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胡蘿蔔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胡蘿蔔作為營養又健康的蔬菜,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數據顯示,我國胡蘿蔔種植面積佔世界胡蘿蔔總種植面積的40%左右,總產量則佔33%以上,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胡蘿蔔生產國。胡蘿蔔是勞動密集型栽培作物,生產季節性強、用工多、人工作業勞動強度大、作業效率低,隨著農業現代化的進一步發展,實現胡蘿蔔機械化生產是必然趨勢。近年來部分地區在破解胡蘿蔔生產全程機械化難題上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青島成功研製胡蘿蔔收穫機 “成功率”98%

日前,由青農大研製的自走式雙行胡蘿蔔聯合收穫機樣機在平度“綠色雙高”胡蘿蔔試驗田進行收穫試驗,收淨率達到了98.2%。專家稱,目前機器基本功能已經具備,接下來要繼續優化。據介紹,這臺胡蘿蔔聯合收穫機可同時完成雙行胡蘿蔔的挖掘、夾持輸送、根葉分離、去土和集收等功能。經樣機收穫試驗表明,機器收淨率達到了98.2%,損傷率為2.5%,生產率達到了0.11公頃/小時,也即每小時能收穫1.65畝胡蘿蔔,平均每畝地節省人工費800多元。

北京實現胡蘿蔔生產全程機械化

7月份,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莊頭村的金利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像往年一樣完成了胡蘿蔔的播種。合作社理事長朱言利所要等待的就是11月份胡蘿蔔的收穫。“7月初播種胡蘿蔔,種植密度為4.5萬株/畝,壟作,根據土壤墒情適時灌溉,11月中旬收穫。冬季可實行土地休耕,恢復地力,涵養水源。”朱言利介紹道。

據瞭解,北京市農業局農機試驗鑑定推廣站在種植技術研究的基礎上,積極調研國內外先進高效的相關種植設備,針對目前馬鈴薯及胡蘿蔔機械化生產中的難點進行定點攻克。針對每環節作業要求配套相應的作業機具,陸續投入使用了馬鈴薯播種機、馬鈴薯收穫機、蔬菜播種機、夾拔式胡蘿蔔收穫機等高效設備,實現了從馬鈴薯播種到胡蘿蔔收穫的全程機械化作業。

四川簡陽胡蘿蔔全程機械化生產試驗示範項目順利完成驗收

近期,四川簡陽市蔬菜(胡蘿蔔)全程機械化生產試驗示範項目順利完成驗收。該項目業主簡陽市龍華農機專業合作社,在成都市、簡陽市農機部門的指導下,合理選點、因地制宜成功引進愛科S1204拖拉機,德沃胡蘿蔔播種機,法國西蒙S3S胡蘿蔔收穫機等,在四川省率先開展胡蘿蔔全程機械化生產試驗示範。2017年12月5日,順利召開全省蔬菜(胡蘿蔔)生產機械化技術現場會,現場展示了胡蘿蔔全程機械化生產各主要環節和重點機具,並開展了蔬菜生產機械化技術專題講座。

蔬菜(胡蘿蔔)全程機械化生產試驗項目,有力的促進簡陽市蔬菜產業壯大,增加農民收入,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220畝胡蘿蔔試驗示範基地均產3000千克/畝、均價1.8元/千克,為市場提供優質綠色胡蘿蔔660噸,銷售收入達到118.8萬元。通過機播、機收現場會和宣傳培訓的影響,帶動周邊群眾轉變觀念,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該項目有利於水土保持,促進生態平衡,提高土地生產率,同時增加了土壤的有機肥料,促進了生態的有利循環和農業生產的發展。今年簡陽市將進一步加大全市蔬菜機械化生產的力度,引進先進農機具,努力探索試驗示範果蔬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

本文由中國農機網整理發佈,資料來源:四川新聞網、農機化導報、半島網,如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