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性中颇为自由风流的一群人:女道士

唐代的宗室贵族十分欣赏道教宣传的神仙说。

从唐太宗起,唐代皇帝就热衷炼金丹,以求长生。唐代诸帝尽管知晓秦皇汉武以降求仙无效,甚至亲历父兄饵丹惨死,却不顾臣下一再谏阻,好之弥笃,前死后继。

唐代女性中颇为自由风流的一群人:女道士

泉州清源山老子雕像

由于唐代尊崇道教,以致道观林立,也造成了女冠(女道士)成群。据《唐六典》卷四记载,盛唐时天下有女道士观五百五十所。《新唐书·百官志》又说:天下有女冠九百八十八人。唐代皇室以老子为祖先,道士进入管理皇族的宗正寺,被视为宗室人员。故公主入道,易为皇帝、皇后准许,不像入佛教那样有夷教之嫌。一些地位尊崇、志得意满的妃嫔、公主们,也纷纷自请出家,去过女道士的生活。

唐代女性中颇为自由风流的一群人:女道士

据统计,唐代公主凡二百一十二人,出家作女冠者竟达十九人,约占十分之一,如高宗女太平公主在仪凤年间入太清观为女道士;睿宗女金仙公主、玉真公主在景云二年(711)入金仙、玉贞观为女道士;玄宗天宝六年(747),新昌公主因驸马萧衡亡,奏请度为女冠,入新昌观;玄宗天宝年间,睿宗女万安公主入观为女道士;德宗兴元元年(784),玄宗女楚国公主请为女冠,赐名上善;文宗太和七年(833),代宗女华阳公主请为女冠,号琼华真人;又太和年间,宪宗女永安公主入观为女冠;穆宗女安康公主、义昌公主曾入观为女冠……足见唐代公主入观为女道士的风气颇盛。

唐代女性中颇为自由风流的一群人:女道士

玉真公主雕像

一向被人们称作“金枝玉叶”的公主们,为什么放着舒适安逸、荣华富贵的日子不过,而要到道观里去自讨苦吃呢?有人说入佛必削发,女人最不愿者莫过于此,而入道却可保留青丝……其实史书中对她们人道的原因披露甚少,概略论之,她们大多以祈福禳灾等名目为借口,自请入道。至于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不便明言的。

常人以为,道观里的生活十分清苦,甚至苦不堪言,殊不知同处于道观的女冠们,生活状况悬殊极大。其中多数女冠固然过着艰难清苦、类同奴婢的生活。如同唐代民歌中所说,女道士们“常住无贮积,铛釜当房安……衣食远求难……病困绝人看”。她们属于下层的女冠。而上层有地位的女冠,不仅享受国家的供给,还有达官贵人的馈赠供养,因而生活豪奢,呼奴唤仆,俨然是“女儿国”里的统治者。

唐代女性中颇为自由风流的一群人:女道士

唐代的女道士是身份最为独立,同时又具开放性的一个阶层。她们摆脱了家庭、丈夫的羁绊,摆脱了世俗纲常伦理的管束,而唐代教门清规戒律又不甚严格。因此她们是唐代妇女中颇为自由风流的一群。

唐代公主入观的深层原因正在于此。她们当了女道士不失公主的一切富贵荣华,而且生活比做公主更自由、更不受约束。她们“筑观于城外”,在道观的掩护下,广为交游,纵谈恋爱,大写情书,有些人还闹出许多过分浪漫的举动来。对此,史书颇著微词,如《新唐书·公主传》说:“安康公主,为道士。乾符四年(877),以主在外颇扰人。诏与永兴、天长、宁国、兴唐四主还南内。”这里所谓“颇扰人”,盖指她们的不规矩行为。据说有一次,唐宣宗微服私访,见到女道士们一个个浓妆艳抹,戏谑谈笑,十分恼怒,命令把她们全都赶出道观。

唐代女性中颇为自由风流的一群人:女道士

李商隐

对女道士的风流事,唐诗中反映甚多。

如李商隐《碧城》三首中第一首云:“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第三首云:“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对当时女冠之浪漫,颇有隐约的讽刺。又如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的诗中云:“此时空床难独守,此日别离哪可久”,将男女道士间的两性关系赤裸裸地表现出来。

唐代女性中颇为自由风流的一群人:女道士

当时一些才貌出众的上层女冠与文人墨客、才子佳人,多有暧昧关系。如唐中叶长安咸宜观的女冠鱼玄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鱼玄机虽入观修道,却有许多情人,像李子安、温庭筠、李近仁等。她有一首《迎李近仁员外》诗云:“今日喜时闻喜鹊,昨宵灯下拜灯花;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字里行间流露出超乎一般男女友谊的特殊关系。她在另一首《春情寄子安》诗特中,更是充满了绵绵情意,又是“苦相思”,又是“想玉姿”,俨然是一对曾经沧海的情侣。

又如女道士李季兰与文士阎伯均、朱放等相恋至深;女道士宋华阳三姐妹与李商隐,也有着缱绻之情。而当时社会风尚并不以此为耻。文士们在诗歌中津津乐道,视为风流韵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