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產品」好椒增收三五斗 電商賣出好價錢

「电商产品」好椒增收三五斗 电商卖出好价钱

「电商产品」好椒增收三五斗 电商卖出好价钱

好椒增收三五斗

電商賣出好價錢

——2018年武都區花椒產業發展見聞

記者 張鑫 嚴豔 王雯

七月的隴南武都,無論你來到鄉村,還是在集市、到處都能看到花椒種植戶臉上洋溢出的笑容。

採訪的路上,武都區花椒中心負責人趙元慧告訴記者,“預計2018年產量將達到3500多萬斤,產值預計約32億元;花椒銷售指導價為每斤85—100元。目前,全區已建成五級網絡營銷體系,有效運行網店1822家,上半年實現銷售額2.5億元,其中線上銷售達1.3億元。同時,建成西部地區首家縣級服務中心、村級服務站在武都區開業運營,現已發展到56家。”

近年來,武都區全面貫徹落實市委關於“推進電子商務實現集中突破”的戰略決策,搶抓發展機遇,大力推進電商建設工作,武都區電商工作在全市電商建設中取得了開店數量第一、線上銷售額第一、培訓人數第一、電商增速第一的優異成績,全區電子商務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电商产品」好椒增收三五斗 电商卖出好价钱

農家椒香樂滿園

“前邊的走慢一點,注意安全”。7月14日傍晚,馬街鎮尹家灣村的傍山小路上,十多位手提籮筐、身背揹簍的姑娘相互嬉戲著走進一家農戶的院子裡,說話的正是這家農戶的女主人羅秀蘭。

劉秀蘭一邊手腳利索的攤開新摘的花椒,一邊笑呵呵的者說。記者看到,這是一戶約有400多平方的農家小院,院子正前方是一棟2層6間小樓,房間裡鋪滿了殷紅的花椒,一陣微風拂過,股股濃烈的椒香撲面而來,攝人心脾,令人迷醉。

“這11位姑娘全都是從康縣過來的,年齡最大的33歲,最小的才17歲”。羅秀蘭指著一位穿紅色上衣的小姑娘告訴記者:“她叫張倩,你別看她小,每天摘椒最快的是她,最吵、最活躍的也是她”。一旁的嬸嬸說:“張倩家裡還算富裕,本來她父母不讓她出門,但孩子死活要來,拗不過。不成想出來後她倒成了人精,幾天下來掙錢最多,主人家最喜歡的就數她了”。

說話的功夫,羅秀蘭已為大夥張羅出一桌飯菜,雖不能說豐盛,但也夠得上“小康”水平——土豆炒肉、芹菜炒肉、紅燒豆腐、熗炒白菜,外帶香噴噴的白米飯。餐桌上,羅秀蘭的丈夫尹海紅告訴記者:“今年的花椒產量不錯,招來的工人也很得力,目前已採摘幹椒100多斤,估計總產量在700斤左右”。尹海紅樂呵呵的告訴記者:“估計再有一個多星期就能摘完了,按照目前的價格,賺個4萬元不成問題”。“等有了這筆錢,一定給家裡再添幾件像樣的傢俱,趕年底一定要幫小兒子討個好媳婦”。羅秀蘭接過話茬,鄭重其事的對自己的丈夫說。他這一句“真心話”,引得院子裡響起一片愉悅的笑聲。

在馬街沙坪流域,花椒樹漫山遍野,紅彤彤、沉甸甸的花椒果壓彎了枝頭。經過五年的發展,這個昔日“種糧不見糧”的貧瘠山坡不僅換了新顏,還成為百姓心裡的致富園。官化村村民楊文平說:“我家在流域內有五畝花椒樹,2017年花椒純收入就達到10萬元,這是我家的主要經濟來源。”

記者離開時,已經是晚上9點鐘。夜幕籠罩下的村子裡,一簇簇納涼的人們並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一陣微風拂過,又一股淡淡的椒香撲面而來,依舊攝人心脾、令人迷醉。

「电商产品」好椒增收三五斗 电商卖出好价钱

嫁接改良助增收

在馬街鎮,椒農們在加強日常田間管理的同時,利用電視、書籍、培訓等方式,給自己充電。定期邀請花椒專家來田間地頭授課,就群眾急需掌握的農技知識進行手把手面對面對的培訓,基本到達一戶一個技術員。同時,將流域內花椒產業發展大戶聘請為技術“顧問”,通過椒農間的相互交流,促進管護技術的提高。進一步加大低產園改造、綜合管理、整形修剪等措施,延長了樹木壽命,產量逐年增長,畝產增加40斤左右。這僅僅是武都區科技助力精準扶貧的冰山一角。

“以前我們都是散種的老花椒樹,不僅樹齡短、病蟲害多,而且樹身刺多,僱傭外來的‘摘椒客’們採摘花椒的成本也高,咱們種椒的積極性也就不高。”馬街鎮村民杜萬德一邊在花椒地裡忙碌,一邊跟記者說:“現在年年開展花椒樹嫁接改良技術培訓,大家都掌握了嫁接技術,花椒籽粒大香濃,你看樹身上刺也少,新花椒好養、好活了,家家戶戶都願意種椒。

近年來,武都區大力推進花椒產業基地化、規模化建設的同時,不斷加強花椒品種改良和嫁接管護工作,花椒產業發展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得到穩步提升,邁上新臺階。

武都區花椒中心主任趙元慧告訴記者:“根據咱們武都地勢地形和光熱水資源豐富的特點,最適合種植武都大紅袍花椒。”為推廣花椒優良品種嫁接技術,武都區在34鄉鎮和3個街道分三類建設花椒種植示範區84萬畝,通過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加強園區樹勢整形修剪、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嫁接改良等措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增加農民收入,帶動周邊鄉鎮花椒產業健康發展。

為了給花椒樹嫁接改良提供技術保障,武都區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馬街鎮大李家村建設了一處30畝的花椒科技示範園,主要實施大紅袍花椒嫁接、青花椒培育、野花椒馴化栽植、大紅袍花椒品種優選、花椒豐產栽培技術示範工作。目前,示範園可保證年出圃大紅袍嫁接苗10萬株。同時,從重慶江津區引種20萬株青花椒幼苗,在科技示範園中進行培育繁殖,經過優質優選、土壤改良、整地平床、栽植育苗、水肥管理等措施,有效保證了青花椒引種馴化的成活率,對全區花椒產業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證。

「电商产品」好椒增收三五斗 电商卖出好价钱

花椒營銷上高速

“咱們武都的花椒以其色澤殷紅鮮亮、香味純正、醇麻持久的獨特優勢走俏市場。自首屆花椒節會開展以來,花椒價格從30元左右增至今年的90元左右,網上銷售價100元,椒農嚐到豐產增收“甜頭”,種植積極性空前高漲,面積迅速擴大,花椒收入在群眾人均純收入中的佔比逐步增加,是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鐵桿莊稼。”說起花椒致富,楊文平向記者侃侃而談。

“依託“互聯網+”加快電商扶貧,做大做強花椒產業不僅是深化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的具體實踐,也是武都花椒產業藉助電商平臺架起與貧困戶之間的一座致富橋樑。”武都區副區長牛軍平說。

近年來,武都區搶抓“全國電商扶貧試點市”、農村淘寶“千縣萬村”試點縣(區)和阿里巴巴•隴南產業帶的機遇,按照政府引導、市場推進、社會參與、協會運作、微媒助力“五位一體”的發展模式,積極引導花椒加工企業、產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鄉村幹部開辦網店,產業扶貧實現了“質”的飛躍。

記者瞭解到,武都區擁有花椒、油橄欖、中藥材和中蜂養殖等四大優勢農特產業,發展電子商務成為農特產品銷售實現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有力途徑,帶動貧困片區群眾脫貧增收,實現貧困戶和非貧困戶共同受益,花椒產業已成為廣大群眾脫貧致富的戰略性主導產業。

“阿里巴巴·隴南產業帶是武都花椒走向全國交易的最大平臺之一。從2014年開始,武都區與阿里巴巴合作,建立特色原產地大宗農產品批發平臺,入駐大宗貨商家210個。電商扶貧服務中心利用阿里巴巴隴南產業帶的信息面廣、市場掌握更加全面的特點,一頭連接市場資源、一頭連接當地農特產品的產業資源,最大程度上幫助貧困戶實現生產與銷售的有效鏈接,並在農產品開發上下足功夫,建立合作社帶動貧困戶‘生產銷’集中化運營的新模式,不僅提高了農產品的價格,而且還幫助貧困群眾脫貧增收,實現了電商發展的轉型升級。”

截至目前,隴南產業帶平臺服務網店線上銷售0.4億元,線上詢單帶動線下交易0.8億餘元。全區有效運營網店達到1822家,其中推進企業建設天貓網店3家、推進農產銷售加工企業和產業合作社開展電商轉型建設1688大宗批發網店190家,淘寶類網店1409,微店200家,應用京東、善融商務等第三方電商平臺23家。今年前6月,實現電商銷售額2.5億元(線上1.3億元、線上詢盤線下交易1.2億元),培訓電商人員3756人次。

據瞭解,武都的花椒產品先後榮獲全國林業名特優新產品博覽會金獎,首屆甘肅土特產展示會金獎,中國楊陵農高會 “后稷獎”, 全國地理證明商標、全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產品。因此,武都被命名為“中國經濟林花椒之鄉”, “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市)。在全國花椒主產區中,武都花椒一枝獨秀,成為全國知名地域品牌,成為武都特色產業的一張精緻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