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宇說:網際網路公司996已成過去,247(三班倒)大勢所趨,對此你怎麼看?

農業總動員


三班倒是怎麼被創造出來的?

三班倒是工業時代的產物。

一開始大家也就是上個長白班,8小時工作。

後來突然市場需求增加了,那工廠就得搶訂單了,這錢不賺白不賺。

但是問題是8小時長白班是生產不出這麼多東西的。

怎麼辦呢?

於是就開始加班,8小時變了12小時。

再後來,工人上12小時也沒法滿足訂單的需求。

怎麼辦呢?

於是就開始三班倒。

工人可以替換,但是機器不能停,這樣才能生產出最多的東西。

所以三班倒優勢很明顯,就是可以做到機器和廠房的利用率最大化。

不是什麼企業都能三班倒的。

三班倒雖然有其優越性,但是也有很多限制:

1、三班倒必須先標準化。

工廠為什麼能三班倒,是因為他們生產的是同樣的產品。

前面的人走了,後面的人能接著他的進度繼續往下做。

程序員就很難這麼搞,因為程序員大家都有分工,各自搞各自的東西。

白班程序員做完的東西,中班程序員能接著往下面寫嘛?

有點不現實啊,僅僅是把前面那位的代碼看懂,就能看大半天,效率極其低下。

2、機器必須是公用的。

工廠能三班倒是因為機器是公用的,而且都是一樣的。

所以員工無論分到哪臺機器上都能幹活兒。

但是程序員就不一樣了,大家的使用習慣不一樣,裝的軟件不一樣,快捷鍵也不一定一樣。這就很蛋疼了。

最重要的是,白班程序員第二天早上來上班發現自己的代碼沒了,這算誰的?

如果要杜絕這個問題,那就要保持每人一臺電腦一個工位,那還不如就直接租更大的辦公場地,那也不用三班倒了,一起長白班就行了。

3、三班倒不利於現場溝通。

工廠主要是生產行為。

但是互聯網公司主要是創造行為。

區別在於生產行為只會遇到有限的重複的那幾個問題,有人在現場負責解決就可以了。

但是互聯網公司就不行了,互聯網公司遇到的問題可能都是新鮮的問題,那就需要互相之間討論解決。

那如果一個人在上夜班,需要溝通的對象在睡覺,這怎麼辦?

所以三班倒效率不一定能提起來。


羅振宇的公司有很多客服,客服嘛,很標準化的,而且機器能公用,沒有太多東西需要保存,也沒有太多問題需要跟其他部門溝通,大多是客戶問那幾個有限的老問題。

所以他們公司能倒班就很正常了。

我是無良HR,關注我,最新的職場觀點將不斷為您推送。

無良HR


現如今快速發展的時代下,不少新興的行業為了佔據商業優勢,採取三班倒的工作模式。大眾所認為的工作模式是朝九晚五,週末雙休,但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崗位是實行996的工作模式。如果說互聯網公司的工作時間變成三班倒,這樣的趨勢是不完全合理的。


電商、直播、遊戲團隊等,可能需要247的工作模式來完成工作內容,既能滿足用戶需求,又可以獲得商業利益。如今電商平臺的許多崗位需要全天候上崗,但工作人員需要合理的休息,所以需要採取三班倒的工作模式。對於比較熱門的遊戲團隊,也需要247的工作時間才能完成,這樣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996工作模式是為了滿足工作需求,但不代表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需要996,三班倒的工作模式。


互聯網公司中最常見的客服崗位,是需要全天候的工作模式,也有外賣平臺的外送員會夜間送餐,但是不代表所有的工作崗位需要247。互聯網公司不可缺少有專業技術的程序員,他們的工作內容需要工作人員集中精力,利用專業的技術完成工作任務。但程序員一般各司其職,工作任務不能輪換員工來交替完成。所以像此類工作崗位實現三班倒,是不合理的。


每個行業的工作模式不同,有的工作內容是不斷持續完成的,但不代表工作人員要連續上崗。三班倒的工作時間可以保證工作的高效率,也能完成工作目標。對於員工而言,夜間工作會損耗身體與精力,用人單位應該給予員工合理的補貼與薪資待遇。


決勝網


首先要說,互聯網公司的996(早九點、晚九點、工作六天)模式,本身是違反《勞動法》規定的。因為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每日工作不超過八個小時,每週工作不超過四十四各小時。不過既然行業內部都是這麼定的,相信員工也不會有異議。所以姑且不去評價它的好壞,存在即必然。

247的模式,最早出現在客服行業。很多大型公司要求客服部門7*24小時響應,想要每天24小時都有話務員在,每個崗位就至少三個人輪流上崗,就是所謂的三班倒;每週7天,每天24小時,每個崗位上的每個員工按照排班表輪流上崗,就是7X24小時制,和平常人的工作日基本上一樣,都是每天工作8小時而已,唯一的區別就是,普通的上班族按照法定節假日休息,7x24小時輪制則沒有。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越來越多的軟硬件生產、集成商,都開始採納這種247的工作模式。因為信息化的時代,滯後一分鐘,可能就滯後了整整一個新的項目,一次全新的機會。國外的客戶不會因為你在休息時間而停止工作,等你上班,電腦大數據也不會因為進入了黑夜而停止分析。無論是程序員、運維、售前、售後,都24小時嚴陣以待。職場如戰場,容不得半點放鬆。

所以我覺得互聯網行業,作為科技最前沿的行業,247確實是趨勢,247的普及,也並不是一件壞事。只是企業在實行247的工作制度同時,怎樣讓員工更好的休息和放鬆,怎麼樣不損害員工應有的權益。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精英菌點個贊哦~


無憂精英網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大家都在糾結在“996”是早9點上班、晚9點下班,上6天班,休息一天;“247”,一天24小時上班,一個星期每天上班,不同的人三班倒?

都不是,羅振宇的意思是:互聯網企業向著工廠發展,向著基礎設置企業發展。

你想想,什麼地方是三班倒的?大型的工廠企業或者是基礎設施企業,都是三班倒。為什麼這些地方是三班倒呢?

大型的工廠,在產業地位上有著優勢,需要大規模生產,人需求停止,但是機器不需要,所以採用三班倒的模式,保證產能。同時,三班倒還需要生產方式非常穩定,經過培訓上崗之後每一個人都能做了,人正在變成零件。

我們看看大型的互聯網企業,他們的業務都是非常忙碌的,但是互聯網企業很多業務也漸漸被模塊化,就像工廠一樣,只要經過培訓(當然,這裡的員工素質和技能很多)就能做。所以,他們利用網絡設施的最高承受能力,不斷的生產,需要三班倒。

基礎設施,基礎設施企業如果出現問題,會嚴重影響到民生和社會,所以需要三班倒,專人看管。而互聯網企業也漸漸變成了我們生活中基礎設施。

所以啊,有人說:“我們今天坐在辦公室好像比父母這一輩去工廠上班進步了,但是實際上沒有本質分辨,我們這一代只不過是佔據了時代的紅利而已,我們坐辦公室只不過時代的進步而已。“


太平洋電腦網


羅振宇說的原話應該是這樣的:“之前聽說互聯網的工作節奏是‘996’,早9點、晚9點,上6天班,但聽說騰訊吃雞團隊是‘247’,一天24小時,上7天班,當然他們是三班倒。”

我們仔細分析他這句話,就明白,他其實對於996的理解,和我們從事互聯網技術的人的理解是不同的

我們通常說的996,是指的互聯網公司的程序員,每天早9上班、晚9下班、一週工作6天的作息安排,這種工作性質的本身,是違背了《勞動法》(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的,但是,很多公司缺在搶佔市場的時候必須這樣做。

我們不去評論這種工作安排的好壞,反正只要出得起價錢,肯定有人會去幹的。

但是,讓員工一個人就實行24*7工作,對於人類來說,是不現實,所以實行的是三班倒。but,因為羅振宇他應該並不瞭解技術,如果這句話涵蓋了程序員,那就是比較無知的話。

對於客服,運維,運營等崗位來說,我們是可以實現三班倒。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的工作是片段式的,是可以交接的。

例如客服,一般分成了call in 和 call out,對於 call in,接到了用戶的電話,然後記錄,轉化工單以後,流程就完了。整個流程一般不超過5分鐘,一天的工作是接無數個這樣的電話。

所以,客服工作完全是片段式的,直接沒有關聯,那三班倒,24工作是完全有可能的。

運維和運營的同樣。

但是對於程序員來說,代碼和代碼之間是有聯繫的,每個程序員是需要對自己的代碼負責到底的。

如果我今天寫一段,8小時,然後交給下一個人來寫,可能下一個人的工作有4小時是在讀之前的人寫的代碼。

這種工作方式是沒有效率可言的,而且對於程序來說,也是非常不嚴謹的。

所以,羅振宇說騰訊吃雞團隊是24*7的工作,應該是指的整個吃雞團隊(包括運營、運維、推廣、策劃等等),不是指的程序員。

因此,這個其實是因為不同的人理解的誤差而造成的歧義。

不過,羅振宇所說的24*7(三班倒)對於現在和未來的互聯網行業確實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因為用戶不會因為是白天或者晚上就不使用你的應用,不會因為是半夜,那系統就保證不出問題。

問題什麼時候都會有,那就一定需要有人能夠stand by。就好像醫生一樣,病人不會因為你在休假,就不生病,那麼醫生就需要隨時待命,即使在休假,知道接到緊急電話,那就必須回到醫院。就好像我當年看的一部TVB劇一樣《On Call 36小時》。

互聯網的發展,我們是有目共睹的,它慢慢的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

人們的生活因為互聯網而發生著變化,出現了很多新興的行業,例如快遞騎手,他們每天的工作應該是超過了12個小時的,很多人晚上都會在外賣網站上點點宵夜。

所以,因為這張無形的網,我們更多的行業,工種的工作性質也會發生著變化,這個是必然的。

這種變化對於用戶一定是好的,但是對於從業者來說,不一定是壞的,只要我們的企業尊重《勞動法》,尊重勞動者,讓24*7是一種工作的延續,而不是人的持續,那就無可厚非。


會技術的葛大爺


羅振宇太危險了,通過售賣危機感,來讓用戶焦慮,進而讓用戶買羅輯思維的方法論環節焦慮。


有人把羅輯思維認為是成功學,不斷的給用戶打雞血,不斷的通過售賣危機感,讓普通用戶認為離不開羅輯思維,最終通過購買得到課程,線下課程,線上交流等。

但是重要的是,羅振宇的知識都是自己的一知半解,並不是自己消化的內容,所以從羅振宇得到的知識有些都是錯誤的,所以最開始羅振宇說不買房,讓一群粉絲都不買,最後自己偷偷買回來,還說;“因為自己的認知迭代了,所以應該自己要思考。”,羅振宇是佈道者的角色,但是,卻讓用戶受到損失。


那996變成247對不對呢?不好意思,不對,因為除了遊戲廠商這種需要緊急上線搶奪時間的公司,其他公司根本不需要247,連商業最發達的美國都沒有這樣,何況是中國互聯網呢?而且很多產品根本不可替代的,比如你能想象市場三個人做一個項目大家三班倒?三班倒除了開發和客服,其他都做不到。

那為什麼羅振宇要這麼說呢?販賣焦慮。怎麼解決焦慮呢?聽羅振宇的,多麼完整的鏈路。

你認為羅振宇對你有幫助嗎?


毛琳Michael


羅振宇教大家知識,不過只能教局部的知識,畢竟他能看到的,想到的,接觸到的也有限,所以,這也不能全怪他。

但是,什麼都信,這就是你自己的錯了。

知道自己說的只是部分,還無比肯定的昭告天下跟他學習,非常斬釘截鐵,這就需要小心了,洗腦的人就是這麼幹的,傳銷組織就是這麼幹的,要割韭菜就是這麼幹的。

996工作制是早上九點上班,晚上九點下班,一週工作6天,說到底,也就是加班多。

247工作制,就是一天24小時隨時待命,或者三班倒,一週七天沒有停歇。

247工作制的本質就是創業者老闆,或者工業化生產。這現實嗎?不現實,羅振宇又在販賣毒雞湯。

首先,不是老闆,誰給你247,多賺錢又不會給我分紅,我不過是賺點錢養家餬口,你就想買斷我的所有時間,耍流氓。

其次,三班倒的工作要求產品要走足夠的標準化,換個人都能上,不需要銜接,和個人關係不大。這種工作主要常見於工廠,機器生產,或者保安等巡視工作,客服工作等。而涉及到創新型,個人創意的,都需要人的持續工作。

說到這裡,羅振宇已經和之前的觀點自相矛盾了。


傅一聲


羅振宇說的247是指一天24個小時,每週上7天班,實行三班倒制。

我想,羅振宇可能對互聯網公司的上班情況存在一定誤解,我在互聯網公司工作了幾年,在這裡重新解讀一下。

羅振宇所說的247情況確實存在,但這種情況要分兩方面看:公司類型和崗位類型

公司類型

其實現在互聯網產品已經告別了以前那個“搶快一步”的時代,以前很多互聯網產品的功能和亮點還沒被完全開發,只要有一個新功能出來,就可以成為搶佔市場的武器,所以那時候大家都拼命地研發新功能,版本不斷迭代,相應的加班加點、三班倒現象就比較常見,因為要人工監測新功能有沒有bug,隨時留意用戶的反饋。

現在的互聯網產品已經進入“穩定、順暢”為王的時代,新功能和新玩法都被大家開發得差不多、抄得差不多了,接下來考驗的就是誰的產品出現的bug少,誰的產品使用體驗好。

所以,很多公司就沒必要加班加點去迭代新版本了,只需要產品經理研究市場、定時給出市場動態報告,適時更新一下就好,大部分員工的上班時間進入了常規化模式,不要說247,現在連996的現象也越來越少了。

但還是有一些類型的公司,確實需要247的上班模式,因為這類型公司需要時刻對用戶的反應做出反饋,非常重運營,具體來說,這類公司包括了遊戲(羅振宇原話就是以騰訊吃雞團隊來舉例的)、電商、直播三大類。

這三類互聯網產品都需要對用戶的意見第一時間做出處理,否則會十分影響用戶體驗,比如遊戲,不止是吃雞團隊,現在的王者榮耀團隊,也是由一個300來人的客服團隊三班倒來處理用戶反饋。電商和直播平臺也是,如果沒有及時處理用戶的需求,那用戶買東西遇到問題、無法充值、投訴低俗內容等都會受到影響,按照目前的技術,這些都沒辦法完全依靠機器來處理。


崗位類型

互聯網公司中,有的崗位對連續性的要求不高,比如運營和客服,這些崗位主要是起一個監控和維護的作用,可以採用三班倒,前後不同時段上班的人都可以立即銜接上前一班人員的工作。

但像程序員這類崗位,對連續性的要求很高,沒辦法做到前面一個程序員寫了10個小時程序,後一班的程序員接班後能立馬接著寫下去。

這就像寫小說一樣,作者關於前面的所有劇情和人物設定都有自己的邏輯,如果要換另一個作者寫下去,後面的作者不僅需要把前面的內容全都看一遍,而且還需要根據前面作者的邏輯和思路來續寫,這不僅十分費時,而且效果往往並不好。

如果程序員也採用三班倒的工作制,那後面一班的程序員可能需要先花很多時間去理解之前寫的代碼,等到都看完了,可能他的換班時間也到了……

所以,並不是所有崗位都能採用三班倒的制度,像程序員就應該從頭到尾自己完成工作,別人很難在很短的時間內代替。


羅振宇的演講還是有點“概念先行”了,為了製造噱頭,自己創造出很多新概念,其中有一些就是為了概念而概念,以偏概全,把個別現象說成未來的大勢,以便於快速流傳。

我看了他的跨年演講,其實很多事情都早已存在了,羅振宇只是把這些事情打包總結,套一個新概念,把普通的事情講得比較玄乎,但其實本質也就那麼回事兒。

所以,同學們,保持好奇心、追求新鮮未知的事情是好的,但要經過自己的思考,平時自己也要多看書,多和前輩交流,建立自己比較穩定的知識體系,才能對信息的優劣作出自己的判斷和篩選。


科技扯談官


早期從事央視電視編導工作,後來投身諮詢行業掙錢,最後創建知識學習平臺的羅振宇,每年都會信誓旦旦的推出一些所謂“時代”的口號。

聽到這些,我就想起另一位親愛的羅胖——羅永浩。投身手機產業的老羅,當年推出錘子手機時,也是信誓旦旦的要征服世界,幹掉蘋果!

總之,這二羅的演講技巧與文案能力,絕對是頂尖的。但至於其中所說的那些大道理,咱們還是冷靜思考,獨立判斷為妙。假若有羅粉感覺我有高級黑的嫌疑,那說明你中毒已深。

近期,羅振宇又發出了新的時代口號:互聯網公司996已成過去,247(三班倒)大勢所趨。馬菠蘿作為在互聯網公司打拼近20年的老同志,對這一散佈知識恐慌的新言論,深表懷疑。

而今互聯網的工作壓力,還要過勞死多少人才肯罷休?

2018年1月25日,曾被稱為天才創業少年的茅侃侃自殺身亡。

就在去年,“咖啡陪你”品牌的創始人姜勳,在家中洗手間中自殺。這位CEO曾在短短2年幹出600家店,甚至快趕超星巴克,卻因為公司陷入資金危機,不堪壓力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2016年10月,春雨醫生創始人兼CEO張銳因突發心肌梗塞去世,年僅44歲。因為公司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張銳常常熬夜加班,以致最後過勞猝死。

馬雲說過,創業“太累,太辛苦,退休後要睡三個月覺。”

雷軍年輕時,在金山是“最不愛睡覺、最不愛吃飯、最不愛回家”的人。

任正非曾說“你不當CEO,不會理解有些CEO為何要自殺。”

這麼多互聯網創業者的跳樓自殺,以及過勞死的原因,主要是超負荷的熬夜加班工作,以及巨大的事業壓力。那這些壓力到底是什麼呢?是自己成就感驅動下的影鳩止渴,還是投資人嗜血為命的貪慾?

敢讓程序員24小時三班倒,你膽大你就試試看!

對於絕大多數互聯網公司而言,從996的工作模式正在慢慢成為通病。似乎不幹滿六天的班兒,就對不起老闆,對不起投資人。

其實在客服崗位,很早就以採用24小時三班制的模式。作為過來人其實都知道,每個輪班兒的客服人員在晚班時間,大多是值班性質。

運營和運維類的崗位也類似,但相比白天的用戶使用高峰,凌晨2點到6點往往用戶並不多。所以,運維人員在晚班期間,也都是邊休息邊值班的狀態。

可對於那些以敲代碼編程序為本職工作的程序員,他們的晚班該如何上呢?讓他們大半夜編程調試軟件,您公司的軟件或平臺還打算正常工作嗎?搞不好,在昏昏欲睡時寫出的一兩BUG,就能讓公司輕鬆損失個百八十萬,你還敢讓他們熬夜三班制嗎?

【馬菠蘿】扎心總結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發展,我們在躍居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同時,常年加速度的狂奔,讓我們很多產業早早榨乾了未來,比如人見人罵的房地產。同樣,勤勞勇敢的中國人,也如同打了雞血般,向“錢”狂奔,忽視了其他。

想要跨過美帝國主義這最後一個領頭羊,僅僅依靠24小時玩命幹就可以嗎?急功近利的我們,與他們的真正差距,是多安排個半夜加班就能搞得定嗎?您怎麼看?


馬菠蘿扒職場


247就是說,一天24小時,一週7天都在上班待命。

先不說247這個觀點是否正確,先說說羅振宇。


曾經在微信公眾號上關注了邏輯思維大約半年時間。我現在道歉:是我無知、是我淺薄,是我太想學習,這才讓我誤入歧途!

關注了半年,天天早上聽語音,聽的我越來越焦慮,感覺羅振宇說什麼都對,但分析以後就覺得沒任何鳥用。他總是找到一些目前的趨勢用新穎的概念包裝出來,告訴他的聽眾時代馬上把你拋棄,讓用戶焦慮、焦慮更焦慮!

你一焦慮就想找解決辦法,他告訴你的辦法基本上只有買他的書。說白了,羅振宇說了那麼多就是為了賣更多的書。

而喜歡聽羅振宇的人,基本上都是不喜歡動腦的懶人,這類人極其容易被各種說法忽悠,朋友圈上有謠言也十有八九會轉發的沒有辨識能力的人!

再說羅振宇又提到的247,無疑又是給聽眾注入的一劑焦慮的猛藥!為的就是收智商稅!

忽悠、接著忽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