期制酒的青铜器,烧酒锅。它高41.6cm,由上下两个分体套合组成。下分体是一个半球形甑锅,腹中部有环銴一周,口沿作双唇凹槽,是为汇酒槽。从汇酒槽通出一个出酒流。上分体是一圆桶形冷却器,穹隆底,底下成卷状壁,近底处通出一个排水流。从结构看,冷却器底沿作牡唇,当上下二分体套合时,牡唇与汇酒槽的外唇内壁下相紧贴。从形制看,上分体冷却器形似商周铜甗的上部,下分体甑锅有东汉带环銴铜釜的风格,表现了对传统工艺的继承。

中国古代青铜器酒具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古代的酒器真的可用“五花八门”来形容,种类、形制太多了。有好多已经逐渐淘汰不用,其字已经沦为生僻字。大体来说,以“角”、“钅”、“缶”、“皿”部的字居多。在用途上,酒器多是由礼器和日常用具演化而来,而且除了那些在庄重的祭祀、宴饮场合下使用的重器之外,大多数的酒器,其功用也逐渐扩大。孔子说“君子不器”,酒器也“器而不器”了,这大概也是受了孔子思想的影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