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一年各发生几代?它们危害水稻特点有什么不同?田间怎么区别呢?

明端木执之


关注稻麦巴巴头条号,在第一时间了解、学习更多三农资讯。

稻麦巴巴团队宗旨:用最质朴的语言,帮助农民分享经验,高产技术,解决实质性难题。

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简称水稻螟虫,都是以幼虫在水稻茎秆上进行钻蛀为害。


其中大螟为鳞翅目夜蛾科害虫,三化螟、二化螟为鳞翅目螟蛾科害虫。


受温度、海拔及水稻栽种制度和螟虫各自习性等影响,三化螟、二化螟及大螟在我国各地发生代数及田间为害特点等都是有所区别的。


螟虫从南到北发生代数依次减少,其中水稻二化螟稻在国内一年发生1-5代,是水稻常发性害虫之一,从南到北都有发生,主要为害区域在淮河及其长江流域以南及其地区。


三化螟在我国一年发生2-7代不等,其中主要发生区域以长江及其以南稻区为主,北至北纬38°左右。


水稻大螟发生区域大致在北纬34°一线以南,北方基本没有发生,一年发生3-6代不等,主要发生区域以淮河以南为主。


稻螟虫受其习性等影响,三化螟成虫以上半夜活动强,午夜后活动少,二化螟与大螟则下半夜活动盛;

成虫趋光性,以三化螟最强,二化螟其次,大螟最弱,因此可以利用黑光灯夜间诱杀成虫,以减少田间产卵为害。


螟虫产卵均为块状,且都喜欢产在嫩绿稻田,其中三化螟卵表面有绒毛,像半粒发霉黄豆,一般多产在上部叶片的叶尖上,二化螟卵表面为半透明角质状物,看上去犹如鱼鳞,又称之为鱼鳞状卵,一般多产在下部叶片及叶鞘上。大螟卵带状,一般2-4行,白色,一般多产在上部叶鞘,穗苞上。


稻螟虫因都钻蛀茎秆为害,加之为害时期不同,田间其典型症状为枯心苗(苗期为害)、枯孕穗(孕穗期为害)、枯白穗(抽穗至灌浆期为害)、虫伤株(乳熟期以后)。


田间二化螟、三化螟、大螟混发时,除根据幼虫特征进行区分外,一般还可以根据钻蛀茎秆蛀孔大小等进行区别。


比如,茎秆蛀孔大,或茎秆蛀入部分腐烂,或有稀浆状虫粪的为大螟为害,茎秆蛀孔小,或蛀入部分发硬不变软,或虫粪干的为三化螟为害,而二化螟为害的一般蛀孔较大螟小,比三化螟大,或蛀入茎秆部分明显变软,但不腐烂,或蛀孔处虫粪湿而不干,但不呈稀浆状。


总之,二化螟、三化螟或大螟各地为害代次不同,田间发生为何特点及区别随经验积累,可以快速区分。

稻麦巴巴团队宗旨:用最质朴的语言,帮助农民分享经验,高产技术,解决实质性难题。


关注稻麦巴巴头条号,在第一时间了解、学习更多三农资讯。


点赞 转发 让更多的农民朋友看到!!


稻麦巴巴


一,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年发生代数:



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都是水稻的"钻心虫"序列。只不过大螟属夜蛾科,前二者属螟蛾科。它们的年发生代数亦不一致。二化螟年发生代数:一至五代。三化螟年发生代数:二至七代。大螟年发生代数:三至六代。

二,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危害水稻的植株表现:

二化螟危害水稻时会出现虫伤株,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会出现枯心枯鞘,在生殖生长阶段会出现枯孕穗致水稻白穗。



三化螟危害水稻时也会出现虫伤株,在水稻的营养生长阶段会出现枯心但是不出现枯鞘(典型区别点)。在生殖生长阶段同样会出现枯孕穗致水稻白穗。

大螟危害水稻的症状几乎与二化螟的危害植株表现相似或相近。要区别究竟是二化螟危害还是三化螟危害,只能从其他特征辩别。

三,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危害水稻的蛀孔形状:



蛀孔形状也是田间诊断的一个因素。二化螟钻蛀水稻的蛀孔近园形,蛀孔周围有少量粪便,但是粪便粒不淸晰不可数。三化螟钻蛀水稻的蛀孔很小而且园形,蛀孔周围没有虫粪。但是在危害水稻株内若发现虫粪,则粪粒很清晰可数。大螟钻蛀水稻钻蛀孔较大,但孔洞呈椭圆形而且周围有很多虫便,粪粒不清晰不可数。

四,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危害水稻在秆内的虫数:



在田间诊断时,将有蛀孔的水稻抽出剥视,若秆内仅存有一头虫独居,则一般是三化螟在"捣鬼“。若秆内有多虫群集危害,一般是二化螟危害的"嫌疑“比较大。若是一龄虫群集,而两龄以上的幼虫分散危害水稻的,大螟多半是其危害的"罪魁祸首"。

以上是清江鹤个人田间诊断方法,仅仅代表清江鹤个人观点。不知亲们是否赞同?若亲有更好的诊断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危害水稻的科学方法和技巧,肯请亲把它分享出来以供飨食读者,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清江鹤


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一年各发几代?它们危害水稻特点有什么不同?田间怎么区分?

二化螟。

二化螟每年发生2~4代。第一代幼虫在5月中、下旬发生,主要为害早插的早、中稻成枯鞘、枯心。第二代在7月中旬发生,主要为害中稻成白穗、死孕穗和虫伤株,为害一季晚稻成枯鞘、枯心。第三代在8月上、中旬发生,主要为害双季晚稻成枯鞘、枯心,为害迟熟中稻成白穗。第四代发生在9月中、下旬,主要危害迟熟水稻成白穗。

三化螟。

三化螟是单食性害虫,只危害水稻。每年发生2~4代。每个地方发虫时间有差异。在长江中下游地方,第一代在5月中、下旬,主要危害早稻、早插中稻成枯心。第二代在7月上、中旬,主要危害迟熟早稻成白稻。迟插中稻,早、中插一晚成枯心。第三代发生量最大,8月上、中旬,主要危害早插双晚,迟插一晚成枯心,迟熟中稻成白穗。第四代在9月中、下旬,中、迟熟双晚成白穗。

大螟。

每年有4代,一般在江边、滨湖地区发生较多。寄主与二化螟相似,除水稻外,以禾本科植物为主。以为害早稻较普遍,为害状与二化螟相似,但蛀孔大,并有大量虫粪排出。玉米着重防治第一代,稻田着重田边防治,药剂防治同三化螟。

总之,二化螟、三化螟、大螟每年都要繁殖二至四代,发生时间一部分是同时期出现,危害严重,特别是二化螟、三化螟造成水稻枯心和白穗,直接影响产量。一般通过药剂防治效果好。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