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如果在战场上看到这种鸟,杀它比杀鬼子都重要

二战时,日本军国主义为了扩张领土,发起侵略战争,在战争中,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用尽了各种阴招损招。无论是细菌战还是大屠杀,都为华夏儿女的心头留下了无法消除的伤疤。

一提到打鬼子,那肯定是一件让大人小孩都热血沸腾的事,但是,在当时的战场上,有一种动物必须见一只消灭一只,否则必然贻害无穷。

抗日战争时期,如果在战场上看到这种鸟,杀它比杀鬼子都重要

日本鬼子

日本人很精明,他们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抗日战争时期,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当时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无非就是写信、电报、电话,当然,由于条件限制,电报和电话并不会普及,所以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很难得到保证。

但是,日本人在通讯上早就下了功夫了。古代的日本,很早的就掌握了“飞鸽传书”这个信息传递技术,早在日本江户时代,信鸽就流行起来,成了一种日本民间和官方十分喜欢的通讯工具。

当时的日本商人用信鸽互相传递各地的物价,把粮食、水果、木材等价格掌控在手中,进行各种垄断,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日本明治年间,为了增强政府通讯的便捷和稳定,日本开始派人前往世界各地寻找优良鸽种,然后进行驯养,充分发挥它们的优势。1894年,日本海军在日本横滨港建立了第一个军鸽舍,通过专门的训练,这些鸽子“不负众望”。

抗日战争时期,如果在战场上看到这种鸟,杀它比杀鬼子都重要

专门饲养信鸽的日本兵

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中,日本的信鸽在情报传递上,为日本军方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信鸽成了日本人的情报兵。

二战爆发后,日本人自然还是很重视信鸽的驯养,他们集合了一批驯鸽专家,这些驯鸽专家十分支持自己的祖国,纷纷把自己训练的最好的鸽子贡献给国家,毫无保留的驯养信鸽。

中国人一开始发现日本军队里有很多鸽子,并没有想到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传递情报,以为日本人只是单纯的喜欢养鸟或者喜欢吃鸽子。后来发现日本人的阴谋后,才恍然大悟。

抗日战争时期,如果在战场上看到这种鸟,杀它比杀鬼子都重要

警犬和信鸽

抗战时期,日本在南京西汉中门和蛇山地区有个发型的信鸽养殖基地,里面有几万只作为日本鬼子帮凶的信鸽。南京的老百姓对日本鬼子恨之入骨,养鸽基地戒备森严,有围栏和铁丝网。南京老百姓专门成立了除鸽队,专门用弹弓打鸽子。但是无奈的是,这些鸽子训练有素,动作敏捷,很难打中。

除鸽队的队长叫华荣龙,是南京本地人,他想出了一条消灭信鸽的妙计。借助给日本人送蔬菜的机会,他偷偷在山上的水库里下了毒,数万只信鸽都要在里面喝水,一时间,日本人的信鸽浮尸遍野。

抗日战争时期,如果在战场上看到这种鸟,杀它比杀鬼子都重要

信鸽

看到鸽子如此大面积的死亡,日本人大怒,知道有人在水里下了毒,于是就下山烧了村民的房子,最后也没能查出是谁下的毒。

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鬼子都始终坚持养信鸽,这个养鸽基地也一只存在。日本投降后,山下的百姓哄跑上山,拿着箩筐、网套、麻袋,把几万只信鸽活捉起来。这些鸽子被带回村里,老百姓吃了好几天,味道好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