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調侃自己窮到吃土,大概想不到世界上真的有個地方會吃土吧?

常常調侃自己窮到吃土,大概想不到世界上真的有個地方會吃土吧?山西晉南一帶,有不少人的童年吃食都和“土”相關,它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炒指。

你更想不到的是,它不僅好吃,對身體還好,想看看“炒指”究竟和吃土有什麼不一樣嗎?

“土”真的能吃

春天,你只要走進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看到最多的場景就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和麵、燒火,用炒爐製作一種當地獨特的麵食——炒指。

很多外鄉人會驚異於這道美食的材料,因為它相當多的組成部分是黃土高原上的黃土。

把暴曬過的黃土,用鐵鍋炒熟,再將白麵、雞蛋、白糖和好的面切成段,翻炒之下,就是一碗香噴噴的炒指。靠山吃山的武鄉人,依據黃土地的特有屬性,智慧地將其運用在吃的法則裡。

常常調侃自己窮到吃土,大概想不到世界上真的有個地方會吃土吧?

楊素文,炒指製作技藝的第三代傳承人,從小跟隨父親學習炒指技藝,雖已56歲,做起炒指來,仍然易如反掌,毫不費力。這樣的技藝一個人可以完成,但故事需要兩個人來續寫。楊素文負責炒,他的妻子張素芬負責做,兩口子就這樣忙前忙後地配合著。

對於生活在晉南一帶的人們來說,炒指稱得上是當地的傳統美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到冬春時節,家家戶戶基本都要炒上幾回。所以,許多人的童年記憶都與這抔黃土有關。

常常調侃自己窮到吃土,大概想不到世界上真的有個地方會吃土吧?

此土不一般

也不是所有土都能做炒指。能做炒指的土叫“觀音土”,因為山西在黃土高原上,黃土含鈣量特別高。而山西南部的太行山,更有著黃土中的極品——白土。早年間,晉南人帶兵打仗、離家遠行,帶上一袋炒指,既不怕腐壞,又可邊行路邊嚼食,不耽擱行程又省飯錢。

除此之外,炒指還有個功效,有助消化、養脾胃,特別是對改善水土不服很有效。久而久之,人們就把炒指當做是一種傳統小零食了。炒指這個既可以當主食又可以當零食的食物,清脆又香甜,成為武鄉獨特的味道。

常常調侃自己窮到吃土,大概想不到世界上真的有個地方會吃土吧?

對於武鄉人民來說,炒指無疑是特殊的存在,因其獨一無二的屬性,彷彿銘刻於人們心頭的符號,每個出門在外的遊子,只要看到黃土,大概都會想起小時候吃過的零食,悠然產生一種歸鄉的心切。

常常調侃自己窮到吃土,大概想不到世界上真的有個地方會吃土吧?

最愛家鄉土

甲骨文裡,“食”這個詞很像是在屋簷下生起一堆火的景象。因此食物一路行來,吃在嘴裡,留在人們心裡的卻是一股濃濃的煙火情。鄉愁某種程度上就是味覺上的思念。無論一個人在外多久,走過多少地方,味道永遠如影隨形。

常常調侃自己窮到吃土,大概想不到世界上真的有個地方會吃土吧?

武鄉人忘不掉的是炒指,北京人是滷煮和豆汁兒,廣東人是叉燒和缽仔糕,每個地方都因其地域特色形成獨特的吃食文化。它們攜帶著溫暖而美好的情感,於樸素之間,構成了我們生活的基底。

最愛家鄉土,想的是那一碗炒指,愛的是那個燃著煙火氣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