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舊時代的最後日子

2018年的信託業,好不熱鬧。

曾經的兩大支柱——房地產、政信,因為受到宏觀環境約束,各自走上了不同的路。跑馬圈地的利器通道業務,還在堅挺。

舊時代的玩法走不通,新時代的鐘聲已然敲響。

信託舊時代的最後日子

通道迴光返照

雖然大家都知道強監管年開啟,但信託規模有增無減。

截至2017年,信託業總規模達到26.2萬億元。規模高不稀奇,難得的是增速擺脫了2015年以來的低迷,再度創下新高。

裡面的門道,就是貢獻了半壁江山的通道業務。

2016年,監管層出臺文件,規定承接銀行資金的通道業務僅限信託。如此一來,此前風生水起的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等“萬能神器”一夜失去通道合法性。銀行資金湧向信託,抬高了信託費率,也壯大了行業的再度爆發。

然而,遊走在合規邊緣的通道業務,本身就存在極大問題。

以前銀行的考核指標雖有規定,但過剩的信貸資產通常走信託實現表外釋放。不過,今年以來監管層強調銀行降槓桿,多米諾骨牌勢必推倒信託的通道業務急劇萎縮。

一個明顯的信號,行業老大中信信託放話今年公司通道業務“只減不增”。

房地產信託分化

與通道業務類似,業內普遍不看好的房地產信託,近期規模不斷上漲。大有重回昔日榮耀的跡象。

造成現象的原因,在於房地產市場供給側改革的深入。一線城市限制住用地,但二線乃至三線城市的住宅市場爆發,杭州、武漢、西安、鄭州等地方的樓市迎來大幅度的漲幅,直接刺激開發商繼續拿地、融資。

這種分城策略,信託公司也是受益者。不過,從信託產品的設計和運作模式上看,房地產信託還是走回了老路子。

況且經歷了火熱後,那些房價上漲過度的城市出現政策冷卻期。新房搖號、限價、限售、房貸利率上浮等層出不窮的打壓政策,令當地市場逐漸恢復理性。

因此,去年押注樓市獲利的信託公司,如今還得找尋轉型的出路。一個積極的信號,為響徹國家“房住不炒”的口號,開發商湧入一二線城市的租賃市場。

租賃市場要求開發商需自持房產,龐大的現金流倒逼他們不斷補充資金。信託公司開始瞄準這塊市場,推出REITS實現共贏。

政信消亡

房地產火了,很多人會想到信託業昔日的另一個支柱——政信項目。

然而,房地產的火爆沒有帶動政信項目。相反,此類項目愈發萎靡,幾乎走入了消亡的地步。

原因很簡單。新的監管要求地方政府對所發行債權自行負責,這就斷了會有人兜底的信念。造成的結果,地方政府不敢發債,信託公司不敢做項目。

房地產是有供給側的,但基礎設施沒有。殊不知,除了熱點城市外,很多地方的樓市仍處於去庫存階段。所謂的房地產信託回暖,也只是表象。

而伴隨國家經濟向高質量發展,現今製造業、醫療健康、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加大。過去這些都是風投的心頭好,但有信託公司開始以產業基金的形式切入。

這就需要信託公司有非常強的主動管理能力。由於以前大家做通道、房產、政信等產品太過舒服,目前也只有大公司下決心嘗試產業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