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她做事浮躁,怨天尤人,父親苦心安排終見效果

故事:她做事浮躁,怨天尤人,父親苦心安排終見效果


早些年有兩個姑娘,長臉的叫文秀,初中畢業時因母親癱瘓在床無人料理就輟學了。父親死得早,既無兄弟又無姐妹,什麼都靠她一個人,從小養成了潑辣的個性,對人心直口快,辦事幹脆利落。圓臉的叫柳燕,比文秀小兩歲,是村長的獨生女,從小嬌生慣養,一心想離開農村,高中畢業時沒考上大學,就一趟趟往城裡跑,先後幹了十多份工作,最長的不到半年。這次回來要求父母投資自己當老闆,卻因為村裡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了,年輕人太少,作為村長的爸爸說服老伴硬把柳燕留了下來。村裡開設幼兒園和敬老院,決定由文秀當幼兒園園長,柳燕做敬老院院長。

文秀去了幼兒園,管理一二十個孩子。一開始有幾個媽媽,還擔心文秀那直脾氣帶不好孩子。誰也沒想到她乾得很出色,過去的脾氣,一下變得像團面,揉什麼是什麼,一個還沒結婚的大姑娘又沒上過專門的學校,竟比那些媽媽、奶奶們還懂得孩子們的心理。不到兩個月,就把一個山村幼兒園搞得有模有樣,人家問她有什麼訣竅,她就一個字——愛。

柳燕去了養老院,一看滿屋子都是七老八十的老頭子,這個流鼻涕口水,那個咳嗽吐膿痰,邋遢死了。她幹不了幾天就想辭職了,因為父母不準,她沒有辦法,勉強做了兩個月,打死也不敢再做下去了,父母就拿文秀做對比,柳燕說:“她那算什麼,讓我幹,肯定比她做得好。”

村長早發覺女兒思想有問題了,一直在找機會教育女兒,說:“那爸把你調來幼兒園怎麼樣?”柳燕說:“可以呀,爸,我愛死你了。”上來得爸爸就親上一口。

這天文秀才出門,迎面碰上村長,村長說:“文秀呀,叔和你講件事。”文秀停下問:“什麼事?”

“村上想換你去敬老院。”

“那柳燕呢?”

“她另有工作。”

“那幼兒園呢?”

“村裡另有人選。”文秀垂下頭,半天說不出話,她雖是脾氣急,卻是一個聽話的孩子,也就服從了村裡的決定。

故事:她做事浮躁,怨天尤人,父親苦心安排終見效果


走去幼兒園,等在門口的孩子們見了她,像一群小蜜蜂飛也似的圍住她,叫姐姐,親熱得不得了,送孩子來的媽媽、奶奶們直抿嘴笑。跟孩子們走進幼兒園一會,村長就來了,後面跟著一個苗條清秀的姑娘,文秀一看這不是柳燕嗎?她正想開口,村長一個勁朝她使眼色,她不太明白為什麼,想著村長一定有什麼難言的原因不便當面說,也就和柳燕辦了交接手續。

文秀正要走,孩子們撲了來,抱腿的抱腿,扯衣服的扯衣服,文秀摸著孩子們的腦袋,心一酸眼圈紅了。柳燕在一旁看著,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認為文秀是在作秀,忙說:“孩子們,快過來,姐姐給你們好玩的。”孩子們不聽,柳燕臉一沉,上來一手拉一個,被拉的孩子放聲大哭,文秀剛要開口,柳燕說:“你走了,我還用得著攔他們嗎?”文秀這才依依不捨的走了。

一開始柳燕幹得歡喜,可三天下來就洩氣了。沒來幼兒園之前,她以為就是領著孩子們唱呀跳啊的、做做遊戲啥的,幹上一兩個月肯定比文秀強,沒想到這麼難搞。一二十個孩子,這個哭那個鬧,這個喊喝水那個要尿尿……一天下來兩腿累得跟爬山一樣,還有孩子們一直對她怯生生、冷冰冰的。不是在爸爸面前誇下海口,她早就撂挑子了。更讓她氣憤的是,有幾個孩子竟偷偷摸摸的溜出去了,有一個還去了野外,不是文秀剛好經過,後果不堪設想。媽媽、奶奶們說了很多難聽的話,為這事文秀特地去找了村長,還沒開口,村長就笑著說:“向叔來告狀的吧?”文秀這次不避諱了,說:“柳燕也太不像話了,今天不是我遇上孩子,孩子走丟了或者被人拐走了,可怎麼辦?”村長嘆了口氣:“我這個女兒是有些問題,所以叔求你幫幫她,也算是幫幫叔。”文秀問:“我怎麼幫,我去一次幼兒園,妹妹嫌棄一次。”

“叔乾脆講白點吧,你不能光用眼看和嘴巴說,得來點實際的,我們雙管齊下好不好?”

聽了村長的話,看村長為難的樣子,文秀一下明白了村長為什麼要調換她到敬老院了,便說:“叔,我知道了。”

故事:她做事浮躁,怨天尤人,父親苦心安排終見效果


這天中午,趁老人們都睡午覺了,文秀走進幼兒園,孩子們都睡了,脫了一大堆的髒衣服在一旁。柳燕斜靠在一邊門上,手裡拿著一本書也睡著了,文秀沒有驚動她,拿起孩子們的髒衣服就去洗,洗好後用甩幹機甩幹,再拿去通風的地方吹風。柳燕一覺醒來,叫孩子們穿衣服,發現衣服不見了,一時有點慌,出門一看,都掛在屋簷下晾曬,已經洗得乾乾淨淨了。越發讓她摸不著頭腦,她摘下衣服,發現又有一個孩子不見了,這下她慌了,把衣服一扔就往外跑。

剛出門就遇到文秀牽著孩子回來了,柳燕驚喜交加,拉過孩子就問:“你這孩子跑哪去了?”文秀說:“我去鎮子上買釦子,聽見河邊有個孩子在哭,跑去看是他。”

柳燕聽了胸口砰砰直跳,幸虧被文秀看見了,要掉河裡可怎麼辦?一時有些感激文秀,文秀說:“孩子們的衣服有的脫線了,有的掉釦子了,針線我帶來了,釦子也買了,我們一起縫一縫。”柳燕的眼睛有點潮溼,問:“姐,孩子們的衣服也是你洗的?”文秀說:“先不說這些,縫衣服要緊,等下姐還要回敬老院呢。”柳燕邊流淚邊接過針線,兩人邊縫補邊說著知心話,像一對親姐妹一般。

到了下午,媽媽、奶奶們來接孩子,發現自己的孩子穿戴整齊乾淨,不約而同的誇起柳燕來,一個媽媽說:“累著你了,柳姑娘,這孩子的衣服脫線掉釦子好多天了,總想抽空縫縫可又忘了,這下你可幫了大忙。”又一個奶奶說:“我看柳燕和文秀沒啥差別了,從前是沒有經驗,我們錯怪姑娘了。”讚美之聲不絕於耳,柳燕這才知道文秀成功的經驗在這裡,為了感激文秀,柳燕吃過飯特地去了趟敬老院。

月色朦朧,到了敬老院,門開處見一個巨大的身影走了來,細細看才知道是一個人揹著老人進了房,這個人就是文秀,揹著一個白髮老人。柳燕躲在一處看著,文秀揹著老人進了房,說:“您老躺著,我去叫醫生。”醫生來了看後,開了中藥,文秀又馬上去煎藥給老人服用,得到老人們一片讚賞。從文秀身上,柳燕又學到了一些東西,人呀!應該幹一行愛一行,這才是成功的妙訣。柳燕從此變了,對孩子們是噓寒問暖,體貼備至。年底柳燕的幼兒園和文秀的敬老院一樣,被評為全縣先進集體,村長爸爸也滿意的誇了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