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別山里鄉村游:郝堂村

大別山裡鄉村遊:郝堂村

大別山裡鄉村遊:郝堂村

大別山裡鄉村遊:郝堂村

大別山裡鄉村遊:郝堂村

大別山裡鄉村遊:郝堂村

大別山裡鄉村遊:郝堂村

大別山裡鄉村遊:郝堂村

大別山裡鄉村遊:郝堂村

大別山裡鄉村遊:郝堂村

大別山裡鄉村遊:郝堂村

大別山裡鄉村遊:郝堂村

大別山裡鄉村遊:郝堂村

大別山裡鄉村遊:郝堂村

大別山裡鄉村遊:郝堂村

大別山裡鄉村遊:郝堂村

#鄉村振興# #扶貧達人在行動# 郝堂村位於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五里店辦事處東南部,西邊緊鄰溮河區,南邊與羅山縣接壤。郝堂村是豫南山區的一個典型的山區村,全村面積約20.7平方公里,是平橋區面積最大的一個村,共有18個村民組,620戶,2300人。郝堂村距信陽主城區20公里,約半小時車程。交通便捷和區位優越為郝堂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郝堂村的村路依山沿河,路面是瓷實平整的碎石,雨水直接滲入地下,也絲毫沒有影響山區水系的流動。滿山的鮮花,村邊的野草,遠山的翠綠,會把這裡裝點的桃紅柳綠,繁花似錦,還有那村邊的潺潺流水,成林古木,鳥語鶯飛的景象會把這個自然生態山村裝扮得格外美麗,這個小村,叫郝堂。人說,這個村子,跟畫一樣。

走過荷塘,迎面而來的是建築是中國鄉建院。2011年成立於北京。冠名中國,其實是民間組織。由“三農”問題專家李昌平、畫家孫君、王瑩等民間人士與組織集合組建,又稱“華夏鄉建院”。是“中國大陸第一家專門為農民做規劃、設計的專業服務機構”李、孫、王等核心成員外,臺灣建築師謝英俊、韓國建築師崔德基,以及越來越多高校人才成為戰略合作團隊。某種意思上來說,鄉建院是一個開放平臺,只要理念相同,都可加入一起為農村做點事情。

這個村莊,是讓一個叫孫君的畫家活生生地畫出來的。經過仔細揣摩比較,這裡的百姓逐步認可喜歡了他的畫,接受了畫家迴歸自然的理念,自願建設起原生態的山村。

郝堂中的村路,觸碰到不少人多年前的鄉村記憶。

進村看,自然散佈的民居房屋,更讓人驚喜——豫南的門樓、清水牆,用木頭垛起的柴扉,依水的小橋,精心修葺的土坯房翠竹掩映,溪水環繞。村民正悠哉地進行著一次庭院改造,他們說“這都是畫家畫出來,我們比著蓋的。”

畫家孫君,從外鄉來,10年前開始給農民“畫房子”。他的工作室裡,畫滿了建築草圖。主人家改與不改,全憑自願;如何改造,充分協商。村民張厚健說,過去村裡都覺得貼白瓷磚的房最好看。直到看了他家“畫家畫出的房子”以後,二三十戶人主動參與進來。再後來,十里八鄉的人都慕名來學,村民開始為自家的房自豪了。

村子改造時,無論是畫房子的人,還是動手造房子的人,都特別注意了對美的發現與保留,沒有一味用新代替舊。千百年形成的村落佈局,凝固了歷史滄桑和鄰里關係;石砌矮牆,草搭長亭,體現著村莊的肌理;雨水沖刷,讓磚石變得溫潤,留下了時間的痕跡。村莊最細微的美,都受到了尊重。

村子改造時,無論是畫房子的人,還是動手造房子的人,都特別注意了對美的發現與保留,沒有一味用新代替舊。

千百年形成的村落佈局,凝固了歷史滄桑和鄰里關係;石砌矮牆,草搭長亭,體現著村莊的肌理;雨水沖刷,讓磚石變得溫潤,留下了時間的痕跡。村莊最細微的美,都受到了尊重。

郝堂作為信陽農村可持續發展項目試點村,堅持用最自然、最環保的方式來建設美麗村莊:用本地的材料修建了村道,對路兩邊進行了綠化;對部分有礙發展和基礎設施的房屋進行了遷建,結合當地的民俗民風進行舊房改造和新房建設。看到了郝堂村發展的前景,現在,村裡外出打拼回來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人們的臉上多了自信與笑容。

樹是最寶貴的財富。村中央是一棵幾百年的銀杏,沿河有很多上百年的老柳樹,村頭也有幾棵百餘年的皮柳歷經風霜,躲過多次被砍伐的劫難。

農村建設像茶,有甘有澀,只有找到合適的方法,才能把最好的茶性沖泡出來,看來,這方法郝堂找到了。

村裡人說,郝堂很好找,春天跟著映山紅和紫雲英走,夏天找荷花,秋天遍地野菊帶路,冬天最醒目的是那些百年的老樹……

讓人無法忽略的路標並不全是為了觀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