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吉爾與希特勒看似站在歷史對立面,然而兩人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

Hello!大家好,侃野史,聊軍事,歡迎收看歷史中貫線。今天我們來聊兩個二戰當中相當牛逼的人物,就是希特勒和丘吉爾,為什麼我們要聊這兩個人物呢?一個人是法西斯,一個是反法西斯,但是我把它們並列在一起聊,因為他們兩個有很多很多的共同點,他們都有極強的自信與自我優越感。

丘吉爾與希特勒看似站在歷史對立面,然而兩人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

希特勒自不必說了,他的一生就是冒險的一生,而丘吉爾呢?他有一句名言是這麼說的:“歷史上沒有一件事不能通過戰爭解決。”即使到了65歲,當上了英國首相,在德國空襲期間,他仍喜歡站在政府大樓樓頂,觀察下面的血腥場面,而他的內閣大臣早已逃進了防空洞。希特勒最有力的武器是語言,而丘吉爾也是。希特勒的演講,不單單只是抓住了德國人心底最可怕的好戰情緒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的恥辱,更關鍵的是,在他演講的時候,你完全不會覺得他是在有意的讓你去做某些事情。他的表情和動作,就像在說,就算演講完,你們沒有人上戰場也沒關係,但我就會為德意志獻身...希特勒的某些細節把握的非常好,他永遠知道聽眾要聽什麼,所以在他演講的某個階段常常會引出大片大片的歡呼。當希特勒還是一個棄兒、一個整天悶悶不樂混跡於社會中下層的少年時,丘吉爾已經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嶄露頭角,在仕途之上平步青雲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曾經有一刻,身為英國官員的丘吉爾與當時還是德軍下士的希特勒,在相對的兩條戰壕中,短暫的對峙過...

丘吉爾與希特勒看似站在歷史對立面,然而兩人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

所以說,他們倆的樑子其實早在一戰戰場時就已經結下了,而直到二戰,才給了他們一個正式叫囂的舞臺。

當希特勒在1930年的議會選舉中獲得近20%的選票時,丘吉爾告訴一位柏林外交官,這位納粹黨領袖“將抓住一切機會訴諸武力”。

他開始呼籲政府阻撓德國。“阻止他!阻止他!現在就阻止他!”他說,“希特勒構成了對大英帝國的最大威脅!”

但是他的警告無人關注。他的保守派同胞們贊成對德國採取綏靖政策,因為他們擔心另一場世界大戰,並且,他們認為,希特勒不會對英國發難。

丘吉爾只能孤軍奮戰。

可以說,是希特勒為丘吉爾鋪平了重新踏上政壇的道路。在此之前,丘吉爾其實已在英國政壇失勢多年...原因當然是他糟糕的政績,和他以“牆頭草”的姿態不斷在保守黨與自由黨之間來回切換黨籍...

在這個時候,丘吉爾被推舉出來成為英國首相,其實是為了緩解政府承受的輿論壓力。沒有人真正重視他,因為他在內閣毫無威望,沒有人會聽他指揮,他不過是執政的保守黨和在野的工黨相互妥協的結果,是一個臨危受命的“背鍋俠”和無人響應的“擺設品”...

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正是這個“背鍋俠”和“擺設品”,居然成為了二戰期間希特勒的苦主。

丘吉爾與希特勒看似站在歷史對立面,然而兩人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

感謝收看本期歷史中貫線,下期再見,拜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