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國外新能源車是如何補貼的,對於國內的補貼方式你有何看法?

汽車節能減排提高環保意識,在國內似乎一夜間成了各大車企爭先恐後要邁進的門檻,在彎道超車之路上新能源汽車的誕生,給國內消費者留下了太多的疑問和問題,其中新能源汽車補貼問題,在一時間內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看看國外新能源車是如何補貼的,對於國內的補貼方式你有何看法?

很多人認為新能源汽車從頭到尾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騙局,但以個人觀點來看,要說全部是騙局未免有點過之,不過在國內一些新型新能源車企,並不是本著為人民服務而來,而是在千方百計想著如何賺取政府補貼費,或者說是騙取投資圈錢才是真正的目的,即便是國內一些比較有良心的民營車企,假如沒有政府補貼,他們根本不會去搞新能源汽車研發的,自費研發根本無法生存下去。

看看國外新能源車是如何補貼的,對於國內的補貼方式你有何看法?

在國外新能源汽車的補貼與國內的補貼對象完全相反,就美國而言,美國是將新能源汽車的補貼,直接補貼給了購買車輛的消費者,並且在補貼要求上與國內也有著截然不同的差別,美國政府規定當您所購的這款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量達到20萬輛後,就已經屬於大眾可接受的新能源汽車,此時政府才會終止補貼。

看看國外新能源車是如何補貼的,對於國內的補貼方式你有何看法?

而我們再來反觀先國內是如何補貼的;在國內補貼費用是直接給了汽車生產商,很多車企正是瞄準了這一點,於是千方百計生產出了各式各樣的電動汽車出來,當然在補貼費用的驅使下也誕生了很多新車企,無可厚道來講都是為補貼而來的。

看看國外新能源車是如何補貼的,對於國內的補貼方式你有何看法?

當政府將補貼標準改為續航里程能達到一定標準時,車企似乎在一夜間又製造出了續航公里數能超過300公里的電動汽車,不得不讓人感嘆到真是"技術進步"與補貼指標與時俱進啊!我倒真想用秤桿秤一下,這些升級前和升級後的電動汽車到底增加了多少分量,直到目前為止國內有那個車企敢在官網明確告訴消費者車重的?

看看國外新能源車是如何補貼的,對於國內的補貼方式你有何看法?

要是理性點來講;為了賺取補貼來大量生產電動汽車,這是種違背科學發展規律的做法,在未來一定會給環境造成更嚴重的問題,電池回收處理上,一直以來就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而在未來6年電動汽車上,必然會出現大批量的電池報廢情況,那時是否做到無害化處理呢?當下普通垃圾分類都還沒做好,更何況談超額量的電池報廢問題了,那所謂的新能源汽車環保意義何在呢?

看看國外新能源車是如何補貼的,對於國內的補貼方式你有何看法?

同時因為補貼問題,在電動汽車技術發展上也喪失了公平的競爭意義,我們可想而知,在市場上大量投放的電動汽車中,絕大部分都是技術不成熟,至少在電池能量密度上是不如人意的;一輛燃油車即便是加滿油箱,其重量也不過是一個成年人的體重,雖然拉著這些燃油燒掉的速率不足40%,但穩妥妥可以使車輛行駛四五百公里;而新能源的純電動車光電瓶重量就超過了車輛總重量的一半,反而續航里程卻很少有到達300公里的。

看看國外新能源車是如何補貼的,對於國內的補貼方式你有何看法?

最後;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在6到8年後,新能源汽車上的電池可能已經壽終正寢,就像按鍵手機轉變觸屏手機趨勢一樣,已經沒有更新的必要了,理所當然對這種不成熟產品的補貼結果,無疑是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甚至還打擊影響到了正常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看看國外新能源車是如何補貼的,對於國內的補貼方式你有何看法?

其實;彎道超車要付出代價可以理解,但是要藉著新能源環保的名義來賺取補貼,未免有點太搪塞了吧?不知您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有沒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都可在下方留言評論給5哥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