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層頻發文 P2P低潮期過去了嗎?

整個八月,利好消息不斷,監管層頻繁發文,加強對網貸平臺的引導,促進P2P網貸行業人健康有序的發展。

監管層頻發文 P2P低潮期過去了嗎?

8月8日,互金專項整治小組下發《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根據前期掌握信息,上報惡意逃廢債的借款人名單。其後,全國整治辦將協調徵信管理部門將上述逃廢債信息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數據庫,對相關逃廢債行為人形成制約。

前段時間有很多的人故意找平臺借錢,並且不還,故意拖垮平臺,從而達到不還債的目的。由於之前逾期不還不會影響徵信,所以有很多老賴有恃無恐的逃廢債。但是在《通知》下達之後,若借款人逾期不還款,他的個人信息將會被錄入互聯網數據庫,將會影響個人的徵信,甚至會被拉入黑名單。

上了黑名單的借款人就會成為老賴,將會影響生活的各個方面,所以這個《通知》很有震懾作用。這將有效促進平臺的規範化運營和行業的健康發展。

8月17日,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關於開展P2P網絡借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併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合規檢查問題清單》。

據悉,本次合規檢查將統一全國標準,嚴格按照“1+3”制度框架及有關規章制度,規定了網貸平臺信息中介、備案登記、銀行存管及信息披露等要求。此外,問題清單由原定的187條縮減至目前的108條,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監管層頻發文 P2P低潮期過去了嗎?

據瞭解,這次檢查的重點內容包括10項,包括:

1、是否嚴格定位為信息中介,有沒有從事信用中介業務;

2、是否有資金池,有沒有為客戶墊付資金;

3、是否為自身或變相為自身融資;

4、是否直接或變相為出借人提供擔保或承諾保本付息;

5、是否對出借人實行了剛性兌付;

6、是否對出借人進行風險評估並進行分級管理;

7、是否向出借人充分披露借款人的風險信息;

8、是否堅持了小額分散的網絡借貸原則;

9、是否發售理財產品募集資金(或剝離到關聯機構發售理財產品);

10、是否以高額利誘等方式吸引出借人或投資者加入。

從這裡可以看出,監管會越來越嚴格監管層以實際行動再次表明了從嚴監管的意圖,而全國範圍內的P2P合規檢查工作將正式啟動。

相信經過此次檢查,網貸平臺能及時發現自身的問題並加以解決,平臺運營將更加規範化,行業良性發展可期。

監管層頻發文 P2P低潮期過去了嗎?

此外,近日,中國互金協會向網貸會員機構下發了《關於防範虛構借款項目、惡意騙貸等P2P網絡借貸風險的通知》、《關於加強對P2P網絡借貸會員機構股權變更自律管理的通知》。

《防範風險通知》提出,P2P網貸平臺應引導借款人樹立誠信理念,引導出借人樹立風險理念,於開展資金存管業務的商業銀行加強合作。

《股權變更通知》要求,網貸會員機構的實際控制人或持股5%以上的股東變更後應及時披露。

這兩份《通知》的出臺,將進一步加強對網貸會員機構資產端以及實際控制人、主要股東的管理,有利於平臺的規範化運營。

8月,短短的二十幾天之內,監管層的幾次出手給網貸行業和投資者帶來了十足的信心。相信在監管層的行動下,P2P行業會盡快渡過當前的低潮期,未來發展將更加規範化,前景更為廣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