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分析丟鴿的主要原因!

科學的分析丟鴿的主要原因

放飛失鴿是每一位養鴿愛好者都會遇到的問題,愛鴿的飛失不僅使養鴿愛好者浪費了心血和精力,也浪費了時間。一羽賽鴿,從其上代親鴿的選種、配對、繁育、訓養和出賽五大過程,每一過程中無不傾注了養鴿者的心血、汗水、和期望,但方法各異、智慧不同,其結果也不一樣。面對失鴿,忙碌了一陣子的鴿友望空心嘆,希望落空,甚至洩氣後退出了賽鴿舞臺。但也有那麼一些人,他們不怕失敗,堅持探索和拼搏,從失敗的科學分析中得到智慧和啟發,終於把失敗變為成功之母,使自己的愛鴿喜獲豐碩佳績。


科學的分析丟鴿的主要原因!


在同他們共享成功和喜悅的時刻,也曾談論愛鴿飛失的話題。有一些人認為:放飛失鴿是一種正常現象,說明那些飛失鴿本身就是一羽血統差,不會有很好表現的“低能兒”。筆者雖然略有同感,但也稍有不同觀點。愛鴿的飛失總有它“失落”的原因,回憶那些在放飛中我們曾失去的愛鴿,難道都是那些血統差的“低能兒”?事實並非如此。關鍵是我們如何用科學的觀點,從“放飛失鴿”的逆向思維分析中得到啟發和教益,使我們對放飛失鴿有一個科學的態度和正確的認識。

1

分析“飛失”的原因

無任是何種原因的“飛失”,我們應首先從析自身客觀原因的基礎上做起。研究賽鴿飛失的因素,要根據不同品系、眼砂結構、身體素質、骨架結構及羽條形狀、平衡感等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其一是血統本身或遺傳基因不良,定向功能、歸巢性差。


科學的分析丟鴿的主要原因!


其二是種系緣故,不同種系信鴿賽飛的距離能力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賽飛的距離等級有所差異。一羽500公里級別的優秀賽鴿,有了賽績後,你硬讓它參加超級別的比賽,還想讓它再拿冠軍,這怎麼可能呢?只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或即使歸巢了也不會再拿好名次,除非它是多關賽級別的全能鴿,而這種全能鴿是極為罕見的!說明我們養鴿者在參賽鴿選送時就沒有明確的選擇、評價和判斷賽鴿等級和能力的意思,我們應實際的考慮賽鴿的等級和能力問題,做到量體裁衣,有的放矢。


科學的分析丟鴿的主要原因!


其三是公棚賽制性質的比賽,各信鴿的狀態條件有所差異,雖然都是在統一的飼養環境條件下生長,但與信鴿愛好者飼養的個人鴿棚相比無任在環境條件或科學管理方法上都截然不同。由於幼鴿送進棚時間不一樣,其賽鴿發育區段、身體素質、條羽結構、視覺印記、感情素質和定向記憶功能千差萬別。但公棚比賽是公平競爭、概率均等,為了機不可失,因而在沒有明顯病狀的情況下全部出動,結果整個比賽歸巢率低,那些條件差的鴿子必丟無疑。分析原因,實際上賽鴿本身並不等於都是在統一的起跑線比賽。針對這些因素,有的公棚做得則較好,筆者也有所參與和感悟。他們在總結每一次比賽的基礎上,吸取教訓,並堅持不斷改進與完善,考慮也非常周密。他們在每次比賽接鴿前均對每一羽參賽鴿的體能條件、眼砂結構、羽條質量及身體素質等影響賽飛的各種因素進行評分和記錄,得分較低的則留下調養參加下一輪的比賽,這些信息也傳達與鴿主。這樣做,既保證了信鴿賽飛的成績、歸巢率和為公棚比賽積累了經驗,也確保了鴿主利益不受損害,不但受到了鴿主的歡迎和稱讚,同時公棚信譽也得到了提升。

2

逆向思維

1、 一羽參賽鴿我們應首先能夠識別它的不足之處。對於養鴿愛好者來說,我們雖然沒有百分百的把握去識別一羽是否優秀或能否取得冠軍的鴿子,但一羽握在你手中的鴿子應能完全知道它有那些缺陷,而這些缺陷會對賽鴿放飛產生那些不利因素,從中得到可能“失鴿”的因素。如果你確實認為握在手中的鴿子沒有任何缺陷,而且各方面條件都好,那麼結果它飛失了,其絕大多數屬於天災人禍或血統、品系及內在基因遺傳不良的品質因素。


科學的分析丟鴿的主要原因!


2、 通過對信鴿眼砂結構的評價,判斷信鴿是短程鴿屬性、還是中程鴿、遠程鴿屬性;是賽鴿屬性、還是種鴿屬性,從中得到不同眼砂結構適應賽飛規律性的影響。(參見2004年《科學養鴿》第5期:鴿眼奧秘與競翔速度—鴿眼會說話)

3、 從賽鴿的翅膀羽條中分析答案。信鴿的羽條結構和質量也是影響賽鴿歸巢和速度的一個重要因素。


科學的分析丟鴿的主要原因!


其一、鴿羽大條已換至第9根,或第9、第10根一起換,致使信鴿膀力不足、前進動力和翅膀撲力氣流受到障礙;

其二、鴿羽條翅本身結構、形狀和羽毛粉質較差,即使在兩邊10根主羽都齊的狀態下,也不能適應空中氣流的變化;這不但與信鴿先天的遺傳和後天鴿主的飼養有關,也有與鴿主在信鴿生病和換羽期間的用藥不當有關。

4、 可以從信鴿的骨架、氣囊、趾骨的鬆緊度、前胸和尾部肌肉的質量來分析放飛失鴿的原因。如果一羽信鴿其血統再好,骨架很差;肌肉再好,氣囊不足、身體很重;前胸寬闊,雖有一定的暴發力,但尾部、臂肌不夠、龍骨偏高、趾骨松薄、浮托力不好、耐力不足,這些均不能符合中短程鴿短、頻、快和長程超遠程鴿吃苦耐翔的基本條件和要求,更不能指望選送這些鴿參賽有獲取名次的可能。


科學的分析丟鴿的主要原因!


5、 再談我們一些鴿友,在養鴿參賽的生涯中,曾經有過賽績輝煌的喜悅,也有過名落孫山、賽鴿未歸的煩惱。難道都是鴿子血統不好的“弱智兒”?有許多冠軍鴿得主曾介紹他們成功經驗時也時常流露出:用同樣血統、與冠軍同窩的同胞兄妹參加比賽,賽績卻為一般,甚至參賽未歸;也有一些鴿友花重金引進名次鴿配種,其下代成績卻很平平;所有這些不是不無道理:一羽冠軍鴿或名次鴿,肯定是一羽血統優良的賽鴿,但不一定就是一羽優秀的種鴿。反之,一羽優秀的種鴿,也不一定是很優秀的賽鴿。我們可以從大名鼎鼎的中得到啟發:之前“絲絲SISSI”被夏拉肯和好多名家認為是最醜和不喜歡的鴿子,但“絲絲SISSI”的家族飛出了驚人的賽績,其開拓功臣“克里人CREILMAN”名鴿曾被夏拉肯誤認為是一羽比賽型的鴿子,有在德國迷飛的記載,其子代成績也很一般,但“克里人”的孫代成績驚人,使夏拉肯從錯誤的觀點中領悟 ,後來“克里人”被他和好多名家認為是最珍貴的超級優秀種鴿,“絲絲SISSI”的醜名也從現實中很快扭轉過來。


科學的分析丟鴿的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放飛失鴿並不等於都是低能兒,也並不能一概而論血統差。應建立在科學分析賽鴿飛失原因的基礎上,才能對放飛失鴿有科學的評價和認識。然而,僅此評價“放飛失鴿”並不是我的本意,筆者只不過想通過對參賽鴿的逆向思維分析,提醒養鴿愛好者正確的評價和判斷,以科學的選種、配對、繁育、訓養和參賽全過程的管理方法,從源頭抓起,紮紮實實地關注科學養鴿的每一過程和環節,而不能只是期望結果而忽視過程。要從每一次選送的參賽鴿中科學的識別和判斷出不良的信鴿,不斷總結和提高自己的識鴿水平和判斷能力,並從科學分析“放飛失鴿”的原因中尋找真諦,從中得到啟發和教益,使每一次參賽水平和成績都有進步和提高。這才是本文的主題和目的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