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脱的命运——黄头郎邓通

逃不脱的命运——黄头郎邓通

邓通是西汉蜀郡人,至小家道殷实,也读了几年书。其父因村北修通官道,交通四方,就为儿子起名叫“通”。幼年的邓通更喜欢水中游戏,也练得一手划水撑船的好把式。二十岁那年,按照当时有钱人家通行的做法,其父为其自备车马服装生活费,打发邓通前往京师长安做郎官,等候朝廷的使用。因为邓通擅长摇船划桨,就被选到宫里御船上当了个划船水手黄头郎。有一晚,汉文帝梦见自己登天,但怎么奋力也登不上去。这时有一个黄头郎从后面推他上了天,他回头看到黄头郎衣衫的横腰部分,衣带系结在背后。梦醒后文帝前往未央宫苍池中的渐台,暗中寻找梦中推他上天的黄头郎,看到邓通衣带从后面穿结,正是梦中所见的那人。文帝召问,其姓邓名通。文帝听后十分高兴,此即助其登天之人。之后宠他无比,与之同榻而卧,还常去邓通家中游玩。邓通个性温和、谨慎,不喜欢张扬,更不善于交际,文帝赐他休假,他也不出去。文帝喜欢邓通,赏赐无算。当时,有个善长相面的女人许负,文帝让她给邓通看相,许负说邓通“当贫饿死”。汉文帝听了以后颇不以为然,说“能让邓通富有的人是我,贫从何说?”。遂将蜀郡严道铜山赐予邓通,并让邓通自行铸造钱币,邓通从此富可敌国。后来汉文帝得了毒疮,溃烂流脓。文帝痛得昼夜不宁,御医用药均不显效。邓通着急,竟不顾一切,用嘴巴对着烂疮就吸。毒血被吸吮出来,文帝患处的疼痛便减轻,如此多次毒疮竟慢慢好了起来。即便如此,文帝还是闷闷不乐。一天文帝问邓通:“你说天下谁最爱我?”邓通顺口说:“那自然是太子。”后来太子前来问安,文帝便让太子为自己吸脓,太子虽然吮吸,可是脸上却显露出难为情的样子。


后来太子听说邓通为文帝吮疮,心里感到惭愧,也因怨生恨。等到文帝死去,太子即位,就是汉景帝,邓通被免职,铜山被收。后有人告发邓通偷盗了境外的铸钱(邓通还需要偷钱?)。景帝交官衙审理,结果落实其事,于是邓通家财被抄没充公,还欠债几亿。长公主刘嫖接济邓通钱财,官吏马上没收顶债,连一只簪子也不让邓通戴在身上。长公主也无奈,只得令手下人借给邓通衣食的费用。邓通因文帝而富贵,因景帝而贫困,晚年不能占有一个钱,寄食人家,竟应了许负之言,贫困而死。

想那邓通,本为草民,只缘皇帝一梦,从此飞黄腾达,出与皇帝相随,入则与皇帝同榻,实则皇帝与之已成莫逆之交。如此好事,别人做梦都够不着,偏偏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黄头郎,想那天下的人不羡慕嫉妒恨才怪哩!所以,后来人们拿他为文帝吸吮毒疮说事,说他吮疮固宠。其实不然,想那邓通一介平民平步青云,皇帝恩宠有加,自然是感恩戴德,愿为恩人肝脑涂地,吸吮毒疮以救恩人,便属情理之中了。这与介子推割股献肉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比起割股,吸吮毒疮更非常人可做。再说,邓通不为文帝吮疮,也不会动摇他在文帝心中的地位。正是因为邓通这一惊世骇俗行为,使太子,还有整天表达对天子无限忠诚的臣子们无地自容,而没有话语权的邓通便注定是一个万人唾弃的侫臣了。

其实,虽然得到皇帝宠幸,但邓通并不张扬,也没有恃宠而骄,胡作非为。即使铸钱,也是老实本分、诚实守信,钱币量足质优,广受欢迎,通行天下。

与历史上那些恃宠而骄,干预朝政,祸乱国家的宠臣奸侫相比,邓通不过是个谨慎卑微的小人物,只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有良心的小人物。

到是景帝刘启,因愧生恨,与邓通为难,实在气量太小。文帝之命若非邓通,一命呜呼也未可知,所以邓通于景帝有再造父母之恩。

邓通因为人小位卑,为后世所诟病,也是小人物的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