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五章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理解錯了

以道解道

第五章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我先說說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怎麼理解的,不出所料應該是這樣的:天地不仁義了就會發怒於是降禍人間,瘟疫橫行、山洪暴發、地震海嘯瘋狂肆虐。世上萬事萬物如同畜生一樣被吞噬被踐踏,瞬間失去生命。想想就像世界末日,就像美國大片。

《道德經》第五章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理解錯了

聖人不仁慈了,也會大發雷霆,把老百姓不當人看,生命如同柴狗一樣被虐待。就像歷史上的夏桀、商紂、二世、煬帝,對百姓橫徵暴斂,苦不堪言。是不是大家都這麼理解的這句話,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這句話的意思恰恰與此相反。要搞清楚這句話的真正含義首先要搞清楚不仁的“仁”當什麼講?

《道德經》第五章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理解錯了

這裡的“仁”字本意是做施恩行惠講,那麼“不仁”就是不會偏愛言外之意就是說天地很公平,沒有私心,對誰都一視同仁。“芻狗”的本意是古代祭祀的時候用草紮成的狗,它沒有生命,燒了再扎,紮了再燒。古代有句諺語說:發如韭,割復生,小民從來不可輕。老百姓就像韭菜一樣,割了一茬又一茬,生生不息。

《道德經》第五章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理解錯了

第五章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地不會偏愛於任何事物,他任由萬事萬物生生不息的發展,就像草扎的狗一樣,毀了再成,成了再毀。得道的聖人在統治他的百姓時也不會不公平,而是無私的對待他們,讓他們按照自然的規律一代一代的繁衍生活。”怎麼樣?沒想到這句話是這麼個意思吧!

《道德經》第五章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理解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