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額債務風險高企,雲南城投三接上交所問詢函

5月23日,雲南城投置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雲南城投,股票代碼:600239)收到上交所問詢函,直指雲南城投承接控股股東雲南省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省城投)高額債務是否存在風險問題。這已是近兩個月以來,雲南城投第三次遭上交所問詢。

在2018年金融持續“降槓桿”形勢下,房企償債壓力劇增。對於近兩年頻繁進行收併購的雲南城投而言,在自身高額負債且償債能力不足的資金壓力下,繼續承接控股股東高息貸款,風險係數不可謂不高。

隨著上交所三發問詢函的下達,雲南城投經營、負債問題一一浮現。雲南城投為何要承接控股股東高息債務?債務泥潭背後有何發展困局?雲南城投又能否衝出困境?

雲南城投與控股股東存在利益輸送?

高額債務風險高企,雲南城投三接上交所問詢函

公開資料顯示,省城投為雲南城投的控股股東,其下屬子公司融智資本合計持有云南城投34.87%股份。雲南城投作為當地唯一一家上市公司,省城投在其發展過程中給予了大量的資金和資源支持。截至今年4月9日,省城投為雲南城投提供的擔保餘額約為315.3億元。

日前,雲南城投公告稱,為解決省城投的成都會展51%股權質押問題,擬承接省城投所欠63.3億元銀團貸款,並與其所欠省城投及其下屬企業的內部借款進行抵消。需要注意的是,省城投提供借款的綜合利率為8.75%,高於雲南城投2017年的平均融資成本6.77%。由此,上交所對雲南城投高額承接債務是否會損害公司利益,是否存在資金風險及債務償付風險等問題進行問詢。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省城投之所以讓雲南城投承接高額債務,可能與中央要求清查國企債務的指令有重大關係。”

西南證券董事張剛分析認為,“一般而言,上市公司面向控股公司借款利率比市場價平均低1%-2%左右。而云南城投向母公司直接承擔8%的高利率,意味著其向控股公司伸出了援手”。

張剛進一步指出,針對上交所問詢是否會損害公司利益問題,“需要著重考量的是,交易資產的資產質量和定價標準是否匹配?”

回顧雲南城投收購上述標的公司的具體情況。2017年11月,雲南城投擬以236億元的交易價,向省城投及鄧鴻、趙凱等股東,收購成都會展100%股權。省城投承諾,在公司股東大會審議收購成都會展的重組議案前,解除其所持成都會展51%股權的質押。但迄今為止,該標的公司質押問題仍未解決,因此,雲南城投為幫助省城投解決該問題,承接上述高息貸款。

彼時,雲南城投也向股東做出承諾,成都會展在未來三年累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合計約為63億元的盈利目標。但事實上,成都會展近年來的經營業績卻並不達標。藍鯨地產梳理發現,成都會展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1~8月的淨利潤分別為8787萬元、2.6億元、1.8億元,與年均實現約21億元的目標相差甚遠。

張剛認為,“以高額價格購買母公司的資產,表面上看是關聯交易,但事實上通過上市公司資產向母公司高額轉移資產,是一種隱蔽的向控股公司利益輸送的做法,此舉對於雲南城投而言,債務壓力肯定有所加大。”

頻繁收購併未成為有效收益

誠如該人士所言,無論出於何種原因承接高息債務,對於雲南城投而言都是不小的麻煩。而在上交所三封問詢函之下,雲南城投自身的負債問題,更加重了該筆債務的風險。

藍鯨地產梳理發現,在過去三年中,雲南城投2015、2016、2017年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7.64%、89.22%、88.82%,遠超行業平均負債水平。

高額債務風險高企,雲南城投三接上交所問詢函

根據中房智庫分析報告顯示,雲南城投已經連續兩年短期償債能力不足。數據顯示,雲南城投2017年現金資產約53億元,短期債務卻高達147億元,公司目前持有的資金並不能覆蓋短期內的債務,且公司2017年底的流動比率低於2,速動比率僅為0.29,公司的資產流動性以及資產變現能力都較弱。

對於負債累累的雲南城投而言,再次承接高息債務無異於雪上加霜,而其長期處於虧損的經營狀況更加棘手。

過去幾年來,雲南城投頻繁在資本市場開啟“買買買”模式,試圖扭轉虧損局面。據藍鯨地產不完全統計,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26日,雲南城投共發起四項重大資產收購。包括2016年12月,雲南城投以18.63億元收購銀泰旗下8個項目股權;2017年11月,雲南城投以240億元重組成都會展100%股權;2017年9月,雲南城投以25.88億元完成對銀泰旗下8家公司股權的收購及7家公司70%股份和1家公司20%的股份收購;2018年5月26日,雲南城投以19.85億收購海南國際會展中心項目。

高額債務風險高企,雲南城投三接上交所問詢函

但在其頻繁收購動作之下,雲南城投的投資活動現金流出現大幅下滑,且利息支出遠高於自身淨利潤。年報顯示,2017年,其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5.03億元,同比大幅下滑697.98%;其利息支出高達17.59億元,是歸母淨利潤1.12億元的6.66 倍。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收併購已成為房企開疆拓土的重要途徑。據明源房地產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房地產收併購預計超過60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但對於盈利不佳的雲南城投而言,如果沒有健康的經營模式作基礎,大肆擴張可能會適得其反。

文旅項目能否成為“救命稻草”?

高額債務風險高企,雲南城投三接上交所問詢函

作為根植於旅遊聖地雲南的雲南城投,去年開始加重文旅項目的投入比重,以求打破困局。

2017年12月,雲南城投連發三份公告,宣佈了公司獲取或準備獲取的三個新項目,包括昆明658畝城改項目、版納和東莞的大體量文旅項目;2018年3月20日,雲南城投宣告對四川冕寧新區開發項目進行投資建設,總投金額約120億元,在三至五年內計劃完成約2500畝(約167萬平方米)的土地供應。2018年5月22日,雲南城投發佈公告稱,將與萬科等設立合資公司,開發雲南文旅度假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自海南、貴陽相繼限購以後,部分外地投資客不得不緊急轉向,除一部分湧入廣西、廣東沿海地區之外,另外一部分則投向雲南地區。對於雲南地區的發展趨勢,嚴躍進表示,隨著外來人員和資金的不斷湧入,雲南的旅遊地產收入將迎來一波漲價,有利於在雲南地區佈局文旅地產業務的企業。

作為深耕於雲南本土的雲南城投而言,天時、地利優勢一一佔盡,雲南城投是否能借此衝出發展困境?嚴躍進認為,由於文旅地產“投資金額大、開發週期長”的特性,短期內,雲南城投佈局的文旅項目對於公司目前業績不佳、負債高企的現狀並無助益。

而另一個現實是,在整個房地產行業中,文旅地產的可盈利模式仍在不斷探索中,真正能實現盈利的項目鳳毛麟角。對於雲南城投而言,此種行業現狀也將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以上種種,對於債務累累的雲南城投而言,想要在這場規模賽中實現絕地反擊,道阻且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