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剛:環保限產對黑色的影響

8月11日,一德期貨攜手徽商企業傾力打造的工業品期現論壇在安徽蕪湖舉辦,會議邀請到朱晨堯、周力琛、吳玉新、王偉偉、周猛、彭剛、馮垚等多位位業內知名大咖齊聚一堂,與大家一同探討工業品下半年走勢!一德期貨黑色事業部總經理彭剛為我們帶來了哪些精彩觀點?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鋼廠去產能是導致2016至2017年黑色系大漲的主要原因,而環保限產所引發的供應端收縮則是今年黑色系保持整體持續性上漲的原動力,同時這種影響或將貫穿2018年直至年終。基於此,一德期貨黑色事業部總經理彭剛,在“工業品期現論壇上”從鋼廠環保限產對黑色系影響的角度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梳理。

從3月採暖季限產到4月唐山邯鄲地區非採暖季限產,再到6.7月份江蘇地區限產,8月唐山地區限產加碼,10月採暖季限產擴圍,可以說不論是採暖季還是非採暖季的限產共同貫穿了今年一整年,而通過限產的確使得鋼廠的有效產能利用率拐頭向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

今年整體粗鋼產量明顯上漲,且創出新高,也側面說明了今年國內剛才消費的情況非常好。

彭剛:環保限產對黑色的影響

產能利用率降低但產量沒有減少,這主要是由於在生產中添加了廢鋼的使用量,雖然從鋼廠運營的角度,添加廢鋼的利潤不如鐵水,但在鋼廠利潤較高的時候,鋼廠往往更願意以增加產量為目的,用廢鋼代替鐵水進行生產。

彭剛:環保限產對黑色的影響

而從廢鋼與鐵礦石價格比值圖中可以看出,在以往當比值觸及綠線均會向上反彈,而今年由於限產的原因鋼廠更傾向提高產量,因此比值達到了以往支撐線以下。

彭剛:環保限產對黑色的影響

從4/5兩個月74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可以看出,所限產的城市均是本身空氣質量排名靠後的城市,因此由於天氣的狀況,“藍天保衛戰”將是一個長期且持續的過程。

彭剛:環保限產對黑色的影響

彭剛:環保限產對黑色的影響

從限產措施角度講,在非採暖季的十月份之前的環保限產過程中主要呈現競賽化、階段性覆蓋面較低、需求不受限等特點;而採暖季限產主要呈現出階段性覆蓋面廣、需求容量受限、環保措施存在等特點。

據估算,2017年底至2018年總體限產量將增加45%,其中螺紋增加56%,冷熱卷板增加37%,帶鋼增加10%,中板增加28%,在採暖季的過程中,不論是鋼鐵還是焦化廠,限產的範圍佔全國60%以上。

根據現有報告測算出下半年環保採暖季限產背景下的供應量,目前整體粗鋼產能創出歷史新高,在限產季過後粗鋼會下降到230萬噸。

彭剛:環保限產對黑色的影響

從庫存的週期上看,我們認為主動庫存週期尚未結束,限產導致供應端收縮而需求並沒有出現收縮,因此價格上漲,預期將主導行情。當累計日產量與需求產生缺口時,被定義為主動補庫存階段,在下圖中顯示為黑色線與灰色線相較,則將會產生趨勢性下跌行情。但若今年整體需求與現階段持平增幅保持在4%左右,沒有產生斷崖式下跌,則不會出現主動補庫存現象;若今年全年需求增幅為1%左右,或將在12月看到庫存週期拐點;若全年增幅在-2%左右,則將於10月份考到趨勢下跌的週期。

彭剛:環保限產對黑色的影響

從貨幣氛圍角度看,央行總資產增速一直維持在0軸以上,但M1/M2已經處於零軸下方,說明貨幣已經開始轉差。從往年經驗看來當M1/M2價格處於0軸下方時,價格往往處於大幅趨勢性下跌,而今年由於央行總資產的持續投放,使得鋼價持續上漲,說明短期內央行有意維穩,後期應持續觀察央行投放收緊力度。

彭剛:環保限產對黑色的影響

總資產增速是一個重要衡量的指標,當其處於0軸下方,M1/M2也處於0軸下方時,價格就具備趨勢性下跌的條件,因此同時要關注外匯賬款及漲跌幅度。目前看來,鋼鐵總需求增速、出口增速均是非常好的,但內需的增速已經出現下滑的跡象;建築業增速尚未見頂,但製造業增速已經出現了見頂的跡象,建築業代表螺紋鋼,製造業代表熱卷,以目前增速缺口來看,適合進行卷螺差操作。房地產仍是黑色需求波動的核心。

彭剛:環保限產對黑色的影響

  • 新開工表現堅挺,尚未進入負增長區域;
  • 房價和期房銷售增速堅挺,對新開工有支撐;
  • 居民房貸下降緩慢,仍維持高位;
  • 房價增速中長期下行壓力仍存。
  • 製造業增速可能率先下行;
  • 汽車增速繼續上行,但幅度放緩;
  • 家電增速仍有下行壓力;
  • 機械高增長(建築回升+設備更新週期)可持續性或不強;
  • 船舶較好表現有望維持。
  • GDP增速觸及6.7,增強穩增長意願;
  • 國內消費和投資增速雙下滑,無穩增長動能;
  • 中美貿易戰或打壓出口增速。

通過國家穩增長的政策進行推演:

彭剛:環保限產對黑色的影響

綜上所述,貨幣氛圍未能真正收緊、供應及需求端整體氛圍向上,成材處於跌水狀態,因此建議投資者三季度逢低做多近月合約。風險點關注房地產超預期的下滑、供應收縮不及預期等。

■ 本文根據會議錄音整理,未經講師審閱,內容僅供參考,不直接構成投資建議,期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