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稱體重有必要嗎?調查發現每周稱每天稱沒差別

天天稱體重有必要嗎?

體重秤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真可謂兩極化。對於許多不是在減肥,就是要減肥的人來說,深呼吸、調整心態、邁上體重秤是每天定時定點的例行公事。而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幾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他們都不曾關心過自己的分量,更別提買個秤回家時不時量一下體重了。稱體重這個“習慣”,到底有沒有好處?如果有好處,我們應該多久稱一次體重?澳大利亞解釋型新聞網(The Conversation)採訪的專家認為,對於一些超重和期望控制體重的成年人來說,答案是肯定的,定期稱重有助於控制體重並減掉更多斤數,並保持這一體重。不過,對於青少年和一些有過飲食紊亂經歷的人來說,最好不要讓有關體重的數字進入視線。

什麼人適合稱體重?

男性定期稱重效果好

對於一些人來說,體重就是“不可告人”的秘密,如果悄悄稱體重時有他人在場,會感到難堪和尷尬。大多數研究都對自行稱重和其他減肥方法(例如低熱量飲食)同時進行時的影響進行過調查,研究表明,自行稱重可以算是最“物美價廉”的策略了,能幫助減肥和保持體重,尤其對於男性來說,他們通常對稱重有著比較好的反應。

只有一項研究調查了自我稱重作為唯一減肥方法的效果。來自美國的研究人員請來162名想要減肥的成年人,參加了一個教育性減肥講座。其中一半的參與者被要求每天稱體重,並在兩年內對他們的體重變化進行“視覺反饋”,另一半對照組被要求等到第二年再每天稱重。第一年,相比對照組,每天稱重的男性體重下降更多,但是女性卻沒出現相同“效果”。平均來看,這些參與者一週稱重4次。到了第二年,每天稱重組的男性保持著體重下降的趨勢,對照組的人們這時開始每天稱重,男性的體重有所下降,而女性的體重則保持不變。

專家們還發現,定期在健康專業人士指導下稱重也會有幫助,在以色列的全科醫生診所中,超過11000名超重的人參加了一個體重管理項目,結果顯示,那些定期在護士或營養師“見證”下稱重的人,更有可能減掉超過自身5%的體重。當體重降低達到這個程度時,會明顯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應該多久稱重一次?

每週稱每天稱沒差別

一項對24項隨機對照實驗的調查發現,每天稱重與每週稱重在減重方面沒有差別。不管正在進行的減重計劃有什麼特點或“必殺技”,規律稱重是收穫好結果的關鍵,這意味著這些人每週至少應當稱重一次。

專家們有兩個觀點,要麼制定日程稱體重,要麼加入某個減肥計劃,這樣都可以有規律地控制體重。另外,有一個重要觀點是,如果處於減肥期間,不要一天之內太頻繁稱體重,可以避免過於焦慮,因為造成短期波動的因素很多,比如剛喝完水或者進餐都會有影響。

什麼情況稱重有害?

青春期女生不宜稱重

專家不建議青少年定期稱體重,研究表明,它不僅不會對體重管理有幫助,還會對年輕人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尤其是青春期的女孩們。

一項為期10年的研究找來了美國近2000名青少年,調查了自行稱重、體重狀況和心理反應之間的關係,結果顯示,自行稱重無論對體重還是對身體質量指數(BMI)來說都沒有任何幫助。而且,它與體重問題、缺乏自尊心和試圖通過禁食等不健康方法減肥有關。十年中,頻繁稱重與身體滿意度下降、自尊心下降有關,同時還增加了年輕女性關注體重、出現抑鬱的情況。對於男性來說,除了關注體重,自行稱重和其他變量之間沒有顯著關係。在整個高中階段,如果青少年自行稱重的頻率有所提高,可能標誌著有必要檢查下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不光是青少年,自行稱重同樣會影響成年人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尤其是女性。特別是一些本身就有飲食失調的人,頻繁稱重可能導致更嚴重的飲食失調。

所以,稱重這件事要分情況、分人,尤其要看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對於一些人來說,規律稱重可能是減肥或保持體重的關鍵,能起到隨時警醒的作用。但是對一些本身對體重過於敏感的人來說,時不時稱重可能會造成“傷害”,導致不必要的腸胃功能紊亂,就得不嘗失了。陳小丹 編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