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知晓创业事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问题,并且在不断的鼓励青年人、莘莘学子创新创业,不仅如此国家也一直高度重视农民工和退役士兵等人员的返乡下乡创业工作,近年来有一系列的决策部署。农民工等返乡下乡创业的总体情况如何?他们创业当中遇到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近日,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应。

提前知晓创业事

据了解近年来,返乡创业的氛围日趋浓厚,带动就业的效应日益凸显,返乡下乡创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主要表现在:

❶ 返乡下乡创业观念深入人心。现在更多的人关注创业,也有更多的人关注到乡村去创业。

❷ 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各地党委、政府对于营造创业环境给予了更多关注,也出台了很多具体措施。

❸ 创业主体明显增加。现在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其他相关人员到农村创业的主体明显增长,且创业范围不仅仅是农业,而是覆盖一二三产业。

❹ 带动就业效应日益凸显。根据调查情况,平均每名返乡创业者能带动4名新就业人员。

人社部对2000个村进行了监测,在2017年的第四季度返乡农民工中,有10.9%的人员选择了创业。就农业部掌握的相关数据来看,目前返乡创业的人员已经超过了700万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各地依然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张义珍表示,目前还存在政策不完善、不配套、不落实、不落地的问题,部分群众对有关政策不了解,一些创业人员在融资、用地、服务方面存在一些困难,人才方面存在不足和匮乏,还有如何应对创业过程中的风险方面能力不足或措施不足等问题。

提前知晓创业事

针对这些方面的突出问题和难题,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了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的新政策。有关的政策已经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通过,近日将下发相关文件。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实施了《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和《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印发实施了《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

这次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的意见》跟以往相比有何不同?张义珍表示,不同主要体现在政策完善和政策落实方面。

在政策完善方面

❶ 将一次性的创业补贴试点政策拓展到首次创业、正常经营一年以上的返乡创业农民工;

❷ 允许地方对回迁或者购置生产设备的创业企业给予一定补贴;

❸ 将现有的“政府+银行+保险”这样的创新融资模式推广到返乡下乡创业企业;

❹ 将服务返乡下乡创业纳入到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的内容。对于贫困地区服务期满的毕业生,可以通过直接考察等方式进入服务地的乡镇事业单位。

在推动政策落实方面

❶ 针对培训、服务和人才支撑不足的问题,提出五项行动:返乡下乡创业培训专项行动、返乡下乡创业带头人培养计划、返乡下乡创业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育才强企计划和引才回乡工程;

❷ 针对创业者缺信用、缺担保等问题,提出建立两项机制:返乡下乡创业人员信息共享机制和信用乡村、信用园区推荐免担保机制;

❸ 针对前期各地不平衡的情况,特别提出发挥好县级政府的主体责任,支持其整合资金项目和服务资源,创建一批返乡下乡创业的示范县市。

调研发现,很多返乡下乡创业人员最关注的还是资金问题,有些地方融资难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一些在农村的创业人员信用相对较低、担保相对较难、抵质押物不充足、基层融资渠道不多等也使得创业过程中融资问题更为突出。

针对这些问题,这一次的政策提出:

❶ 要健全农村的金融体系。国有商业银行要合理赋予县域支行信贷业务审批权限,鼓励在创业较为集中的县域设立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提高县乡金融覆盖率。

❷ 要加大政策的落实。要落实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适当提高对于返乡下乡创业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纳入农村金融、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重点支持范围,结合农村创业企业的特点,进一步在政策落实上加大针对性。

❸ 健全信用机制。一是建立返乡下乡创业人员的信息共享机制,探索建立返乡下乡创业人员的诚信台账和信息库;二是探索建立信用乡村、信用园区推荐免担保机制。

❹ 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进一步拓宽农村有效抵押物范围,完善违约处置等制度设计。同时,要把“政府+银行+保险”创新融资模式推广到返乡下乡的创业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