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入茶需謹慎,這些養生茶千萬不可隨意喝!

中藥入茶需謹慎,這些養生茶千萬不可隨意喝!

中年人才往保溫杯裡泡加枸杞?

這是個偏見。

2000年出生的易烊千璽,

打果汁也加枸杞。

中藥入茶需謹慎,這些養生茶千萬不可隨意喝!

全民養生的時代,

杯子裡沒泡點“植物”,

都趕不上潮流。

其實,中藥不對症、超量使用,不僅達不到養生的目的,反而會傷身。枸杞雖藥性平和,但味甘滋膩,長期服用容易上火、生溼,脾虛的人不宜服用。

常見中藥也不能亂泡茶

是否需要進補、該不該進補,很多人只是聽了朋友的推薦,幾乎沒人問過正經的中醫。接下來,膳食君就帶你來看看哪些中藥不能亂泡茶!

中藥入茶需謹慎,這些養生茶千萬不可隨意喝!

靈芝夏季不宜長期飲用

中藥入茶需謹慎,這些養生茶千萬不可隨意喝!

功效

靈芝性溫,適合夏季或者體質偏熱的人

提示

並不適合長期飲用,另外,靈芝孢子粉是靈芝的有效成分,但其外殼難打破,直接泡水的溶出率很低。

石斛不適合脾胃虛寒者

近年來,不少商家鼓吹石斛的養生功效,宣稱它能“抗腫瘤”“提高免疫力”“抗衰老”……這些說法有些誇大,不可過分迷信。

中藥入茶需謹慎,這些養生茶千萬不可隨意喝!

功效

石斛藥性甘而微寒,善養陰生津,可緩解口渴咽乾、食少乾嘔、胃疼不適、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症

提示

石斛泡水養生,適合陰虛體質的人。這類人體型偏瘦、有大便幹、口渴等上火症狀,但無其他疾病。石斛不適用於脾胃虛寒的人。

黃芪長期喝影響脾胃

功效

黃芪藥性甘,微溫,是常用的補氣藥,一般用於治療脾氣虛引起的胃脹、精神不振、形體消瘦等。

但黃芪也有“副作用”,長期喝可能引起高血壓、食慾不振等,還可能影響脾胃。

提示

消化不良、舌苔白膩及容易上火的人,都不適合用黃芪,否則容易加重症狀。

中藥入茶需謹慎,這些養生茶千萬不可隨意喝!

銀杏葉未加工的泡水喝有毒

功效

銀杏葉能降低人體血液中膽固醇水平,防止動脈硬化。對中老年人輕微活動後體力不支、心跳加快、胸口疼痛、頭昏眼花等有顯著改善作用。

提示

銀杏葉製品一般用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但直接用鮮銀杏葉泡水喝卻很危險。

中藥入茶需謹慎,這些養生茶千萬不可隨意喝!

為什麼不能隨便泡水?

銀杏葉中的內酯類和黃酮類等脂溶性有效成分,用水很難泡出來;

銀杏葉中毒性較強的銀杏酸和銀杏酚,可溶於水,有超敏毒性、免疫毒性、細胞毒性,不加工處理泡水喝會危害人體健康。

如果想服用銀杏葉製品,建議諮詢中醫師

亂吃中藥的3大罪狀

中藥雖取自“天然”,但並非絕對安全,濫用也很危險。如想保健養生,不可盲目用養生藥茶,可諮詢醫生,根據體質選擇藥茶。

一、過量最易傷肝臟

任何藥物的代謝和分解都要經過肝臟,一旦濫用中藥,它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

雷公藤、何首烏、姜半夏、蒲黃、山慈菇等,長期超量服用,都可能引起肝臟損傷。

提示

如果服藥期間出現乏力、噁心、嘔吐、厭食和肝區疼痛等症狀,要及時查肝功能。服藥劑量、時間都應嚴格遵醫囑。

二、馬兜鈴酸影響腎功能

腎臟是排洩藥物的器官,也容易受到傷害。例如關木通、防己等藥材,因含有馬兜鈴酸,可致腎損傷,進而影響腎功能。

中藥入茶需謹慎,這些養生茶千萬不可隨意喝!

小提示

服藥期間發現小便泡沫增多、顏色加深等異常,要及時檢查腎功能。

三、苦寒中藥傷害腸胃

一些礦物類、苦寒類的藥容易導致腸胃損傷,如石膏、大黃、黃連等。患者在服用這些藥後容易出現胃痛、胃脹和腹瀉等症狀。

小提示

一般來說,患者最好選擇飯後吃,或者把藥分成多次少量吃,以減少對腸胃損傷。

中藥入茶需謹慎,這些養生茶千萬不可隨意喝!

溫馨提示:

歸根結底,中藥是用來治病的。在醫生指導下正確服用相對安全。

部分中藥存在一定毒性,經過專業的炮製、配伍,可降低風險;自行採摘或購買的新鮮藥材,難以避免這種風險。

自己隨意服用,即使是安全的藥,也可能因為劑量問題出現毒副作用。▲

醫生推薦的四種養生茶

中藥入茶需謹慎,這些養生茶千萬不可隨意喝!

一、山楂菊花 消脂通便

適用人群:適合食慾不好、大便秘結、肥胖、清火。

功效:山楂味酸甘,性溫,可消食化積、行氣散瘀、化濁降。

菊花疏散風熱、平抑肝陽、清肝明目,可治高血壓導致的目赤腫痛。

提醒:孕婦與經期女性最好不要服用。

中藥入茶需謹慎,這些養生茶千萬不可隨意喝!

二、玫瑰三七 平肝解鬱

適用人群:情志不舒、火氣重、急躁易怒、兩肋脹悶、氣色差等。

功效:三七花性味甘涼,具有清熱、平肝、降壓的功效,適用於頭昏目眩、耳鳴、高血壓和急性咽喉炎等症。

玫瑰芳香行氣入肝胃,能疏肝解鬱、理氣和中。

提醒:風熱感冒、發燒患者服用三七花會加重病情,不宜使用此方。

中藥入茶需謹慎,這些養生茶千萬不可隨意喝!

三、二草茶 清肝瀉火

功效:性味甘寒,有清熱利尿通淋、明目降壓、祛痰止咳的效果,常用於小便時感到灼熱及疼痛、水腫尿少、暑溼洩瀉、痰熱咳嗽等症狀。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有清肝瀉火、明目、散結消腫的功效。

提醒:車前子是車前的種子,與車前草有所區別,使用時應區分。

中藥入茶需謹慎,這些養生茶千萬不可隨意喝!

四、茵陳澤瀉 清熱利溼

適用人群:有清利溼熱、利膽退黃、降血壓、清熱解毒、保肝護肝、抗菌消炎、提升免疫力等功效。

功效:澤瀉利水滲溼、洩熱、化濁降脂,常用於治療小便不利、水腫以及高脂血症。

葛根可解肌退熱、生津止渴、通經活絡,能直接擴張血管。▲

中藥入茶需謹慎,這些養生茶千萬不可隨意喝!

中藥入茶需謹慎,這些養生茶千萬不可隨意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