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孩子吗?

请不要对孩子着急,让他们慢慢来

你打孩子吗?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行,而是我们觉得他不行,或者他们进步速度太慢,从而我们在旁边觉得着急,而觉得他们不行。

我们常常抱怨没有自己的空间,为孩子牺牲了一切个人时间。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其实孩子此刻可能并不需要父母的打扰。

你打孩子吗?

我们的小区内有一个儿童游乐场,里面有各种幼儿活动和娱乐设施,比如滑梯、球类、绘本、玩具等。有一次我带孩子去玩,她兴致勃勃地爬到滑梯上,我连忙跑过去要去扶她,生怕她摔跤,嘴里还一遍遍地交代她要小心。

你打孩子吗?

滑梯旁边有个3岁左右的小男孩,自己一个人坐在地上,专注地摆弄手中的机器人,他的妈妈坐在角落的沙发里看杂志。过了20分钟左右,小男孩却还在用小手拆装机器人的零件,一遍又一遍,不被身边吵闹的声音所打扰,他的妈妈也还在一旁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情。而我一边陪着孩子跑来跑去,一边叮嘱她,累得口干舌燥,大汗淋漓。

这时候女儿玩累了,看到小男孩的机器人,就跑过去和他一起玩起来,我也索性走到沙发边,和小男孩的妈妈打了声招呼,坐下来休息。我很感慨地称赞她家孩子专注力好,能一直玩也不被周围人影响。她非常开心的笑了,对我说,小男孩是可以一个人玩很久的,不过也有玩腻了的时候,那时候就会叫妈妈过去陪他。

你打孩子吗?

我有点汗颜,也许孩子们知道哪些事情可以自己做,哪些事情需要大人帮忙。若孩子正在兴头上,没叫我们去帮忙,我们就用不着去参与。

我们不相信孩子的能力,总想什么事情手把手教,都安排好,这到底是为了孩子好,还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控制欲过强?我们是不是在按照自己觉得对的节奏带孩子,而没有考虑到孩子自己成长的步调?

你打孩子吗?

作为家长,与其拉动孩子的成长,不如推动孩子的成长。

拉,家长是主导者。他们站在孩子的面前,挡住了他的视野,他的成长方向是父母设计好了的。

推,家长是辅助者。他们站在孩子的身后,观察孩子自己选择的方向,并给予他需要的助力。

比起拉,推动孩子的成长能让大人的心境下来,言语缓和下来,也不再对孩子疾言厉色,指手画脚。

你打孩子吗?

要知道,成人的判断并非完全正确,成人的审美也并非就是完美的。给孩子试错的机会,他会在摸索中找到乐趣。我们省心省力,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孩子也得到了锻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