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解鎖」生物炭基復混肥技術擬落地億鼎生態


哈工大“解鎖”生物炭基復混肥技術擬落地億鼎生態


充分利用工業氣化爐細渣和生物質原料輔以其它營養元素製成生物炭基復混肥,用於土壤改良、提升肥力。這一看似簡單的轉化過程,卻一直是世界性難題。到目前為止,國內外科技人員一直在這一領域進行艱苦攻關。

“哈工大項目團隊通過15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取得了技術上的實質性突破,攻克了生物質與廢棄物資源化處理技術難點,取得了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哈爾濱工業大學該項目團隊負責人對記者說,“近期,我們和億利集團領導進行了互訪。希望通過雙方優勢資源合作,加快推進生物炭基復混肥技術的產業化、商業化進程”。

技術突破

生物質炭基復混肥具有優秀的蓄水保墒,肥料緩釋,降低肥料損失,提高肥料養分的利用率以及作物產量的性能。在改善土壤碳氮比,改善土壤結構和對鹽鹼地、酸化等障礙性土壤具有很好的改良功能。

生物質炭基復混肥具有非常多的土壤改良修復優勢,可以使沙漠改良和恢復技術發生換代和質變,逆向實現沙漠中土壤的有機質快速恢復增長。生物質與廢棄物循環利用修復沙漠,反哺沙漠修復,有力地推動了沙漠生態修復的速度和質量,進而加快實現沙漠化治理產業的高速可持續發展。

億利潔能董事長尹鋮國對記者說:“億利集團生態修復和沙漠經濟相關產業,都會產生大量的農業、工業廢棄物,如果一味傳統填埋處理,不僅佔用寶貴的土地資源,對有價值的固廢也是一種資源浪費”。他認為,生物質炭基復混肥有利於構造現代煤化工“由原料輸出型向轉化增長型轉變”戰略,推進生態固碳產業、實現“碳庫碳匯互換”、構築綠色家園的發展模式,在產業鏈高端獲取可持續發展與社會效益。此次,哈工大與億利集團旗下的億鼎生態公司合作,可以實現生物質與廢棄物循環利用修復沙漠,反哺沙漠修復,有力地推動了沙漠生態修復的速度和質量。

據該項目團隊負責人介紹,哈工大團隊已經成功研發出基於物聯網的沙漠地區的分佈式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技術與系列化成套智能裝備。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診斷,實現沙漠地區分佈式生物質綜合循環利用,資源化利用結果實時可控;同時,利用沙漠地區來源廣泛的生物質(灌木、牛羊糞、草本植物和秸稈等)和煤化工氣化細渣為原料,通過生物質資源化技術,生產生物質與廢棄物製備生物炭、生物質燃氣與生物炭基新型產品。

最佳組合

哈工大團隊認為,億鼎生態是該項技術最佳的合作方。

30年間,億利集團根植庫布其沙漠,通過種植數量龐大的沙生植物,治沙改土,不但修復了910多萬畝的沙漠土地,更建成世界最大的沙生植物寶庫。同時,依託生態修復優勢資源,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成為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經典案例。其中,億利集團在沙漠腹地建設的獨貴循環工業園區已經規劃260萬噸生物炭基基復混肥項目。同時,億鼎生態以煤炭作為工業原料,通過煤氣化裝置,生產乙二醇原料氣和生產以合成氨為基礎原料的尿素等農用肥料,產業鏈完整、具有良好的產銷量,在內蒙古周邊及全國農業重點區域也都建立了肥料銷售市場網絡。同時,億鼎生態公司周邊具有豐富的作物秸稈、沙生植物、風化煤、氣化細渣等,可以成為製備生物質炭的原料,為發展生物質炭基復混肥產業化,提供了最理想的生產條件。

8月13日,億利潔能發佈公告稱,將用現金收購億鼎生態公司的控股權,通過產業協同、資源匹配,加快億鼎公司的“新農業”發展。

可以預想,在此刻雙方大力推進生物炭基復混肥項目,顯然恰逢其時。億利潔能總經理徐衛暉認為,億鼎公司已經做了大量有關生物質炭基肥的研究及實驗,其中包括產品配方、生產工藝等,已經申報發明專利三項、制定兩項企業標準。億鼎生態公司生產的生物質炭基肥,已經在全國多個試驗點,開展不同作物的田間實驗。結果表明,同等條件下,生物炭基肥可以提高肥效7%-13%,不同程度改良土壤結構。在目前國家農業“減施增效”、”節能減排“政策的引導下,顯然,生物質炭基肥為“土壤-肥料-環境”提出了一項綜合解決方案,具有很好的市場發展潛力。

徐衛暉指出,哈工大作為生態環保技術一流大學,研發出許多尖端技術,但缺乏設備商業化、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實施條件。億利集團沙漠經濟產業作為產廢企業,十分迫切需要廢棄物資源化、變廢為寶的技術。企業提供平臺,與大學院校產學合作,取長補短,互惠互利,有利於實現科技成果迅速轉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